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看你哭看你笑看你鬧
作者:半包軟白沙      更新:2021-01-04 22:37      字數:2129
  太上皇複辟的消息,就好像是暴風席卷了整個的北京城。

  無論是朝廷和民間,有的人驚愕,有的人狂喜,有的人惶恐不安,有的人緘默不言,但是,接下來的幾天裏,所有人的都確認了一個人事實。

  這大明朝的天,真的是變了。

  無數人在這場風暴中,努力的尋找著自己的位置,而沂王府仿佛就是這場巨大風暴中的一座安全的島嶼,任憑他多大的風暴,到了這座島嶼這裏,不是變得溫柔無比,就是風頭一轉,悄悄的繞開了。

  很多人看清楚了這一點,於是,已經沉寂了好些時候的沂王府,又重新熱鬧了起來。

  王府的兩排門房,無論什麽時候,都會有著人坐在哪裏等候,能夠在門房裏吃上一杯沂王府的茶,對來沂王府裏的這些官員,似乎也是一盅安心湯,更多的人連這門房都進不了,隻能將自己的禮單送上去,期待能在沂王麵前留一絲印象。

  沂王當然是看不到這些禮單的,他一點都不關心這些禮單。

  好像是許白的話,又或者是萬貞兒的話起了作用,沂王可不是那麽容易見的,無論官職大小,若是以前曾經來過沂王府的,自然是要寬厚一點,至少有王府長史司的人接待,而其中某些人,則是僥幸的能見到沂王,當然,也僅僅是見到而已,沂王端端茶碗碰碰嘴唇的事情,也說不上怠慢,沂王的行情變了,這樣的做派,倒是讓人感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還有些曾經來過沂王府的官員,除了沂王的態度,倒是隱隱感覺到了一些變化,就比如接待他們的那個長史司的官員,他們以前就沒見過,比如沂王身邊時時刻刻都站立著的那個護衛,他們也沒見過。

  這些變化,自然他們不會對人言,但是少不得托點門路打聽一下,畢竟沂王難以親近,但是,沂王身邊的人,可就不一定了,至少,打聽下沂王的喜好,投其所好的話,比起他們這樣拿著禮物上門,可要招人歡喜的多了。

  許白不知道,不知不覺當中,自己已經成了京城裏一些官員關注的焦點,不過,他這個人幾乎是憑空出現在北京城的,這些官員們再打聽,也注定是徒勞無功的。

  很快,有人也發現了,宮中的禁衛統領也變了,石亨擁立有功,陛下對他信任有加,於謙被下獄之後空出來的大部分兵權需要有人掌控,而顯然石亨是陛下最好的人選。

  宮中的禁衛統領,變成了一個叫徐承宗的年輕人,再一打聽,此人原來是鎮守南京的魏國公的兄弟,而在這之前,幾乎沒有人知道這徐承宗什麽時候出現在了京城,這其中可以琢磨的事情就太多了,聯想到當今皇帝一夜複辟,眾人不由得暗暗心驚,不敢繼續深想下去。

  每天這些來王府的客人們,也源源不斷的帶來了外麵的消息。許白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不禁有些苦笑起來,他現在確定,這徐承宗絕對就是沂王脖子上一塊雲符的主人,不管他和朱祁鎮之間是怎麽一個聯絡約定,顯然,徐承宗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隱衛統領那麽簡單。

  即使這場南宮的變故裏,徐承宗和他許白一樣,並沒直接出力,但是顯然朱祁鎮的心裏,早就算了他的一份功勞,甚至一坐上龍椅,就迫不及待的將他調到宮裏擔任禁衛統領,護衛他的安全。

  在這個意義上來說,朱祁鎮信任徐承宗可比信任那石亨什麽的多的多了。

  所謂同人不同命而已,大概說的就是這個了。趙虎臣等人不知道此事,若是知道的話,他們隻怕會羨慕跟隨徐承宗那些隱衛,人家這不僅僅洗白了身份,出身和官職,這一夜之間可也全部都有了。

  不過,許白沒打算告訴自己的這些屬下們這些事情。他不覺得因為自己的決定,自己的這些屬下的發展,會比那些進宮的隱衛更差,無非是時機不同而已。

  徐有貞一直沒有來王府。

  哪怕是那天,許白托袁彬轉告了自己的話,徐有貞依然不見身影,如今的徐有貞兼任翰林學士,進內閣參預機樞政務,又加了兵部尚書銜,可謂是一時風頭無兩,儼然成了當朝文官中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一個區區的王府統領,對他召之即來揮之即去,這種事情簡直是不可想象。

  許白心裏大致早就猜到是這樣的結果,倒是也沒多少失望,不過,在沂王麵前嘀咕幾句,他還是辦得到的,他不知道這徐有貞可以當紅多久,不過,既然出自沂王門下,對方此舉,就有些忘恩負義的意思了,哪怕對方進了內閣,沂王對他的厭惡,也不會少。

  世上勢利之人數不勝數,倒是也不在乎多他這麽一個。

  六月倒是真的好像跟她自己說的一樣,所有人好像都已經將她忘記了,除了許白。

  不陪沂王的時候,許白還是會陪她在王府內散散心,在王府裏,能和六月沒什麽拘束說話的人,也就許白了,沂王的年紀輩分在那裏,六月注定是和他不可能親密無間的,而其他人,更是沒有資格。

  偶爾和她說起徐有貞的時候,六月倒是沒什麽厭惡的,許白有些好奇的問她原因,六月卻是告訴他,若是他在朝裏呆久了,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是這樣的,如果他能有機會到宮裏呆一陣時間,宮裏的情況比這朝中的更不如。

  小小年紀說這話的時候,居然有一種堪破紅塵的感覺,許白足足愣了良久,才消化完她的這些話。

  日子就這麽一天天的過去,外麵的風暴,好像因為於謙和王文的死,變得漸漸的平息了下來,天下的百姓和官員,好像接受了他們已經更換了一個皇帝的事實,也接受了這景泰八年就是所有的景泰年接受的這一個事實。

  這一場變故過去的第六天,太上皇朱祁鎮宣布複皇帝位,改元天順。

  過完這個年,就是天順年了。

  過完這個年,許白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