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備戰夜襲
作者:向一鳴      更新:2020-11-19 23:19      字數:2609
  第二十六章掠軍資夏侯霸兵分四路,遇胡王仲權定計夜襲營

  夏侯霸自楓林出兵之後,便將手下的二千五百餘人均分成四隊,夏侯霸自領一隊,其餘三隊則由各隊裨將率領分成四向為翅的東北方向、正北方向、西北方向、以及正西方向進行洗掠。

  臨分兵之際,裨將蘇曠曾提出異議,言夏侯霸此舉過於驚人,各隊分別要八百餘人卻意欲掠奪多達三四十萬的羌族部眾。夏侯霸答曰“分兵優勢有四,羌人雖多,但由於涼州刺史(郭淮)的幾番交戰皆被魏軍嚇破膽矣,此為一也。二則羌人部眾強壯者多被眾胡王召集起來與涼州刺史交戰去了,首先遷徙而來的多為羌人老弱婦孺之輩,人雖多,但戰力卻極其低下,見我魏軍到來,勢必會奪路奔逃。三則分兵而往,蜀軍難以得知我軍底細,即使是欲出兵阻截我軍亦無從下手。我四路軍隊皆為騎兵,如按時通訊,那我等分則四下劫掠燒毀羌人物資,合則可迅速聚集在一起以防不測,此為四也。”

  夏侯霸語畢哈哈大笑“有此四利我夏侯霸豈能不分兵乎?”

  眾將分別拜服。夏侯霸當即下令道“傳吾軍令,所有劫掠物資,能帶走的帶走,帶不走的全部燒毀,不得留給羌人部眾一粒米了、一根羊毛!戰後吾定會為諸位請功!”

  眾將接令以後紛紛攜所屬兵士依計劃中的方向而去了。果然,羌人早就被魏軍殺破了膽子,一見魏軍到來,紛紛奪路逃命,牛羊、帳篷、糧食等物資丟了全部丟棄在曠野之中,被魏軍收集了起來,能帶走的全部帶走,不能帶走的牛羊全部宰殺後與其他物資一起焚燒掉。頓時整個草原之上到處都是濃煙滾滾之相。幸好各將領焚燒之地均距離為翅甚遠,否則恐早就被蜀軍斥候發現了。

  夏侯霸一隊所選擇的方向是西北方。臨近傍晚,夏侯霸正騎在馬上率領著一眾將士在草原之上向前方不緊不慢的行進著。

  由於部隊剛剛又劫掠羌人的一個千人作業的遷徙部落,所以每個兵士的馬匹之上乃至腰間都鼓鼓囊囊的。對此夏侯霸並沒有對魏軍下達過於嚴厲的指令,畢竟西北方向正是羌人主要的遷徙而來的方向,五日時間夏侯霸所部已經連經過大小戰役十餘起劫掠羌人數量上萬人,兵士多已困乏不堪,紛紛怨聲載道。為激勵將士士氣,夏侯霸隻好默許兵士劫掠的金銀等物資盡歸個人所有。於是乎當一個膽大的兵士私下將劫掠的一小塊銀角子揣進腰包裏發現沒有將領訓斥以後,幾乎迅速的這個動作便蔓延到了全軍之中,銅的、銀的、毛皮等都在私下裏往身上揣,如此一來盡管兵士經過多次戰鬥,但基本上每個兵士都興奮的臉紅彤彤的。對於普通魏軍兵卒而言,其實這哪裏是來打仗的,那些羌人一看到魏軍到了立刻就紛紛四散奔逃了,接下來魏軍基本就是幹幹燒火工做的事兒。遇到這樣不玩命又能夠發財的好事,所有的士卒都十分的亢奮,士氣達到了一個頂點。

  “報——”這時突然有一傳令官騎快馬從隊伍後方急衝而上,轉瞬之間已經衝到了夏侯霸三丈之外,滾鞍下馬,單膝著地道“稟將軍,我軍探馬來報,昨夜蜀軍將領廖化攜大批騎兵出城直奔北方而去。”

  夏侯霸一愣道“哦?有多少人馬?”

  “深夜之中看不清楚,約有二三千人左右。”

  夏侯霸聽罷,環顧四周將領,笑道“若蜀軍不出,吾倒有些擔憂,如今蜀軍即出,吾便可安心矣。”

  裨將薛逢憲奇道“蜀軍即出,分明是為我軍而來,將軍為何不憂反喜?”

  夏侯霸嗬嗬一笑,道“蜀軍若不出騎兵,其必唯有全力襲取我大營而去一途。為避免我大營有失,我等唯有集結軍隊返回救援。如今廖化既攜兵而出,是以蜀軍尚無全力襲取我軍大營之意。至於廖化、”夏侯霸頓了一下笑道“在這茫茫草原之上,我等可進可退,其安能找到我軍所在乎?”

  眾將盡皆歎服。

  夏侯霸下令道“立即知會偏將軍丁益、裨將軍馬鋒、許炯如遇到蜀軍遠遠避開即可,且勿與其糾纏交戰。”

  “喏!”那傳令官抱拳一禮隨即轉身上馬遠遠而去。(注1)

  夏侯霸正要張嘴再說些什麽,這個時候突然遠處又一傳令官唱喏報進,“報——”

  “講來!”夏侯霸道。

  “稟將軍,前方三十裏處榆林發現有羌人軍隊正在紮營,特來稟報。”

  “哦?”夏侯霸一愣,問道“可曾探明是何部落、何人率領、一共有多少人馬?”

  “稟將軍,約有一千多胡人兵士,沒有旗幟探馬沒有查到是哪一支羌人部落,不過為首的應是一位羌人胡王,探馬遠遠的看到有八角大帳。(注3)”

  “再探再報!”

  “喏!”

  那傳令官退下以後。夏侯霸突然吩咐道“傳令全軍止步,就地埋鍋做飯。”

  逢憲急道“將軍,此地距離羌人部眾紮營之地不過三十裏,如我等就地埋鍋做飯,豈不被羌人察覺?”

  夏侯霸笑道“羌人本就生存在這片草原之上,我等行蹤恐早就被其查知矣,如今那羌人安營紮寨,分明是故作聲勢,不敢與我軍交戰。既如此,他不來,吾便去會會這個羌人胡王。”

  薛逢憲道“將軍膽略,末將敬佩。隻是我軍接連征戰均已疲憊不堪,另羌人部眾多於我軍,如我軍再長途奔襲那胡王,其以逸待勞末將擔心我軍難有勝算。”

  夏侯霸道“此次有羌人胡王前往為翅,必是有要事欲與蜀軍商議,是以我軍須全力相阻此事。吾料定如將此隊羌人擊潰,那薑維小兒至少還要在這草原之上延誤半月之久,此對我魏國有利無害也。如我等不管不顧,任由其等匯合,則我軍主動已失矣。”

  薛逢憲與諸將聽罷盡皆歎服,齊齊拱手道“我等願憑將軍差遣。”

  夏侯霸問道“丁益三人何在?”

  軍中主簿夏侯元拱手答道“丁益將軍在正西三合(注2)裏之處,馬峰將軍在正北七十裏之處,許炯將軍在東北一百五十裏之處。”

  夏侯霸沉思了一下,道“傳令丁益、馬峰二人務必率部今夜三更趕到榆林,待羌人營寨大亂之時放火燒林,而後再衝往羌人營寨戰之。”

  “喏!”

  夏侯霸隨後環顧四周,下令道“諸將士聽令!”

  “末將在!”諸將一起拱手應喏。

  “安排兵士餐後立刻歇息。今夜我等兩更出發,三更之事務必要衝入羌人營寨!”

  “喏!”

  注1其實古代的通訊製度並不是向現在的人電視劇中那樣,一個斥候高聲唱“報——”之類的話語就可以進入中軍帳向主將報告軍情,如果真的那樣的話多少個主將也不夠刺殺的。軍情報是由斥候報與傳令官然後由傳令官上報主將的。

  注2古時一合就是三十裏路,三合就是九十裏路。

  注3史書記載,羌人及匈奴人建立帳篷,是以繩索的數量來決定的,普通的羌人是以四根或者6根繩索建帳,往上每高貴一級就加兩根繩索,一直到成吉思汗的時候都是這樣,後來成吉思汗將這個規矩廢除,自那以後普通的蒙古人才可以建立真正牢固的帳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