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作者:半包軟白沙      更新:2021-04-20 23:28      字數:2222
  實際上,第一次汪直被派到許白身邊的時候,許白並沒意識到什麽不妥當的。

  太子是信任他不錯,但是,放個宦官在他身邊有錯嗎?還是說,他如今行事已經肆無忌憚,都不用顧忌任何人的想法了?

  他還沒有狂妄自大到那個地步,就當是太子放在自己身邊的“監軍”好了,而汪直的反應,也符合他對太子放這麽個人在自己身邊的認知,平時是不哼不哈的,用眼睛和耳朵,比起用手腳多的多,從來不對他行事指手畫腳,唯一的按捺不住的一次,還是他隨同錦衣衛們在天津城裏搜捕那些白蓮教的妖人。

  要是天下所有的監軍都這麽好伺候的話,那他身邊多這麽一個監軍,那也無所謂了。

  不過,等到汪直再次從京城到天津來,帶來太子給他的書信的時候,他終於弄清楚,太子到底要放這麽一個人在自己身邊幹什麽了。

  太子是讓汪直學習他錦衣衛的這一套!

  太子終於成熟起來了,至少現在他已經知道開始羅織黨羽,栽培心腹了!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這汪直得到了太子的寵信,鑒於太子要他跟著自己來學的是錦衣衛這一套,那太子的所指,就非常的清楚了。

  錦衣衛內有自己,至少這汪直不會被安排到錦衣衛和自己爭權奪利,而且,汪直是宦官,許白幾乎是沒費什麽功夫就想到了東廠身上。

  錦衣衛和東廠,可以算是一脈相承,連兩個衙門幹的活兒都差不多,錦衣衛的這一套都會了,若是汪直再執掌東廠的話,那幾乎是一點吃力的地方都沒有了。

  看起來,太子是對東廠真的有點看法了!

  至少,在別人眼裏是這樣,許白相信,即使是商輅猜到了太子的用意,也隻能是這麽認為,這汪直將來肯定是要在東廠大用的,要不然,他現在跟著許白學的這一些,就完全失去了意義。

  但是,許白卻是心裏跟明鏡一樣,太子的想法或許隻是剛剛有那麽一點點雛形,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許白卻是很清楚,錦衣衛也好,東廠也罷,在太子眼裏,隻怕都是用的不大順手,一旦太子執掌了權柄,或者是他覺得有需要,一個全新的衙門就會開張了。

  西廠!

  大明朝錦衣衛的東廠和錦衣衛,可以說是臭名昭著,但是,在整個大明朝內,提起這廠衛,若是以為僅僅就是東廠這一廠,和錦衣衛這一衛,那就大錯特錯了。

  除了東廠以外,大明的內廷特務機構,還有曇花一現的西廠和內廠,而許白有幸,很清楚的知道,這西廠就是出於朱見深之手。

  時間上,或許有些對不上,那應該是朱見深登上了皇位之後才發生的,但是,這點差異,真是算不得上呢麽,往大了說,如果真較真的話,許白記憶中的那個大明朝,天順皇帝此刻應該還在宮裏活蹦亂跳,怎麽都不可能出現太子監國的這種事情發生。

  太子本來還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如何執掌治理一個國家,而不是像如今一樣,匆匆的上手。

  往小了說,他許白都能在這大明朝死而複生,這個世界還有什麽事情不能發生。

  以前許白可是堅定的無神論者,若是什麽“神卜”童先之流,無論對方說什麽,他都會叱之為無稽之談,連一句話都不會信,若是按照他以前的認知的話,這童先隻怕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但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曆告訴他,這世界上有些事情,隻怕還真是他的認知解釋不了的,所以,人還是有些敬畏的好,而因為這份敬畏,童先如今也才能好好的活著。

  滿天神佛這種東西,對現在的許白來說,或許有,或許沒有,他真不敢妄言,但是,像白蓮教這種,他倒是可以確定的,即使他們信奉的神佛真的存在,這些白蓮教徒的作為,也是屬於不為世間律法所容的。

  裝神弄鬼,蠱惑百姓,聚集人等,圖謀不軌,這些事情都是天怒人怨的事情,若是任由他們下去,被禍害的或許是大明朝廷社稷,但是,隻怕最為有切膚止疼的,還是那些無辜的百姓。

  所以,寧願被人稱之為“許砍頭”,他也不會對這些白蓮教人仁慈。enue12

  他想法很簡單:天下哭,不如一路哭;一路哭,不如一家哭!

  你白蓮教既然死道友不死貧道,那麽,你們就去死吧,天下的好事全給你們占了,那其他人怎麽辦,這時間,終究是有規矩法度的,他許白沒能力也罷,若是有能力,既能報效太子,為自己建功績,又能為天下的百姓做那麽一點點事情,他是絕對不會不去做的。

  就好像這次遇刺,死裏逃生,所有人都道他是僥幸,他也覺得自己僥幸,但是,他從未有過後悔之心。

  譬如什麽“若是我不是將這些白蓮教人逼的太狠,我也不會有此一劫”這種的想法那是絕對不會有的,他隻是自責,自己還是疏忽大意了一些,自己還是低估了人的瘋狂。

  在錦衣衛裏做官,其實和他在南京的底層掙紮求生,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同樣一不小心,就會有著性命之憂,而此後,他必將時時刻刻都會記住這一點,不會再給他的敵人,有任何的可乘之機。

  這是這些天來,許白躺在床上無聊的時候得出來的教訓。

  這一次遇刺受傷,他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思索自己的所作所為,平日不是紛擾繁忙,就是在東奔西走當中,真正靜下來,用這麽長的一段時間,來梳理自己的作為,總結得失,這樣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

  從一個街頭謀食的小子,到今天的錦衣衛的指揮僉事,短短的一年多的時間,他已經走完了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能走的道路,也達到了很多人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的位置,但是,接下來如何,他還真得好好的為自己籌謀一番。

  這個世界大明的曆史,已經和他知道的那個世界大明的曆史,有些些微的差異,而且,他很確定,不管是不是自己這隻蝴蝶翅膀扇起來的風造成的這種差異,他知道的是,這種差異在他接下來的歲月裏,隻會越來越大,一直到最後,這個大明朝或許和他記憶當中的大明朝,變得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