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興盛大唐之事
作者:盛世天下      更新:2021-04-27 21:09      字數:2226
  <b></b>第三百四十四章&nbp;興盛大唐之事

  “挖礦?”

  在場的大臣們紛紛一臉愕然,隨後陰沉下來。

  “陛下,這挖礦乃事下作之人所幹的事情,臣等怎麽可以去做?臣等子嗣又怎麽能去做?”一個官員走了出來。

  他是山東氏族之人,不過不是嫡係,隻是門客,叫孫賢。

  李峰聞言,瞬間怒了,他對著孫賢,怒道“孫大人,我要你道歉,向那些貧苦百姓道歉。”

  孫賢不屑的說道“荒謬,本官憑什麽道歉?藍田侯,本官念你有功,處處忍讓,不然本官早就彈劾你了。”

  “彈劾我?你想彈劾就盡管彈劾,我不在乎,但是你今天不道歉,我跟你沒完。”李峰怒道。

  房玄齡上前說道“李峰消消氣,你就算想要孫大人給你道歉,那麽你也得說出一個所以然來吧。”

  崔民幹也開口說道“就是,藍田侯,你不要仗著自己功勞多,陛下的恩寵,你就可以在朝堂上胡作非為。”

  李峰怒道“胡作非為?這姓孫的罵一群貧苦百姓為下作之人,他們所幹的事情為下作的事情,我就想要他一句道歉,怎麽就胡作非為了?”

  孫賢的臉色頓時一變,有些慌張的說道“難道挖煤不是下作之事?”

  “挖煤哪裏下作了?他是搶了你家的錢,還是伸手向你行乞了?他們挖煤,靠的是雙手堂堂正正挖煤賺錢吃飯,請問他們哪裏下作了?

  如果你不道歉,我就會在明日的報紙上報道此事,告訴天下人,堂堂禦史,不為百姓說話謀福利,還說他們是下作之人,我倒是要看看這天下的百姓是如何評論你。”李峰大聲的質問道。

  孫賢的臉色徹底變了,這事如果是平常,說了就說了,大家都在說,沒什麽大不了的。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李峰弄出了一個報紙後,大家都不敢隨便亂說了,就怕你的話會被登在報紙上,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你說的話。

  如果是好事,都是一些至理名言的話,那巴不得他登報,可是就怕說錯話,這名聲就毀了。

  如今李峰的話讓徹底威脅了孫賢,讓孫賢的臉色變成了豬肝色。

  “陛下,臣有事啟奏。”

  在孫賢左右為難之際,崔民幹開口了,所有人將目光都看向了他。

  李二微微蹙眉,道“說。”

  “陛下,報館所刊印的報紙乃事國家大事,有些都是朝廷,甚至是皇室醜聞,這會導致朝廷的臉麵,皇室的臉麵徹底丟盡,臣建議徹底查封報館。”崔民幹說道。

  查封報館?

  這下眾人愣住了,這是打算斷了李峰的一條發財路。雖然李峰不缺這點錢。

  李二則是看著李峰問道“李峰,對於這件事你有什麽想說嗎?”

  李峰拱手道“陛下,臣還真沒有什麽可說的,報紙嗎,無非登的就是國家大事,地方小事,民間瑣事,文人大作等等。

  如果這不讓刊登,那不讓刊登,還不如直接關了報紙。”

  房玄齡忍不住道“李峰,你可別犯糊塗,這報紙有大用處的。”

  杜如晦也說道“沒錯,雖然報紙上刊登了一些讓朝廷丟臉和皇家臉麵之事,可報紙經常刊登民間事,讓我等能不出門就了解民間真正事宜,此乃大用。”

  李峰搖了搖頭道“我說了,報紙刊登的就是國家大事,地方小事,民間瑣事,文人大作,刊登的都是事實。這沒什麽好炫耀的。”

  李二頷首道“李峰,你說的不錯,朕從報紙上確實看到了事實,沒有任何虛言。”

  “陛下,剛剛微臣說的隻是報紙所刊登的內容。然而現實中還有一個好處大家從來沒有想到過。”李峰說道。

  崔民幹道“藍田侯,什麽樣的好處可以跟朝廷的臉麵,皇家的臉麵相比的嗎?”

  李峰笑道“崔大人,已經很久沒有去走街串巷了吧?”

  “本官有這閑工夫,還不如多處理一點公務。”崔民幹冷笑道。

  李峰搖頭道“那你可錯過了一場興盛大唐之事了。”

  興盛大唐之事?

  所有人再次一驚,興盛大唐之事,為什麽他們不知道?

  杜如晦道“藍田侯,可否把話說清楚,什麽興盛大唐之事?”

  李峰笑著說道“全民讀書識字算不算興盛大唐之事?”

  “李峰,你快說,到底是怎麽回事?”李二激動的問道,全民讀書識字,這是天下頭等大事。

  山東氏族們則是紛紛臉色一變,這全民讀書識字,那他們這些世家門閥的優勢不就沒了?

  “陛下,莫要聽藍田侯一派胡言,全民讀書識字,這怎麽可能?從古至今都沒有人實現過。”崔民幹連忙說道。

  李峰搖了搖頭,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這話還真不是沒有道理啊。

  崔大人,你很久沒有去走街串巷,都不知道現在的百姓為了看一份報紙有多拚嗎?”

  “他們總不至於去讀書認字吧?”崔民幹沒好氣的說道。

  隻是他的話音剛落,所有人的臉色陡然一變,崔民幹看向李峰,見他老神在在的樣子,他才緩緩開口道“這、這不會是真的吧?”

  李二大聲說道“李峰,快點將事情說清楚。”

  “是,陛下。”李峰抱拳道,“自從報紙出現後,百姓們紛紛想知道報紙上的內容,他們不識字就得去找識字的。

  於是那些識字的就開始利用這次機會來收收取費用,百姓們不想花這冤枉錢,於是就去私塾讀書。

  私塾的教書先生一下子多了很多學生,心中非常高興,明知他們的動機不純,也不再計較。

  酒樓,茶樓,酒館,飯館都增添了念報紙這一個環節,百姓們在得知報紙上發生的大事時,紛紛會提出自己的看法。

  當百姓們聽到有趣的事情,他們都會大笑起來,就像朋友一樣,有說有笑,很是和諧。

  還不止如此,那些青樓除了表演跳舞等節目之外,也增加了讀報紙一則節目。

  現在鄰裏之間開始攀比自己今日認識了幾個字,能讀出報紙中那些字等等。

  陛下,還有各位大人,這難道就不是興盛大唐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