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慧眼識珠
作者:向一鳴      更新:2020-11-19 23:19      字數:2277
  第二十四章夏侯霸設計上屋抽梯,薑伯約慧眼意欲收徒

  為翅城外五十裏楓林,夏侯叔侄合兵一處,安營紮寨之後,二人遂到營帳之中敘話。

  夏侯霸將自己丟失為翅的經過講述了一遍。夏侯玄歎道“不想蜀國竟出如此人物,賢侄觀那廖源此人如何?”

  夏侯霸道“此子武有萬夫不當之勇,此時尚且年輕,待其壯年必不在昔日蜀國之關、張之下也。且有謀略,假以時日必是吾魏國大患也。”

  夏侯玄奇道“吾知吾侄武藝,其能抵擋吾侄與王毅合力,其武藝必定不凡。但在吾看來,如此小兒僅頗有運道,僥幸贏了一二場小仗而已。如何能成我魏國心腹之害?”

  夏侯霸又將魏源如何詐做廖化親至賺取夏侯匡、葫蘆穀設伏等經過講述了一遍。夏侯玄聽罷不由得驚歎道“果真如此,此子萬不可使其在蜀國成長起來,能招降之最好,若是不能則需在其羽翼未豐之時盡早除之。”

  夏侯霸道“吾觀此子乃忠義之士,恐非財帛可動其心誌也。還是盡早除之為妙。”

  夏侯玄聞言,問道“計將安出?”

  夏侯霸道“吾觀此子如今在蜀最多一裨將耳,可請叔父寫信一封予曹真大將軍遣密使至蜀都賄賂內使,就算不能殺之亦要使其不得重用。”

  夏侯玄讚道“此計甚妙!吾今日便手書快馬呈送大將軍(注1)”

  夏侯玄又道“如今為翅已落入蜀軍之手,吾觀其陣容,其兵力恐不下兩萬,如今其既占有堅城要塞,不時還有羌人部族前去相投,我叔侄二人合兵一處僅一萬三千餘兵士,實難複奪為翅矣,不知賢侄可有妙策?”

  夏侯霸笑道“此事霸早有定計,吾等兵力欲奪回為翅,恐力有不殆也,然若是以我叔侄兵力欲破蜀軍卻也不難。”

  夏侯玄奇道“賢侄何出此言?”

  夏侯霸道“蜀軍此行,乃為接應羌人入川耳,我等叔侄可不去攻打為翅,隻掠奪前去相投之羌人部族糧草、資源,而後再放羌人部族趕往為翅。想那薑伯約為安羌人之心唯有自取軍糧以供羌人用度。如此一來其安能持久乎?待到蜀軍缺糧,我軍自可一戰勝之。此乃上屋抽梯之計也。另我騎兵在外,如那薑維小兒襲取我大營安能不懼我騎兵回擊兩下夾擊乎?此乃一舉兩得之計也。”

  夏侯玄歎道“此計雖妙,但蜀軍早已打通糧道,其舊糧未去而新糧又來,恐事難成矣。”

  夏侯霸笑道“叔父暫且寬心,吾這裏有郭刺使書信一封,叔父看過便知。”

  夏侯玄接過書信,仔細看了一遍,喜道“果真如此?如此這般,薑維小兒恐要被我叔侄生擒矣。”

  夏侯霸笑道“正當如此。叔父,且不管以後如何,如今我等叔侄合兵一處,吾料那薑維必會遣將前來叫陣,以探我軍虛實,我等還是早做準備才是。”

  夏侯玄道“既如此,我等還是早些挑選精銳,待其來時正顯我魏軍之威。”

  夏侯霸道“不可,叔父我大軍初至,人困馬乏,需要安歇幾日方為上策。且我等叔侄既以決議出兵劫掠羌人,趁此時示之以弱方為上策。”

  夏侯玄扶掌大笑道“賢侄所言有理。”隨即轉身吩咐道“來人!”

  “不知將軍有何吩咐?”主簿何農上前拱手應道。

  “掛出免戰牌,無論何人前來叫陣,宣吾命諸將皆不可出戰,違命者斬!”

  “諾!”

  薑維望著倉庫中碼放著的密密麻麻的糧袋,笑道“元儉此次所繳獲的糧草恐足夠我大軍半月食用,得到這些糧草,我軍無憂矣。”

  廖化笑道“我軍突襲而來魏軍來不及放火燒糧,且夏侯霸不在城中,倒是送末將了個立功的機會。”

  薑維笑道“元儉太過謙遜矣,在吾看來若那夏侯霸在城中,恐早被元儉生擒矣。”

  廖化大笑道“大將軍妙讚,化愧不敢當矣。那夏侯仲權的確精於用兵,化一日之中攻城五次,所用之計皆被其識破,終無功而返。不想其為軍中主將,卻暗中私自離營,其若不犯此大忌,化實難取得為翅矣。”

  薑維笑道“如此說來,那廖源此子引兵奪回糧草,卻引得夏侯霸兵出為翅,此當又為一功也。”

  廖化笑道“大將軍所言極是。吾對此子頗為欣賞,此戰過後,還請大將軍能將其調入化之麾下,化好好訓導一番,將來必為我蜀中棟梁也。”

  薑維正色道“元儉,恐這次維不能答應餘汝了,自恩師大去以來,維受恩師所托,立誌匡扶漢室、還於舊都。但一直以來,我蜀國人才凋零,如今既出廖源之將才,維待考察一番後調至身邊親自教導之。”

  廖化驚道“大將軍莫不是動了收徒之念?”

  薑維歎道“維的確由此打算,故不能答應元儉了。”

  廖化笑道“由大將軍親自教導,豈不強吾百倍?化先恭喜大將軍覓得佳徒。”

  薑維道“此事不急,待返回成都之後再提不遲。元儉且說汝對當前形勢有何見解?”

  廖化笑道“大將軍在此,豈容化班門弄斧耳?”

  薑維笑道“元儉過遜矣,但說無妨。”

  廖化道“如今我軍已占為翅,夏侯恩叔侄盤踞在楓林,郭淮如今被李恢將軍與諸羌胡王困於蛾遮塞之中,化以為趁此時機我等應盡早攻克夏侯恩叔侄所部,集結羌人,盡早撤回方為上策。”

  薑維笑道“元儉此言正合我意。”

  正在此時,薑宣趕至,拱手稟告道“稟大將軍,兵馬已經集結完畢,請問大將軍我等何時出發?”

  薑維道“如今劉糧譚鳴二人已經出發多少時間?”

  薑宣道“一個時辰矣。”

  “好,我等立即出發接應二人。”

  廖化道“大將軍且慢,化以為大將軍乃我三軍之主,不可深入險境,還是讓吾引兵前去接應,大將軍還請回帳等候消息即可。”

  薑維道“無妨。劉、譚二人此次出兵叫陣,吾料那夏侯恩叔侄必不會應戰。此次前去,實為鼓我軍將士士氣耳。吾走之後,元儉緊閉城池,待吾歸來即可。”

  而後不待廖化答應,便舉步向前翻身上馬,從親兵手中接過镔鐵長槍,打馬去了。

  ?注1據史書看來曹真的確是官至大將軍,但在其他書中曹真也有稱作大都督的,本書以史書為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