第一百八十章 一石三鳥
作者:老大河      更新:2020-12-24 14:45      字數:2191
  “什麽?”大烏泰問道。

  “表麵上,他算是挺照顧我們的,也在努力地給小權一些機會,讓他可以充分地學習,看得出來,他也是很器重我們。隻是,無論是小權,還是我,總覺得,總覺得——”

  辛邦傑有些苦惱地搖了搖頭,不知道該怎麽表達心裏的那種感覺。

  “小權說他,喜歡裝13。”

  “裝13,那是什麽東西?”

  “我也不知道。”辛邦傑苦笑著說:“反正,小權就是不太喜歡巴結他,他磨練小權的方式有時也讓我受不了。半年前,竟然讓小權幾個人,帶著幾十個新兵,去太行山剿匪,結果小權那次,挺危險的,現在想起都讓我有些後怕。”

  “小權嗎?趙權?他今年多大了?有沒有十五歲?”

  辛邦傑點了點頭,說“十四歲了。”

  大烏泰臉上綻出一些笑意,說:“這小子,看著不錯!有情有義的,這點倒是很像他爹。不過做事好像有些婆婆媽媽,讓人看著不爽利!”

  辛邦傑有些擔憂地看著他,問道:“大伯伯,你這次把一千兵派給他,會不會出什麽問題?”

  “應該沒什麽問題,這小子,趁著年齡小,的確該好好打磨打磨,也讓我看下,他到底能折騰出什麽東西出來。”

  “小權跟我問過幾次關於你的事,我一直沒敢多說,你看——”辛邦傑猶豫了下,問道。

  “這事,有些糾結,我倒不是擔心他知道了我的身份後會如何。而是擔心你們那個郭將軍知道了,可能會暗中下絆子。而且,隻不幹那,也可能會是個問題。”

  “怎麽樣,此戰過後,你們有沒有什麽安排?”大烏泰接著問道。

  “當年義父曾經交代過,如果老家呆不住,就過來遼東投靠大伯伯。但是,最終沒有成行。”辛邦傑頓了頓,強摁住從心裏湧出一的股懊惱,接著說道:

  “後來,我們都被郭侃征招入伍,在淮南跟宋國打了一戰,便北撤至稿城。來遼東的事,也沒再跟小權細談過,不過,我想小權應該不會拒絕的。”

  “遼東苦寒之地,我還真怕他過來會受不住苦。”大烏泰苦笑了一聲,說道:“而且,這些年來,我這邊的情況,反而沒有十幾年前的好。”

  “是蒙古人嗎?”

  大烏泰搖了搖頭,說:“不全是蒙古人的原因。自東夏國滅後,我們順服了蒙古,留守的蒙古人倒也沒有過於為難我們。老大、老二已經戰死,如今隻剩岩桓這孩子,現在也算成人,但是別說拓展地盤,我要哪天死了,他能不能守得住這幾千東真兵,都會是個問題。”

  大烏泰口中的岩桓,是大烏泰的第三個兒子,辛邦傑離開時,大岩桓還隻是一個三四歲的娃娃。

  當年在遼東時,辛邦傑與他的大子、二子天天玩鬧一起,也算是總角之交。聽到兩位兄弟已經戰死,辛邦傑不由麵色戚然。

  “我在世之時,你們要過來,無論如何,自可保你們平安。我擔心的是,我不在了,那就不是岩桓有能力庇佑你們,而是你們得去協助他守住南京府。”大烏泰說著,歎了一口長氣,臉上褶皺愈深。

  “大伯伯但有吩咐,我與小權,定將——”

  大烏泰抬手止住了辛邦傑,說:“此事現在也不急,且等這一戰打完,到時再說不遲。”

  “至於郭侃那邊——”大烏泰沉吟了會,說道:“這家夥心思不淺啊!你可以答複他,就說如果他想去宣州的話——”

  話音未落,帳外響起一聲稟報:“宣州軍情來報!”

  大烏泰臉色一喜,喊道:“傳進來!”

  帳外一個軍士,風塵仆仆,送來三封信件。

  大烏泰接過一看,一封是撒吉思手書的軍令;一封是趙權給自己的信件;還有一封是趙權寫給郭侃的。

  大烏泰隨手把郭侃的信遞給辛邦傑,拆開自己的信,樂滋滋地看了起來。

  但是,沒看多久,臉色便沉了下去。

  好不容易等著大烏泰看完信,辛邦傑略帶焦慮地問道:“大伯伯,那邊的情況,怎麽樣了?”

  大烏泰閉著眼,沉思了會,把信遞給辛邦傑,又看起撒吉思的那份軍令。

  郭侃攤開信,上麵是一手漂亮的硬筆字體——趙權曾經自誇,這世上隻有他一個人能寫出這種字體,其他任何人都仿冒不了。

  “大將軍好!代問辛大哥、申哥好!”辛邦傑臉上不禁露出笑容。

  趙權在信中,詳細地說清了宣州的情況、隻不幹部目前的困境,並附上自己對高麗兵力及調動的判斷。

  信件最後,附了張紙條,顯然是臨時加上去的。上麵寫著,隻不幹采納了郭侃的建議,決定向宣州城發動一次進攻,並由趙權領一千東真兵,負責此次的攻城之戰。

  辛邦傑看完信件,不禁皺起了眉頭。他抬起頭,問大烏泰:“大伯伯,郭將軍這,這是把小權架到火上烤啊!”

  大烏泰沒吭聲。

  “小權從來就沒領過兵,哪裏有辦法率一千人馬作戰。而且,隻不幹七八千人馬都沒有拿下宣州城,竟然讓小權一千人去打這個戰?”

  大烏泰搖了搖頭,緩緩說道:“你太小看郭侃,這次我也走眼了!他的目標,根本就不是小權。”

  辛邦傑有些不解地看著他。

  “南京府與開元府一向不和,這在遼東與遼西,不算是個秘密。但是郭侃才過來沒幾天,就能看明白,此人,不簡單呐!”

  見辛邦傑依然想不明白,大烏泰繼續說道:“郭侃此舉,可謂一石三鳥!

  他預料到隻不幹不會甘心撤兵,便鼓動其攻下宣州城,一來向隻不幹展示自己的能耐,二來也表明自己的攀附之意。”

  辛邦傑點了點頭,說:“的確,郭侃軍是比較喜歡,也比較願意跟隨蒙古人作戰。”

  “讓小權領一千兵,攻打宣州城,勝了,東真兵一定死傷慘重;要是攻不下宣州城,以戰敗之責,隻不幹便可理直氣壯地處置這支隊伍。要殺要捏,盡可隨其所願。”

  辛邦傑聽得頭皮發麻,心裏一陣涼意直竄腦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