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安排賑災
作者:盛世天下      更新:2020-12-19 20:19      字數:3276
  太極宮,甘露殿。

  “調查,玄齡,你派人去調查,朕給你十天的時間,將京畿道調查個清清楚楚,朕要知道莊稼如何了?還有除了長安,其他地方有沒有下雨?”李二迫不及待地下了兩道命令。

  “臣遵旨。”房玄齡領命,“陛下,此事是否要告知其他人?”

  李二微微搖頭,道“此事不宜大肆宣揚,尤其不能告知如晦,輔機他們。

  還有,命令唐儉不惜一切代價收糧,不管如何,一定萬收購足夠多想糧食。”

  房玄齡擔心的說道“陛下,如果市場上有人大肆收購糧食,會引起百姓恐慌不說,還會讓那些糧商哄抬價格。”

  別到時候旱災沒有出現,糧食價格卻暴漲,一定得不償失。

  李二沉聲道“想辦法,讓唐儉想辦法。”

  “是。”

  “走,去欽天監。”

  ……

  欽天監,袁天罡正在打坐,突然覺得心神不寧,睜開眼睛,抬頭看天,天上萬裏無雲,讓他眉頭緊鎖。

  “這天怎麽會隻下一場雨?”

  一個小道童跑進來,恭敬的說道“師尊,陛下又來了?”

  “快快如迎接。”

  “是。”

  袁天罡手忙腳亂的來到大堂,見到李二就上前行禮“陛下駕到,微臣未能迎接,還請陛下恕罪。”

  “不用多禮,朕來此就是為了再次確定有沒有旱災?”

  “陛下是否又從哪個小人口中得知有旱災?”袁天罡不答反問道。

  李二看了他一眼,沉聲道“一個小子的口中。就連國師沒有算到的晉陽的地龍翻身,也是出自他口。你說,朕改相信他還是相信你?”

  “微臣無能,還請陛下恕罪。”

  袁天罡心中一驚,對方竟然知道地龍翻身會發生在晉陽,這道行一定比自己還要高出很多很多,可能隻有自己的師兄才能與之相提並論。

  李二則是揮手道“朕不需要的道歉,朕隻想確定,旱災會不會出現?”

  “這……”

  袁天罡猶豫了。

  李二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怒道“廢物。明日你去閉關,讓李淳風出山。”

  “微臣明白。”袁天罡躬身離開了欽天監。

  ……

  幾天後,甘露殿,龍案上多了一些奏則,這些奏則都是這幾天調查的報告,都是同一種結果,各地出現大小不同的幹旱。

  主要原因是這天越來越熱,現在才六月,隻要持續高溫下去,不用多久,田裏的莊稼就會被曬死。

  李二在龍案前走來走去,此時的他有些心煩意亂。

  “啟稟陛下,房大人,杜大人,長孫大人……他們求見陛下。”

  “哎,紙是包不住火的。”李二歎口氣道“讓他們進來吧。”

  “是。”

  沒過多久,房玄齡等一群文官走進了甘露殿,有幾個人臉色鐵青。

  “參見陛下。”

  “眾卿免禮。”

  眾人找到一旁夠,魏征率先走了出來。

  “陛下,您一早酒已經得知幹旱之事,為何不提早告知微臣等人,可讓微臣等人可以提早做好防範,如今為時已晚,還請陛下懟京畿百姓道歉。”

  李二臉色一變,沉聲道“魏征,朕何錯之有,你太放肆了。”

  魏征儼然不懼,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明明已經得到消息會有旱災發生,應該提早做好準備,不會像現在一樣手忙腳亂。”

  房玄齡站出來道“魏大人,此事不能全怪陛下。試想一下,突然有一個百姓告訴你要發生幹旱了,你是相信他,還是對他嗤之以鼻?”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魏征斬釘截鐵的說道。

  房玄齡再次問道“難道魏大人一點都不懷疑,不調查,就相信了,然後開始做防備工作,一點都不擔心那百姓說謊,就是為了騙你浪費人力物力和財力。”

  “陛下,也相信了消息的來源,並且請欽天監印證過,國師袁天罡一再保證不會有旱災,那時陛下依舊讓唐大人悄悄的購買糧食。

  直到幾天前,天氣變得十分炎熱,徹底驗證了消息的準確性,以防萬一,陛下還是去欽天監印證,卻發現國師無言以對。

  這時陛下已經開始購買糧食,安排人手去鄉間查看,試問,陛下哪裏有錯?”

  魏征唄問的啞口無言,雖然房玄齡說的很有道理,可是心中隱隱感覺哪裏有些不對勁,卻又無言反駁。

  他隻能對著李二拱手道“陛下,微臣有罪,還請陛下責罰。”

  “算了,你也是為了百姓。”李二很大方的原諒了魏征。

  接著他麵色一肅,道“唐儉,目前常平倉的糧食夠京畿道百姓吃多久?”

  “一個月。”

  “這麽短?”李二眉頭微皺。

  唐儉說道“回稟陛下,這還是省吃儉用,外加百姓有餘糧的情況下,才能支撐一個月。”

  “朕不是已經讓你購買糧食了嗎?難道你沒有買到?”

  唐儉苦笑道“陛下,戶部沒錢了,微臣已經將能用的錢全都用來買糧食,可是也就多出了一百五十石糧食而已。

  這些糧食放在長安,勉強也能吃一個月,可是對於整個京畿道而言,就是杯水車薪,能頂十天已經不錯了。

  再加上糧食運往各處的損耗,可能會更少,一個月,真的已經是極限了。”

  杜如晦站出來道“陛下,唐大人的話很有道理,現在我們當務之急要確定災民情況。

  我們根據災民的輕重緩急來決定先救哪裏,至於糧食,朝廷可以募捐,找商人募捐,或者地方鄉紳都可以成為募捐的對象。”

  魏征拱手道“陛下,微臣願意去募捐糧食。”

  李二頷首道“好,糧食之事就靠魏征了。朕不要多,能夠讓長安百姓不因糧食而苦惱就行。”

  “臣定當竭盡所能。”魏征說道,心中微微發苦,整個長安可是有兩百多萬人口,這得多少糧食才行。

  長孫無忌道“陛下,臣認為,不但需要募捐糧食,還需要從南方調集糧食過來。”

  “不錯,輔機,你去安排吧。”

  “是。”

  唐儉說道“陛下,長安的糧食因為旱災已經開始漲價,甚至有不少糧商開始囤積糧食而不賣,微臣建議重懲這商。”

  “不可。”房玄齡立馬製止,“如果朝廷幹預此事,懲罰了那些糧商,那麽其他商人會對朝廷失去信任,長安,乃至整個大唐的經濟將會倒退。”

  李二道“此事從長計議。”

  突然他麵色一肅,沉聲道“京畿道出現旱災,上天早有預示,而我等現在才知情,是我等之錯,為此朕決定下罪己詔。”

  房玄齡等人一驚,想要阻止,卻被李二製止“眾位愛卿不必阻止,是朕之錯,朕絕不否認。”

  這是李二深思熟慮過後的決定,在百姓們出現對自己不利的謠言出現之前,先承認錯誤,不讓有心人利用。

  眾人無比的感到欣慰,能有一個勇於承認錯誤的皇帝,這是他們做臣子的福氣。

  其中魏征最覺得欣慰。

  李二的罪己詔一下,百姓的言論受到控製,朝廷的救災工作開始全麵展開,百姓們對朝廷,對李二都是感恩戴德。

  救災工作不是很順利,首先是糧價上漲,讓朝廷的糧食快速減少。

  京畿道各大小州府的大小糧商們開始囤積糧食,糧價開始上漲,從一天漲一點,變成一天漲好幾次。

  一時間,整個京畿道米貴,尤其是長安,糧價都翻了兩翻,已經賣到十五文一鬥了。

  其次,朝廷的粥廠,魚龍混雜,秩序混亂,疫病滋生,讓粥廠麵臨關閉危機。

  最後就是百姓無所作為,就等著朝廷救濟,而不考慮為自己謀出路。

  幾天後,發現弊端的房玄齡立刻趕往太極宮。

  李二得到匯報後,眉頭緊鎖,道“讓太醫院和金吾衛前往各個粥廠。”

  “陛下,這隻是治標不治根。”

  “那你有什麽好的建議?”李二沉聲問道。

  房玄齡沉默了片刻,道“陛下,微臣的辦法都是中規中矩的辦法,很難做到立竿見影之效,微臣有一個建議,不如去找李峰。”

  “找他?”

  “沒錯,陛下難道忘了嗎,他說過,有什麽麻煩可以找他。而是臣觀此子,不管是論楊廣,還是論玄武門,都是劍走偏峰。

  他的話,讓臣覺得楊廣雖然昏庸無道,對後世子孫貢獻卻非常大,跟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一個性質。”

  李二微微點頭,房玄齡說的沒錯,李峰的想法都是劍走偏峰的想法,就比如這次旱災一樣,他提早買好了大量的糧食,卻不將這個消息告知朝廷。

  如果是中規中矩的人,一定會將此事告知朝廷,向朝廷求個一官半職。

  “好,我們去找李峰。估計這會兒他應該已經知道旱災爆發了,不知道他的糧食會賣多少錢一鬥。”

  “他花了那麽多的錢,定然不會吃虧的。”

  “廢話。”李二笑罵了一句,“走,去找李峰。”

  “是。”

  此時的李峰並不知道李二為了解決賑災事宜的麻煩,已經出宮來找他。

  此時的他正在忙著應付各大糧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