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篇 集合與元素
作者:QM問號君      更新:2020-03-15 12:15      字數:3321
  “集合,是數學中的基本概念,集合是“確定的一堆東西”,集合裏的“東西”則稱為元素。現代的集合一般被定義為,由一個或多個確定的元素所構成的整體。”文一凡右手握著粉筆書寫著,“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大家有什麽疑問嗎?”

  “老師,上一份試卷的第十三題,是認真的嗎?”一個抱怨的聲音傳來,“我問了一下別的班的同學,都說沒有這個題目,不會是老師自己加上的吧!”

  “劉明宇,身高一米八一,體重132斤,學習成績中下遊,酷愛體育運動,街舞。”腦中快速劃過關於他的信息,文一凡回以微笑。

  “問得好,這個題目的確是我私自加上的,”文一凡手指輕敲著講台,“有沒有人知道,我為什麽要加上這個題目?”

  “為了開拓思維?”寧雨芳試探性地問道。

  “不,為了你們之後能夠更好的人際交往。”文一凡微笑著搖了搖頭,看著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他解釋道:“在你們之後的生活……不,在現在甚至曾經,你們都在與其它不同的人進行著交流,這其中的交流有可能輕鬆有可能困難,而我曾經就是研究過一段時間這樣的交流。”

  “我並不想像其它人一般虛偽地告訴你們,交往過程中要真誠,事實上在我的模型中這種交流是世間最不容易確定的信息交互,它可能存在著信息不對等,目標不一致,思想不統一甚至隻是單純的情緒化,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想要解讀對方的意思變得困難,其中的欺騙更是數不勝數,而我所加入的某些題目,都是為了幫助你們,去更好的應對這些交流。”文一凡一邊麵向全班同學講解著,一邊在黑板上寫下了“A1z+B1=A2y+B2=A3x+B3=A4k+B4”,然後劃下了六道豎線,將之拆成了三個函數關係式,“有些時候,麵對一次複雜的交流,可能我們隻需要將其逐一拆開觀察其中每一處因素之間的聯係,就能夠很輕易地化繁為簡,從而極其輕鬆地,把本來難以理解的複雜交流,分別歸類建立聯係後,變成自己一看就懂的東西。”

  靜默一分鍾,看著所有人若有所思的樣子,文一凡笑了笑:“而今天要學習的集合,便是這種交流的另一種延伸,或者說,是能夠給予這種交流出現的某種前提。”

  “舉個例子,當你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麵走來了兩個人,一個是你們的好友,另一個是你的某一個父輩及以上的親戚,你會更願意去跟哪一個進行交流以打發回家的路呢?”文一凡推了推眼睛,“我想,應該所有人都會選擇前者吧!”

  “哈哈哈哈——”學生們哈哈大笑,班裏的氣氛再一次活躍了起來。

  “因此,即便可能我們與親戚之間的關係要比好友緊密,但是當選擇一個個體進行交流時,我們依舊選擇了那個與自己有著很多共同話題的好友,此時,這個‘有共同話題的人’就成為了一個集合,你與好友全部屬於這個集合中的元素,而親戚則被排除在外。”文一凡畫了一個圓圈,將“我”與“好友”

  三個字全在一起,單獨隔開了“親戚”二字。

  “老師,可是集合不應該具有確定性嗎?‘有共同話題的人’可包含的範圍實在太廣了,這樣解釋不久丟掉了它的確定性了嗎?”質疑的聲音傳來。

  “的確,這樣說並不嚴謹,但是你要知道,這種模型本身就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個模糊的基礎上,”文一凡的目光掃過教室,“在這種基礎上,原本真假分明的數學也變得模糊不清,因此我們才有了社會心理學的課程,而非社會數學。”

  “因此,當這個位於社會心理學中的集合失去了自己的確定性時,它的其它因素也不再那麽確定了,甚至於每個位於其中的元素,都有可能隨時脫離這個集合,而上述所說的交流鎖鏈,就是決定元素能否繼續存在於這個集合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由於這種原因導致的元素脫離集合,無外乎就是情感的變化,或者說,心理的變化。”文一凡笑了笑,“當然,我們現在的話題好像有點扯遠了,數學課快變成心理課了,若是對於我是說的感興趣,可以回家之後,自行回憶一些生活中曾經與他人交流來仔細去感悟一下‘A1z+B1=A2y+B2=A3x+B3=A4k+B4’這條關係鏈,因為它還有著另一層含義,至於這層含義,才是與人交流之間牢牢占據上風的最有效手段,而這些,隻能靠你們自己去領悟。”

  “那麽,回到數學中的集合,把課本翻到第17頁,我們來講解一下集合的各種性質。”

  文一凡翻開數學書,將眾人的思維再一次拉回到了課堂中,那層隱藏的含義,化作兩個血紅的字,赫然標注在那條關係鏈下方。

  控製。

  ………………

  9月25日

  “哢嚓——”一聲聲快門聲響起,警戒線外的記者不斷地拍著什麽東西,而外圍的警察則是組成一道人牆,攔住這些有可能做出破壞現場行為的記者們。

  第二起殺警案。

  殺人,挖心。

  法醫正在趕來的路上,而在場的刑警們要做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現場。

  “哇,又是一起案件,這是多大仇多大恨啊!”

  “太爽了,允河大俠當真是英雄!這警察不用說,肯定不是什麽好貨!”

  “那是,允河大俠可是放過話的,要三天殺一人,殺夠100個警察為止!如果還有惡警,那就再殺100個!”

  “還是希望能盡快抓到凶手啊。”

  “樓上腦子有問題。”

  …………

  諸多此類話語於網上不絕於耳,昔日中生活的某些來自警方的壓力在這一刻得以匯聚,可能這些麵對警方的惡意單獨拿出來並不明顯,可是當千千萬萬個人的惡意匯聚在一點,形成的洪流可以衝垮一切理性的思維,抹去某個存在一切的善良,而諷刺的是,這些形成惡意的壓力幾乎都是當事人咎由自取導致的,例如停車違規,例如小偷小摸。

  文一凡一

  邊畫下一個圓圈,圈起了“惡意”這個詞匯,一邊翻閱著網絡上的留言,這其中大多數為無緣由的辱罵,但依舊有著質疑辱罵的聲音和極少數的推理,盡管底下的評論也是爭吵不休罷了。

  “從現在看來,殺人挖心很可能並不是因為某種諷刺的原因,更多的像是人格上的變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變態連環殺手,這種殺手常見的特征有虐殺動物,放火,易怒且在作案後有極大可能返回現場,希望能為案件偵破出一份力。”

  “返回現場?”文一凡看到這一條推理,情不自禁地笑出了聲。

  這一點是不可能的,這是一個他們絕對不會犯的錯誤,不論是文一凡,又或者是那個所謂的“大俠”。

  這便是每一個受過訓練的殺手都不會犯的錯誤——在確定自己在殺人過程中,沒有留下任何與被害人的聯係後,那麽從今往後哪怕屍體被發現,也要保證自己不再建立新的聯係,哪怕這個聯係是單向的,哪怕僅僅是遠遠地看一眼,這個聯係都是致命的,都可能在某一天成為暴露的可能性。

  除了這一條推理,文一凡的目光在上麵停留了些許時間後,剩下的所有評論,他幾乎都是一掃而過,不想在上麵浪費一點時間。

  在反複觀看了大多數的新聞版本以及下方的評論後,文一凡關閉了筆記本,依舊是提起了提燈,走入了地下室。

  看著幹淨整潔的地下室,文一凡露出滿意的微笑——收尾工作十分順利,全程沒有一個目擊者,這意味著自己的工作量不會因為某些無聊的意外而增加。

  撕開幾筒塑料膜,文一凡將其緩緩地鋪開,將地下室的地板全部鋪上了厚厚的五層塑料膜並細致地檢查著每一處角落,待到確定沒有一點遺漏後,又將早已清洗好的做成窗簾模樣的塑料膜掛在屋頂上並垂了下來,緊密的圍住了整個解剖台。

  最後,他拿出一件被清洗幹淨的透明雨衣,和一雙黑色的皮鞋,放在旁邊的桌子上,又在上麵放下了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一個相機,一個推子和一柄尖銳的手術刀——附近的理發店是他經常光顧的地方。

  最後,完成了這一切布置的文一凡深深地洗了一口氣,地下室的空氣被他吸入鼻子,其中沒有一點異味——活性炭的效果依舊是那麽好。

  翻身躺上解剖台,他望著正對著麵部的醫用台燈,仔仔細細檢查了它的每一角落,在終於發現每有一絲痕跡後,他露出了微笑。

  緩緩閉上眼睛,仔細地思考著每一處細節,在確認自己沒有其它疏漏後,文一凡起身走下解剖台,提起提燈走出了這個地下室。

  馬上就有新的旅客要住進這裏了,作為房主,自己需要確保旅客房間的幹淨整潔。

  文一凡換上一身便裝,在化妝鏡麵前塗塗抹抹,一個皮膚黢黑的禿頂老頭很快就出現了——矽膠永遠是那麽好用。

  略微彎曲背脊,調整自身氣質,文一凡出門去了。

  先從案發現場開始查起吧!他這樣想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