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深夜叩城
作者:向一鳴      更新:2020-11-30 16:30      字數:3091
  第三十五章:魏源一日涉千裏,為翅城下夜叩門

  魏源一舉躍過陷馬坑,手持三尖兩刃刀直接衝向趙昱。

  趙昱卻是站在原地不動,隻冷笑著下令道:“殺!”

  頓時魏源四周圍滿兵士,全都持械向魏源而來。

  魏源毫無懼色,長笑一聲便衝入人群,三尖兩刃刀舞動之下根本沒有遇到一合之將,轉瞬之間便有十餘名魏軍化作刀下亡魂。眾魏軍士卒大驚,一個個互相推搡,均不敢向前。

  趙昱喝道:“怯懦畏敵者斬!傷此人者,賞十金,殺此人者,賞百金!”

  眾軍士聽罷,頓時士氣大振,一個個徑直朝魏源衝來,對於普通士卒來說,能夠給魏源添一點小傷,便能夠得到十金的賞賜是十分值得冒一下險的。(注1)

  魏源卻依舊是提刀直奔向趙昱,盡管有兵士前來,皆被其一刀砍殺。又徑直殺卻十數人之後,眾魏軍士卒皆又不敢向前。

  此時趙昱已經閃身在遠處,見此情景,喝道:“弓箭手即可到來!所有兵士全部上前,傷此人者,賞百金,斬此人者,賞五百金!”眾兵士聽罷,頓時各自興奮的怪叫一聲,一個個被高額的懸賞刺激的忘卻了危險,全都向魏源徑直衝上。

  魏源暴喝道:“擋我者死!”三尖兩刃刀揮舞之下,片刻功夫,便再次斬殺十數人,使得被懸賞激紅了眼睛的魏軍士卒再次恢複理智,魏源所過之處,盡皆躲避不前。

  其實,平時在營寨門前駐守的兵士本就隻有三十餘人,而後此次趙昱再調來三十人,此時魏軍營寨之前也就六十餘人而已,被魏源徑直殺卻二十餘人以後,其餘魏軍皆膽喪也,不敢再上前與之交鋒。

  此時,趙昱眼角望去,見後方不遠處大批魏軍士卒正在趕來,不禁笑道:“大軍至矣,諸君聽令,傷此人者,賞百金,殺此人者,吾定向將軍保舉此人為列候,決不食言!”

  趙昱話音一落,頓時眾魏軍大喜,列候乃漢時傳下的最低一爵位,有了此爵位便可從此舉家進入士人行列,前程無憂矣。

  頓時整個萎靡的士氣陡然拔到最高,而後各個盯住魏源,躍躍欲試,可懼於魏源武藝,誰也不敢領先而出。

  正在此時,忽有一將乘馬殺出,徑直一刀殺向魏源,口中呼喝道:“列候之位,歸吾了!”卻是都伯趙虎。

  眾魏軍一見有人當先而出,頓時齊齊吆喝一聲,一眾而上。唯有趙昱在一旁喝罵道:“豎子休誤我大事,快快退下!”

  可已然是來不及了。魏源見趙虎襲來,不驚反喜。身子往旁邊一閃,躲過刀鋒,而後三尖兩刃刀迅速拍出,僅一下便把趙虎拍到馬下,隨後一躍便坐到馬背之上,調轉馬頭,直接奔向趙昱衝來。

  趙昱見罷大驚,轉身便走,但因其本就步行且一身甲胄,很快便被魏源自後方追上被魏源一刀砍去頭顱。魏源伸手將趙昱的人頭提在手中,麵露冷笑,策馬便向營後緩行。眾魏軍見罷,無一人敢出攔截之,直至魏源將要行出營寨之時,突有一將出列,高聲喚道:“且住!”

  魏源順聲望去,卻正是趙虎。魏源道:“看在汝贈馬的份上,吾可容汝多活幾日,為何喚吾?”

  趙虎拱手道:“我家將軍遭此橫禍實乃命也,但將軍平素待我等不薄,小人鬥膽請大人奉還我家將軍頭顱,賜他一全屍。小人願以吾之人頭做為交換。還請大人成全。”

  魏源歎道:“汝雖武藝不佳,不想卻也是一忠義之士。”

  隨後便將趙昱之人頭棄至趙虎懷中,道:“忠義之頭顱吾不取也,自有人取之,且當心了。”隨後打馬遠去。

  “大人可否留下姓名?”

  “吾乃武陽廖源廖子良是也!”魏源頭也沒有回的答道。

  待魏源遠去之後,眾魏軍收斂趙昱之屍首,正欲下葬之機,忽有一令兵趕到營寨,手持令旗問道:“奉將軍之名傳令,趙昱何在?”

  眾魏軍麵露悲苦之色,將趙昱被斬之事告知於他以後,那令兵頓足道:“吾全力打馬依舊來遲矣,吾此次前來便是宣令務必要攔截住此人。”

  於是令兵迅速回返報於郭淮,郭淮聽罷大怒,道:“伯義(趙昱字)被愚將害死矣”隨後下令斬趙虎,令兵乃去之後,主薄胡令問之緣故。

  郭淮道:“伯義本就精通布兵之道,那廖源突來,伯義不曾防備其武藝如此高強,遂被其闖入營中,後伯義多次提高懸賞皆是號令步兵向前,乃是行兵困廖源之策也。然趙虎此人,貪圖賞賜,徑直策馬向前,豈不正中那廝下懷乎?汝非趙虎贈馬,廖源定被伯義生擒矣。”胡令歎服。

  直至趙虎臨死之時,才明白魏源所說過的忠義之頭自有人取之德話語。直至後來郭淮得知趙虎欲用自己頭顱換取趙昱的人頭之後,方才歎息道:“吾錯殺忠義之人也。”隨後下令厚待趙虎之家眷後人。不過這是羌人作亂結束之後許久之事了。

  魏源離開魏營之後策馬疾馳了約一個時辰左右的路程以後不得不停了下來,因為天色已黑,且魏源所騎之馬根本就是一匹劣馬,單魏源的三尖兩刃刀就重七十五斤,再加上魏源本身,那馬根本就無法駝著魏源遠程跋涉。所幸的是這一日下來,魏源整整行了將近七百餘裏路程,千裏之路已經過去一多半,但魏源深知接下來的路程將更加的難走,因越是北上,魏軍的哨卡以及探馬也明顯的多了起來。

  魏源鬆開韁繩,然後拍了拍馬的腦袋,笑道:“汝已自由,可自行離去耳。”

  隨後,不管那馬是否聽懂,便已經倒拖著三尖兩刃刀,轉身離去了。

  深夜,此時的為翅城中,中軍大帳依舊是燈火通明,薑維正與廖化、薑宣做著商議。

  薑宣道:“原先我等計議糧船每隔三日便向大營傳訊,如今已過兩日矣,糧船依舊無消息傳來。”

  廖化問道:“可曾派探馬查詢一二?”

  “已派出整整三波,皆有去無回也。”薑宣歎道。

  薑維看著案幾之上的地形圖,問道:“上次糧船傳訊是在何處?”

  “上次傳訊糧船已至石碾渡口。”

  “再派人乘快馬沿大河一路打探。”

  “喏!”

  薑維自圖上尋到石碾渡口,然後用手指在沿大河一路向上,隨後手指忽停在一處,變色道:“此乃何處?”

  薑宣望去,道:“稟將軍此乃泗水嶺也。”

  薑維道:“速多派人前往此處打探,有消息立刻回報。”

  “喏!”待訊兵走後,廖化問道:“將軍可是發現不妥之處?”

  薑維用手指著地圖上的泗水嶺,道:“從蜀中水路至為翅,此乃咽喉之地也。路過此地之後皆乃一馬平川之地,無險可守也。若魏軍在此設伏……”

  廖化變色道:“此地地形正適合埋伏,若魏軍在此設伏,我運糧船隊必全軍覆沒矣!”隨即向薑維拱手道:“將軍,末將願親率騎兵千人,立即趕往此處應援,請將軍示下!”

  薑維擺手道:“遲矣,按腳程計算,如魏軍在此伏襲我糧道,現已遲四日矣。”

  廖化變色道:“那我軍糧草還可用幾日?”

  “不過七日。”主薄薑宣答道。

  “前段時日,吾截為翅糧倉得糧無數,為何現在我等僅餘七日之糧?如此我軍危矣!”廖化詫異道。

  “此乃吾之計議,因羌人糧草不足,雖暫以軍糧援之以解燃眉之急。”薑維道。

  “請將軍且勿憂耳,自石碾渡口至此,多有虎狼猛獸,許是送信之人路途之上遭遇不測之事故也。”裨將譚鳴道。

  “將軍,公德所言不無可能啊”薑宣道。

  薑維站起身來,正待說話,忽有訊兵進來稟報道:“稟將軍,城門之外有一人深夜叩城,言有重要事情需麵稟將軍,還請將軍示下。”

  “汝莫不知軍中嚴令夜間不許開城乎?”薑宣聞言怒道。

  “吾等皆已答複。”那兵士惶恐道:“可城下人言如耽誤要事,將軍得知必斬某頭。”

  “哦?”薑維聽罷,問道:“城下叫門者何人?”

  “其自稱乃武陽廖源廖子良是也。”

  注1:其實許多現代人都不理解為什麽古代人一說賞多少錢就嗷嗷叫、別別跳的往前衝。其實這是古代軍功政策決定的,在三國時代,平時有將軍校尉貪汙糧餉,但唯一不可貪汙的便是軍功。隻要當時主將令下,賞多少多少,如果完成必定會一文不少的賞賜下來。在吃不飽肚子的年代,幾文錢甚至乎都有人賣命了,何況還有千金及爵位。普及一下,別無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