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臨征
作者:向一鳴      更新:2020-11-19 23:19      字數:3642
  第十一章甲胄齊備待出征,轅門之外結冤仇

  安漢侯王平又對著身後諸位裨將、偏將道“既然查驗已經結束,汝等還是現行挑選合格軍士吧。”

  原來,蜀國決定兵出祁山招羌人入蜀之後,王平奉旨擔任後軍主將負責糧草器械押運,需先對各後勤軍的物資進行清點進行統籌安排、並在後勤軍中選拔良莠。此次之所以在點將台下王平強行威逼馬坡兵士與其一同整整站立了六個時辰就是為了選拔出精銳補入後軍之中。

  最終經過甄選,王平共在馬坡軍營中挑選出兵士九百餘人充進後軍之中。待人員全部選定之後,王平又對所有選中之兵士進行了簡單的訓話,不外乎是一些鼓勵之語。隨後便放了這九百兵士一天的假期,一天以後所有的人員便需要充入後軍開赴戰場了。

  在漢朝,兵士出征前放假一至二天已經屬於慣例了。畢竟外出征戰,很少人能夠保證自己能夠全須全尾的回來。放兵士回家團聚一下第一可以使兵士更深刻的意識到其為蜀人,為了其家族成員日後生活變好上戰場就要奮勇殺敵,二則已經成家的兵士可以趁此機會與家中妻妾播種一二,如此可以增加國之人口,第三漢律對逃兵的管控是十分嚴格的,一般來說逮住就是斬立決,所以沒有特殊情況下是基本不會出現逃兵的。

  於是乎,第二日一早,九百軍士一下子就離去了一半之多,剩餘的一半人要麽是家庭路途頗遠,要麽是一些家中已經了無牽掛的人留在軍營之中。

  魏源坐在營帳之中,正在仔細的打量著手中的一塊腰牌。這塊腰牌是一塊銀製腰牌。做工極其精良。在腰牌邊上,刻有有麒麟圖案,腰牌的正麵上滿滿的凸顯出一個‘魏’字,腰牌之背麵凸刻著‘漢都亭侯’字樣(注1)。袁名臨終之時,手指指向屋內牆角一側,到後來魏源鑿開牆壁,見牆壁之中藏有此塊腰牌,便收了起來。決意入營投軍之後,魏源實不知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回返武陽,故而便將腰牌隨身攜帶。

  正在此時,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音,魏源忙將腰牌藏入懷中。抬頭望去,進來的卻是李銘。

  “稟伯長,營外有人前來相尋。”李銘道。

  “何人尋吾?”魏源聽得不由得一愣,在蜀都這個地方,魏源基本上就是舉目無親,聽得有人專門造訪於他,不由得楞了一下。

  “乃一偏瘦老者,短須。”李銘將營外之人相貌一說魏源不由得大喜,道“定是上官伯父來了。”隨後站起身來,道“昨日台前,多謝子超(李銘字子超)援手。”

  “實話實說耳,伯長嚴重了。”李銘笑道。其實在魏源弟兄一入軍營之中,其發現魏源弟兄皆是武藝不凡之輩,心中認定二人遲早會有一番作為,就有了投效之心。

  魏源笑道“話雖如此,實則若非子超援手,我廖源危矣,吾定不敢或忘。”隨後與李銘笑談了幾句,轉身便去尋牛芒出營去迎接上官青衣去了。

  二人一出營門,就見得在營門不遠處站立著一老者,正是上官青衣。

  魏源與牛芒二人急忙上前拜見,禮畢,魏源道“伯父前來可是得知吾弟兄二人即將出征之事?”

  上官青衣笑道“然也,聞聽二位賢侄出征在即,閑暇無事,吾便來探望一二。”

  魏源拱手道“勞伯父大駕,子良汗顏耳。本欲午後前去向伯父辭行,不想伯父卻提前到了。”

  上官青衣笑道“既如此,那不如今晚吾便在舍下設宴,一來我等可以小聚一二,二來可為二位賢侄踐行。”

  魏源推辭不過,隻好受了。

  上官青衣又道“吾此次前來,卻是又樣東西要送予二位賢侄。子良不妨猜上一猜,是為何物?”

  魏源道“前番伯父贈械之恩尚未報答,如今怎好再收伯父禮物?”

  上官青衣笑道“其他禮物或可不收,此禮物卻是非收不可的。”隨後吩咐了一聲,身後仆人便將麵前箱子打了開來,魏源望去,原來是兩幅全身劄甲(注2)

  “如此貴重之物,吾等兄弟萬不能收。”魏源見之不由得大驚,這兩幅紮甲恐怕最少也要五百金(注3),急忙連聲推辭。

  “賢侄說哪裏話來,吾身為匠作,最不缺的便是這兵器鎧甲之物,若不是現在擔心違製,吾都想贈二位賢侄魚鱗甲胄。”上官青衣搖頭笑道。

  “既然伯父誠心相贈,哥哥何苦拒好人之心?”牛芒道“如今我弟兄二人即將隨軍出發,伯父此時送來甲胄正當其時。”

  魏源見此,隻好拱手謝過上官青衣,隨後在上官青衣的建議之下,魏源牛芒二人分別穿上紮甲試了一下,大小長短均十分合適,不愧為是大匠之作。

  而後三人在轅門之外又暢談了許久,上官青衣才告辭而去。臨行之時依舊再三囑咐二人記得晚上過府赴宴。

  待上官青衣離開之後,魏源與牛芒二人返回軍帳收拾隨軍之物。午後,李銘又趕了進來,稟道“稟伯長,營外有人前來相尋。”

  魏源與牛芒相視一眼,奇道“吾弟兄二人,在蜀都也隻熟識上官伯父一人而已,不知這次卻是何人?”

  李銘道“聽傳訊兵而言乃是一位女子。”

  魏源笑道“如此說來定時上官小姐無疑,看來奉上官伯父之命前來過府赴宴的。”

  牛芒笑道“哥哥一向都說我性子急躁,看來上官伯父的性子比我還要急躁,說好晚上赴宴,這天剛過中午,人就來請了。”

  於是二人略微收拾了一下之後,便起身走出營帳。

  一出轅門,立刻看見站立在轅門之外馬車旁的上官星野。上官星野身著一淡粉色的綢衫,下身穿著一白色長裙,精致的麵孔再加上用珠釵鬆散挽起的青絲更是顯得楚楚動人,引得營中兵士不住的偷眼觀瞧。

  魏源二人迎上前去,魏源拱手道“有勞賢妹前來約弟兄二人過府赴宴,其實吾弟兄二人已知路途,伯父多慮了。”

  上官星野奇道“妹聽聞二位兄長將隨軍出征,故此前來相送,廖大哥提及赴宴之事,可是家父來過?”

  魏源笑道“伯父清晨來此,贈我兄弟二人甲胄並約我兄弟晚上過府赴宴,愚兄原以為賢妹是奉伯父之命而來,如此看來,想來是弄岔了。”

  上官星野聽後頓時笑了起來,道“妹聞得二位兄長出征,便打算為二位兄長各自做了一件錦袍,直到午時才蹌蹌做好,為二位兄長以裝行色。”

  魏源楞了一下,看見上官星野可憐楚楚的模樣,實不忍心拒絕,隻好拱手道“有勞賢妹了。”

  其實在漢朝時期,並不像在後世女孩給男孩送件衣服是很平常的事兒。在漢朝那個時候基本上就是等於給你遞上一封情書了,最出名的莫過於流傳許久的樂府詩《郎當歸》(注4)

  上官星野見魏源應下,不由得長舒了一口氣,其實自武陽郡一行至蜀都,其都對魏源有著朦朦朧朧的好感,在魏源二人出行之際,鼓足勇氣為二人做了錦袍送來,由於擔心魏源不受,心中一直忐忑難安。

  上官星野笑道“既如此,二位兄長可披上一試,萬望二位兄長莫要嫌棄愚妹手工粗糙。”

  此時牛芒開口道“吾乃粗人,穿不慣這錦袍,上官妹妹還是單叫吾哥哥試穿便是,吾就不用試了。”

  上官星野尚未開口,魏源已經笑道“金尚,難得賢妹一番心意,吾等弟兄還是一試吧。”

  隨即二人便試穿了一下,上官星野不愧為是大匠之後,錦袍做的及其精美不說,二人穿好以後長短肥瘦亦剛好合適,不由得使得二人交口稱讚不已。

  正在三人在營門說話之際,突地有一裨將帶著親兵向轅門而來,遠遠的望見上官星野頓時調轉馬頭直奔三人而來,馬上端坐之人,正是黃峰。

  黃峰根本不看魏源牛芒二人,隻是腆著臉對上官星野笑道“上官妹妹來到軍營,可是為哥哥我送行而來?來來來,且隨哥哥入帳一敘。”

  魏源見罷,立即挺身攔在上官星野之前,但還未待魏源說話,牛芒已經喝道“你這廝上次挨打尚未夠耶?乃翁正好手癢!”隨即便抄起車轅旁之馬鞭便準備教訓黃峰一番。

  魏源見狀急忙喝止住,隨後對黃峰斥道“汝為蜀國幹臣之後,理應奮發圖強為國效力,何以行此齷齪之事?”

  上官星野亦開口斥道“黃公子請休壞吾清譽,吾名上官星野與汝黃氏並無幹係。”

  黃峰瞄了一眼魏源牛芒二人身上的錦袍,哧道“在營門之外,眾目睽睽之中,錦袍都送了,還有何清譽可言?”隨後因懼怕牛芒發起怒來與其糾纏不休,便一打馬直進轅門去了。

  經此一事三人再也沒有興致攀談了,聊了一會兒以後上官星野便直接告辭回府去了。

  注1漢代,王爵所用之腰牌為金製,皇帝之印璽多為為玉製、王爵之印璽為金製,公爵印璽為銀製,但腰牌為金製,其餘侯爵等腰牌為銀製,印璽為銅製。

  注2劄甲,漢朝軍士劄甲,即使用鐵片紮在一起,覆蓋身上主要位置以防止被流鏃所傷。紮甲分為胸甲紮甲(僅覆蓋住胸口腹部的紮甲)、半身甲(覆蓋住上半身包括背部的紮甲)、及全身甲(全身覆蓋)三種,雖然樣式並不是很好看但頗為實用。有些做工精細一些的紮甲品質甚至乎都比得上某些將領的鎖子甲。

  注3關於漢朝的貨幣製度,本書多處會有涉獵,現解釋一次,漢朝的帶數量的‘金’,就是銅,五百金,折合現在就是五十斤銅,而真正的金(指現在的金子)其實在漢朝很少見的,若有交易,因其顏色金黃,一般來說會稱之為黃金。

  注4樂府詩《郎當行》,筆者隱約記得這一首樂府詩,但名字及內容卻是記不清了,幾次搜索資料都沒有查到。隻記得有上學的時候有那麽幾句令曾筆者十分感動夜已深兮燈昏黃,燈昏黃兮針線忙,郎將行兮著新裳,盼郎謹記家中良。……(中間記不得了)青絲退去白發生,紅顏退去變皺薨,郎歸來兮郎莫歸,可識昔日牆邊菊。(大家誰知道請發給我,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