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學生的能力(三)
作者:盛世天下      更新:2022-02-26 13:54      字數:2112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學生的能力(三)

  蕭瑀點了點頭,道:“一個代表大唐的使館駐紮在其他國家,這個想法很新穎。老夫需要好好的跟其他人一起探討。

  不過你先告訴我大使館的真正作用?”

  張耀說道:“大人英明,大使館的作用確實有好幾種作用。可以促進兩國的政治關係,還可以促進經濟,文化,教育,軍事等等方麵的關係。

  當然這是明麵上的作用,其實真正的作用是告訴大家,我大唐的強大,我大唐的的一個大使館是你們不能得罪的,可以通過大使館,控製其他國家。

  前提條件是我大唐需要足夠強大,強大到無人敢挑釁。”

  “說的好。”蕭瑀笑道,“沒有人能挑釁大唐。”

  “崔大人,您怎麽來了?”一個官員要先蕭瑀,卻發現了站在門外的崔民幹。

  崔民幹便說道:“老夫是來找蕭大人的。”

  “大人就在裏麵,下官去稟告一聲。”

  “不用了,請崔大人進來吧。”屋裏傳來了一道聲音,聲音的主人就是蕭瑀。

  他早就發現崔民幹,隻是沒有去理會他,現在有人撞破了,那他隻能放下手上的活,邀請崔民幹進屋。

  崔民幹進屋後,對著蕭瑀拱手行禮:“蕭大人。”

  蕭瑀抱拳回禮道:“崔大人。什麽風把你吹來了?”

  崔民幹笑道:“還不是那一疊奏折將老夫吹過來的,看來你這中書令得到了一個了不得人才。”

  蕭瑀笑道:“不敢當。張耀,快見過崔大人。”

  張耀連忙行禮道:“學生見過崔大人。”

  崔民幹連忙擺手道:“無需多禮,你可是書院的學生?”

  “正是。”

  “程三可是你同學?”

  “是的,沒有想到侯爺將程三安排到了崔大人身邊。”張耀說道。

  “怎麽,聽你的意思,他應該去其他的地方。”崔民幹微微皺眉。

  “不不不……”張耀連忙說道,“學生不是這個意思,隻是程三心中一直想著為民請命的官員,會被安排到在縣衙,他自己也一直在說要去縣衙。”

  “原來如此。”崔民幹恍然大悟,笑道,“你們懂什麽,做官都是在為民請命,不管這個官是大還是小。”

  “崔大人教訓的是,學生記住了。”張耀說道。

  崔民幹滿意的點了點頭,道:“張耀,老夫有些事情要和蕭大人談,你可否回避一下?”

  張耀對著兩人行禮告退。

  蕭瑀見到張耀將房門關上後,便開口說道:“崔大人是想問關於這群學生的事情?”

  崔民幹頷首道:“沒錯,不知道蕭大人怎麽看的,書院有沒有本事教會這群學生那麽多東西?”

  蕭瑀說道:“崔大人,你應該比我還要清楚才對,這些學生的父母幾乎都是那群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百姓,他們有的人甚至都沒有飯吃。

  現在對我們來說,唯一的好處就是當時李峰逼迫我們資助那些學生,老夫薄有家底,資助了五十名,現在想來,我應該感謝李峰。

  當時不逼迫老夫的話,老夫可能看都不會看他們一眼。

  現在他們有出息了,甚至前途光明,雖然他們不會加入我蕭氏一門,都是恩情總在。

  蕭氏一旦沒落了,起碼還有人能幫我們一把。”

  崔民幹點了點頭,旋即歎口氣道:“這次又讓李峰贏了,一半的利潤,我博陵崔氏願意捐。”

  蕭瑀無奈的說道:“為了咱們的後代,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崔意那頓淩辱算是白受了。”

  “誰讓他惹李峰了,我們不是早有共識,少惹李峰。”

  “哎……”

  尚書省,尚書令空缺,因為李二曾經擔任過尚書令,現如今他當皇帝了,所以尚書令空了出來。

  但是李二增加了兩個崗位,左右仆射,他們分別就是房玄齡和杜如晦。大唐以左為最,因此左仆射權力最大。

  房玄齡就是左仆射,因此可以說他是百官之首,大家都會給他一點麵子。

  而且尚書省是大唐最高的行政機關,它掌管政令的頒布和實施,他的手下就是六部和九寺以及地方州縣。

  但凡尚書省的政令,他們都要遵守,有時候,尚書省會直接將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政令發布下去。

  而尚書省有時候需要依照製度規定的政策方針製定出具體施行的政令,稱為“行製救”。

  一共有三種形式:一是“起請條”,就是擬定以製救主旨為具體的行政方案。

  二是“商量狀”,凡事門下省,中書省難以決斷的軍國大事,最後皇帝和大臣們商量的來決定,這在電視上演的最多了。

  最後是“詳定製敕”,凡是中央各部門以及地方府縣奏請並獲得批準的事情,還要尚書省詳細確認。

  如今尚書省來了兩個學生,一個叫做武大。他隻是姓武,剛好排行老大而已,很一代女皇沒有任何關係。

  另一個叫做王思思,是一個女的,別看他是一個女的,他可是實打實的學霸,名列書院第一。

  李峰安排他過來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要告訴大家,女生也能處理政事,不要小看女人。

  也正因為這個王思思,所以杜如晦和房玄齡都覺得別扭,尤其得知李思思的成績是書院第一,他們更加覺得別扭了。

  於是他們兩個想打擊一下王思思那十足的自信心。

  房玄齡拿出一份奏折說道:“王思思,這裏有一份地方的來的奏折,河南發生水患,你看一下吧。”

  “是,房大人。”王思思接過奏折看了起來。

  不一會兒,她便憤怒的說道:“竟然成為保住世家的良田而讓河水淹沒了百姓的良田,真是混賬。

  房大人,這樣的官吏,朝廷不打算追究嗎?”

  房玄齡有些尷尬的說道:“王思思,這件事情,朝廷自會處理,你隻要告訴老夫,現在要如何安頓百姓,救災工作要如何進行?”

  王思思冷靜下來,道:“為今之計,隻能讓地方的士兵出動,先是解決水患問題。

  接著,對於離最近的城鎮借糧,借藥,朝廷同時也要準備糧食和藥材,大夫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