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行情暴漲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274
  吳媳婦攤子上賣的花燈都是李園的公賬花燈,紮花燈的是吳管家和幾個篾匠徒弟,他們收一份工錢和一份提成,吳媳婦、吳雙一兩個看攤兒也有工錢。

  李咎隨口問了問各種花燈的銷量,得到的結果與意料的差不多。

  他從旁邊撿起幾張糊燈用的紅紗,又要了一支勾線用的筆,將紅紗和筆都遞給啞巴,他念,啞巴寫:“謎麵:靈台方寸,斜月三星。另起一行寫‘猜一字’。”

  啞巴如是寫了,將墨跡吹幹,遞與李咎。

  李咎將這條紅紗用細線吊在那個龍轉蛇大花燈下,與看熱鬧的人說:“這是我家的一個玩法,叫做猜燈謎。就是根據謎麵的意思猜謎底,有猜字兒的,也有猜東西的,還有以謎猜謎的。有些人還會給燈謎帶點兒小禮物,猜中了便可拿走。我這個謎麵出在這裏了,猜中的人,可以從李園的花燈鋪裏挑走任意一盞花燈作為彩燈,包括這個生肖燈。若是有人願意出謎給別人猜,隻要謎語有趣又可猜,就可以免費拿走一盞梅花燈。”

  一聽說有彩頭,逛燈市的人瞬間就有興趣了。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在花燈鋪前站滿了人。

  李咎出的這個謎語和他新年要抄的《西遊記》相關,十分簡單,不多時就被一個小少年猜中。他倒是也不勉強,並沒有要走那麽大的一個龍轉蛇,而是要走了他的未婚妻看中的錦鯉花燈。

  李咎又往下寫了幾個猜物品的,也有“孤帆一片愁別離”這種地獄級的單字謎。有彩頭,又是大庭廣眾之下大家一起猜謎,很能調動人們的勝負欲望,一時間湊上了好些躍躍欲試的人。

  李咎將謎底寫給吳媳婦,又留下了想猜謎玩耍的幾個跟隨,隻帶著三九、小蓮、啞巴等不喜歡往外跑的繼續看花燈。

  得益於青山縣被李咎強行拔高的識字率,燈謎很快就成了風氣,等李咎第二次逛回街頭,走在回家的路上時,路邊的攤子已經全都掛上了各種各樣的燈謎。有簡單的,也有李咎都猜不出來的,還有文人墨客真的弄了個射覆在那裏兩人對耍。

  這就對了,元宵節除了花燈、月色、愛情,還得有燈謎嘛。而且這是個雅俗共賞的文人遊戲,給人娛樂之餘,發揚光大了傳出去也好聽。

  同樣抱著女兒,帶著媳婦,在街上閑逛的尤複和黃致發現突然多了個新奇的玩意,立刻想到是李咎搞出來的。還在想下半夜去哪找樂子的兩家人索性就浩浩蕩蕩地去了李園,專門找李咎玩這個燈謎。

  自從尤晉回來金陵之後,尤複便將自己的家小接來了青山城,因此他們是兩對夫妻加上尤複的三兒子,一共五個人。這五人不是飽學鴻儒,就是才女名士,李咎哪裏是他們五個的對手,玩了三輪就特別幹脆地認輸。

  他是認輸了,在旁邊聽了一路的小蓮卻想給他把麵子掙回來,李咎索性就換了小蓮頂替。

  小蓮腦瓜子極活,學得又多,認字兒也多,一向是李園學堂裏成績最好的那個,學習進度遠勝李咎。特別是去年勘校字典那陣,那幾個勘校的書生閑來沒事也給李園的長工們上上課,故而小蓮也將李咎不曾教的四書五經學了個皮毛。

  小蓮才多大年紀,尚未足十歲,還是個黃毛丫頭,一連猜了他們八個字謎和集錦詩詞,倒讓黃致等人都刮目相看,直說小蓮姑娘便是給李咎當正經兒子使也不辱沒了他雲雲。

  李咎自覺麵上有光,也笑道:“我倒巴望有這麽個兒子或者閨女,隻可惜娃兒他娘還在天上飛著呢。”

  黃致夫妻於是知道李咎這是在含蓄地表示不要借題發揮又和他說什麽娶妻納妾的話,一時間啼笑皆非。

  不過李咎是光棍了,其他人的行情卻一時看漲。

  李園人單身的不少,很受本地媒婆歡迎。蓋因他們自己有錢有房有鐵飯碗,主家大方,還不在奴籍,有正兒八經的平民戶籍在,多少人都想傍上一個,也跟著進李園享享一日三餐吃得響飽的福。

  特別是行事大方,手上還攥著產業,容貌身段都像仙女一樣的趙三九,行情從去年整那個月華裙開始就一路高漲,到如今托人說和的裏頭甚至不乏鄉紳,有些好人家甚至願意讓一個兒子入贅到三九的門戶裏去。

  隻是三九自己不樂意罷了,用她的話說“成了家,那妻子的錢也不是她的錢了,命也不是她的命了。若是我喜歡的人,倒也無妨。隻是我不喜歡,那何必冒這個險?且我還有個丫頭,萬一那相公對小蓮花兒不好,我又該如何呢?老爺能幫我一時,豈有幫我一世的道理。”

  故三九心如鐵石,任那媒婆們怎樣花言巧語,一個字不應。

  也有醋精說三九惦著李咎,不陰不陽地說她山雞想變鳳凰等等。起初三九還要生氣,到後來得知李咎自己不在乎,三九於是也敢反駁回去:“果真有老爺這樣的男子求娶我,就是倒貼我也樂意。其一人要好,要惜老憐貧,每年得金山銀海似的捐糧食修路;其二要對我好,既有了我,就不會再有別個,此生絕無二色;其三要由著我的性子,我在外頭掙錢,他在裏頭看家也好自己找個事做也罷,都不能拘著我,我原是自己掙錢養自己的,萬不能因為成了一家人,倒不讓我出門去;其四要長得好,我可不要那白白淨淨比我還柔弱的小少爺,我要嫁也得嫁個力能格虎的勇士。咱們老爺既然有這四班好處,我若是真的對老爺有這心思,難道不應該嗎?”

  醋精們憋了半天,隻能說李咎“縱容家小,軟耙耳朵,不似男子”,然後訕訕地走了。

  那以後沒多久,人們想起來,哦,原來李老爺也是個光棍,還沒娶妻呢!聽趙姑娘的意思,老爺還決定就娶一房妻子,不再納妾收房——姑且不論真假,可這話說出來多動聽啊!尤其是那些家中有財富的人家,唯恐閨女受委屈,又或是十分擔憂給閨女的嫁妝便宜了女婿家別的女人生的孩子,這不巧了嗎!李老爺無父無母,又不納妾,那百年之後,整個李家不都成了自家外孫的?李老爺沒得父母,自然不存在親家養孫子孫女的道理,遇事隻能外家來操辦,也不怕外孫和自家不親近。這不是天上掉餡餅了?

  是以趙三九的行情從大火變小火,李咎的行情卻一飛衝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