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奔成都
作者:向一鳴      更新:2020-11-19 23:18      字數:5079
  第四章恨諸葛眾司馬設下毒計,柏鬆林魏源救美奔成都

  “馮吉……馮吉去了?”司馬懿躺在臥榻之上,扯著嗓子問道。此時的司馬懿已經顯得是形銷骨立,出氣多進氣少,似乎眨眼間就要撒手人寰了。

  司馬師揮了揮手,頓時四周的侍衛侍女全部退將了下去,而後他便與司馬昭一起跪坐在了床榻之前的幾案之後,輕聲回道“父親放心,馮吉已經去遠了。”

  “派人盯著,還是小心一些的好。”司馬懿緩緩的坐起了身子。

  “父親放心,孩兒已經安排了。”司馬昭躬身答道。

  “那就好。”司馬懿道“你倆需記住,萬事需謹慎,稍有不慎,我司馬家族即有滅門之禍。”

  “父親,”司馬師道“如今宮中已經排三次禦醫來探聽父親病情了。可見勢已危矣。為何汝不許吾聯係舊日屬下武將以圖自保,如今形勢,幾可是人為刀殂我為魚肉矣。”

  “為時尚早,”司馬懿道“如今聯係舊日屬將,雖勉強可自保,但勢必要與那曹爽重現那李傕郭汜洛陽之亂,雖最後我司馬氏能夠勝出亦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矣,彼時吳蜀若趁機來犯,徒為其做嫁衣耳,吾司馬懿怎能行此不智之事。”

  “唉!”司馬昭恨恨的一拳砸在茶幾之上,道“隻可惜那諸葛村夫不爭氣,死的太早,不然我司馬氏何至於有今日!?枉費父親曾不顧聲名,饒其性命!”

  “咦——?”司馬師驚異道“父親何時曾饒過那諸葛孔明之性命?吾怎不知?”

  司馬昭瞄了司馬懿一眼,見司馬懿沒有什麽動靜便解釋道“吾也是在近期樂師在演奏《高山流水》曲目時候才想到,那諸葛孔明當時坐在西城之上所彈奏之曲正是伯牙之《高山流水》,當時明帝(曹叡)尚在,那諸葛孔明分明是在告知父親子期若亡,伯牙亦命不久矣,想到這些孩兒便已知曉父親當時聽出諸葛孔明的弦外之音,於是假裝中計,放了那諸葛孔明一碼。”

  司馬懿歎息道“其實,當日吾有五成把握那西城之內實為空城,而另外五成則是諸葛孔明埋下伏兵。後來辨明那諸葛所彈之曲為《高山流水》後便不由得打消了強攻西城的念頭。如此想來那諸葛孔明果然是技高一籌。隻可惜,人無害虎意,虎有噬人心,我雖無殺諸葛之意,可那諸葛孔明卻有害吾之心,他早死也好,此人多智近乎妖,吾不如也,若長期與之對陣,遲早會折在他的手裏。”隨後警惕的注視著二人,吩咐道“此事日後休要再提起。”

  石馬師、司馬昭二人急忙應下,而後石馬師道“如今那諸葛村夫已死,吳蜀二國已暫時沒有犯魏之意,指望外敵解我司馬氏當前困境看來是行不通的了。”語畢不由得鬱鬱的再案幾之上砸了一拳。

  “不,還有一處。”司馬懿淩然道“還有西北羌人。去歲草原大旱,羌人入不敷出,剛熬過嚴冬正是羌人最為青黃不接之時,吾料定羌人必定會在大雪融化之後前來犯魏,隻是羌人羸弱,難當大局,吾略施小計便可使得羌人不得不投靠西蜀以脫此困境,在此之前,隻是有一人必須要死!。”

  “是誰?”石馬師二弟兄頓時嚴肅起來。

  “西蜀之相,費禕也。”此時在房間裏一個少年的聲音響起。

  “誰?”“是誰?”“何人?”屋內三人頓時大驚失色,司馬師更是直接跳起身來,拉出了腰中的寶劍。

  此時,有一個少年從司馬懿的臥榻下方鑽出,卻是司馬懿最小的兒子司馬銳。司馬懿伸手止住司馬師道“銳兒因何在此?”

  司馬銳躬身道“孩兒原本在父親房中讀書,至後來孫勝來訪之時,父親急急躺下,孩兒避之不及,唯有躲在榻下藏身,方聽父親所言,忍不住插嘴了一句,望父親莫怪,二位兄長海涵一二。”

  司馬懿笑道“即是銳兒,不妨事的。”隨後臉色一正,道“此間之事休要對外提起,切記。”

  “回父親,孩兒醒的。”司馬銳答道。

  “司馬師,”司馬懿又再次沉聲道“府上護衛一直歸汝統領,如今此次幸好是銳兒在吾之榻下藏身,如若換成刺客之流,吾又當如何?”

  司馬師頓時汗流浹背,躬身跪下道“父親教訓的極是,孩兒定會謹記此教訓。”

  司馬銳躬身道“父親切勿責怪大哥,因府中護衛均知父親寵溺孩兒,不對孩兒有所提防,故而孩兒才可隱於榻下,如換成刺客之流,怕早就被眾護衛擒拿了。”

  司馬昭亦躬身勸道“父親,銳弟所言有理啊。”

  司馬懿這才臉色略有好轉,斥道“下不為例。”而後轉向司馬銳道“銳兒剛才提及蜀相費禕,卻是為何?”

  司馬銳笑道“父親在考校孩兒了,如煽動羌人作亂,首殺者必須是費禕,那費禕此人,首擅內政,如羌人作亂,那曹爽會立即派兵鎮壓,想那茹毛飲血之輩怎能抵住我大魏虎狼之師?屆時羌人如不能抵擋,唯有向外求援,吳國偏遠,是以唯有向蜀求援而。”

  司馬銳說到這裏,司馬昭眼睛頓時一亮,似乎明白了些什麽,而司馬師卻不解的問道“這與殺費禕有何關係?”

  司馬昭笑道“吾試言之,若羌人向蜀求援,若費禕在,則羌人必無法歸蜀而得保,若費禕不在,羌人必歸蜀矣。”

  司馬銳笑道“二哥所言甚是,如羌人向蜀求援,若費禕不在,則蜀人必要求羌人入蜀,若費禕在的話,其必阻止羌人入蜀。”

  司馬師奇道“羌人入蜀,豈不是更增加了蜀國的力量?費禕在豈不是更好嗎?”

  司馬昭答道“羌人入蜀,從短期看的確是暫時增加了蜀國的力量,若從長期看則有二弊也,一羌人為牧人,生活習性與蜀人截然不同,短時間在一起此矛盾很難顯示出來,但長期居住在一起羌人蜀人之間必然會產生激烈的矛盾,屆時我們再趁機挑撥一二,蜀地之羌人即可為我所用矣。二則是諸多年來,逢魏國對南用兵,羌人每每在後方搗亂,若羌人入蜀則此隱患全消矣。

  司馬懿拍案大笑道“正是如此,羌人入蜀還有第三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轉移曹爽那蠢貨的視線,我司馬氏暫時無憂矣。“

  司馬師憤憤的道“話雖如此,可就這樣需要忍那曹爽到幾時?”

  司馬銳笑道“吾觀蝮蛇捕食,必先將身子盤起渾身之力凝成一線,不發則已,一發必至全功。如今我司馬氏就是盤起來的蝮蛇,靜待那曹爽犯錯之時。”

  司馬懿笑道“銳兒所言極是有理,不過舉凡蛇類必有七寸之處,汝可知那曹爽七寸之處為何?”

  司馬銳笑道“父親欲考我乎?曹爽之七寸,不在軍中,而在宮中耳。”

  司馬懿指了指司馬師、司馬昭二兄弟,扶案大笑道“司馬氏有銳兒,又有汝二弟兄一文一武協助,百年無憂矣。”

  頓時,司馬師與司馬昭亦大笑了起來,但誌得意滿的司馬懿卻沒有發現司馬昭的眼睛中那一閃而過的厲色……

  “金尚,馬上就要穿過這柏鬆林了,穿過這林子後我弟兄二人即可轉向武陽郡的官道,與為兄這一路風餐露宿,可後悔否?”魏源邊走邊指了指前麵的柏鬆林笑道。

  “大哥說哪裏話來,吾已立誓生平隻隨大哥一人,莫說是這小小問題了,就是刀山火海又算得了甚!”牛芒笑道“隻是大哥心腸太軟,臨走之時將馬匹送給了王叔做拉車之用,否則你我弟兄還可以再快一些。”

  “我弟兄二人前去投軍,前途未明,不知何時才能回返,王叔素來身體羸弱,有匹馬代步做事總是方便一些。”魏源笑道。

  “那是,不過你我二弟兄沒有了馬匹代步,那不方便之事就落給我倆了。”牛芒有些埋怨道。

  “這也好辦,聽人說在這官道附近有大蟲出沒,你我弟兄將其捉了,取其皮再換兩匹駿馬便是。”

  “有大蟲?嘿嘿,這次大哥應該讓給我了吧?上次那隻黑熊不待我趕到大哥便將其製服剝皮了,恨的我手心都癢癢。”牛芒頓時眼睛中冒出精光,摩拳擦掌恨不得大蟲立刻出現在麵前。

  “歸汝也可,不過到時切莫再喚為兄幫忙。”魏源打趣道。

  牛芒頓時臉色一紅,幸得他本身就黑,臉色稍微紅上一些也看不出什麽。牛芒憤道“上次皆因那匹惡狼太過狡猾,趁吾正在捕殺其同類時無聲無息在吾之背後咬住吾肩胛之處,否則其安是我對手耶?”

  “吾明白,阿父常說金尚之勇現已經不亞於軍中悍將也。”魏源笑道。

  魏源與牛芒二人皆是身背弓鏃腰懸利劍一邊穿梭在山林之中一邊聊著。

  魏源埋葬了過世的袁名後感激於袁名的養育之情教化之恩便決意完成袁名的遺願,著手調查出長沙之事的根源。思前想後之後便決定去武陽郡投軍,這是他目前想到的唯一可以查找出魏延長沙之事根源的方法,魏源的目的很是簡單,便是投軍盡可能的多立功勳,後逐漸接觸到現如今諸葛丞相的唯一弟子薑維薑伯約,魏源堅信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一人知道長沙之事的始末緣由的人必是薑維薑伯約無疑。至於郭德之事如若遇到且查實郭德當日真的叛了魏延的話,魏源也不介意順手斬殺了他。可在他臨出發之際牛芒跟來,死活要隨之一起,二人遂結為異姓兄弟,一同前往武陽郡投軍,臨行之時,魏源散盡家資盡數贈送於相鄰,最後連行腳的馬力也贈送了出去,牛芒雖然略有不舍,卻也不好出言反對。

  正在二人即將走出密林行上官道之時,忽見官道之上塵土飛揚,一輛馬車呼嘯而至,見到二人卻是沒有絲毫的停留之意,直直的奔向二人而來。

  牛芒大怒,縱身上前,一把拉住那鞍馬籠頭,直將那馬嘞的原地前足抬起稀溜溜直叫,但卻是絲毫不能掙脫,整輛車也晃了幾下幾欲扣翻在地,但終究還是停了下來。

  牛芒怒罵道“直娘賊,欲取汝家乃翁性命不成?還不速速滾下馬車讓吾拗斷汝之脖頸!”

  魏源望去,隻見駕馭馬車之人乃是一年方二八之少女,隻見其其身形纖細,著一白布長裙,一手緊握韁繩,而另外一手卻是拿著一馬鞭,神情慌張。

  魏源正準備開口詢問之際,隻見那少女急急哀求道“二位壯士救我,後有魏國奸細追殺來此。”

  而在此時,官道之上一連五騎同時奔至,停滯在馬車之前。馬上五人皆是身著青衣,手拿利劍懸於空中。為首之人年約四旬,晗下留有一縷山羊胡須。

  那為首之人眼睛一瞄按著籠頭之牛芒頓時臉色一驚,馬匹奔馳之中,能以雙手按鬏阻之,其力非有千鈞不可,遂抱拳道“謝兩位壯士阻下馬車,此人乃官府要犯,我等追拿於此,險被之逃脫矣。”

  “休聽其胡言亂語,其乃魏國奸細!”那女子嚷道。

  魏源伸手止住那女子言語,對那為首之人問道“如此說來,汝等可是武陽郡官差?”

  那為首之人笑道“正是!”正在此時隻見魏源突然抽出腰中寶劍,自牛芒麵前斬落,隻見一弩箭頓時跌落在地。原來眾賊懼牛芒強悍,暗中以弩箭欲將其射殺。

  魏源笑道“汝非武陽本地口音,欲詐我乎?”遂持劍直奔向那為首之人。

  那為首之人喝道“汝等四人速速將那黑臉之人打殺,吾來對付此人!”隨後縱馬直取魏源,在其看來,牛芒力大無比其威脅要遠大於魏源,故而安排屬下圍攻牛芒而後獨自上前欲先取魏源之性命後再聯合屬下對牛芒進行圍殺。

  借衝馬一縱之力,那為首之人一劍斬向魏源額頭,見到魏源卻不閃不避,手持寶劍橫而擋之,那為首之人更是大喜,一劍全力斬下,待劍相交之後頓時隻覺一股大力從劍上傳來,不由得寶劍撒手而出,虎口震裂,鮮血直流,始知魏源之勇不下於牛芒也,卻也為時已晚。魏源此時寶劍已變橫為刺,直接刺入其肚腹之中,其不由得在馬上晃了幾下,跌落在馬下。

  魏源立即翻身上馬,見其餘四人正借馬匹之力與牛芒纏鬥,立即策馬殺去,卜一殺到便將一人砍於馬下,隨後寶劍左右開弓又斬殺二賊,剩餘一賊乃大驚,立即縱馬遁去。牛芒隨之大怒,翻身上馬意欲追之,魏源笑而阻之,從背後取出弓鏃,彎弓搭箭,那賊頓時應弦而落。

  “忒沒意思,大哥何不留個與我!”牛芒憤道。

  魏源笑道“是吾之疏忽,下次出手再慢些。”隨後縱馬來到車前,向那少女問道“汝乃何人?為何有賊追殺於你?”

  那少女下車躬身行禮道“婢乃成都匠作上官青衣之女上官星野,欲返回成都不慎消息泄露,遭賊追殺,若未得二位壯士相救,婢恐早遭賊生擒矣。”

  “上官家族之人?”魏源道“吾聽阿父提起上官家族乃武侯夫人附庸,極其擅長兵器冶煉、木工之術,此事當真耶?”

  “然也。”上官星野傲然答道“祖上隨武侯夫人遷入蜀中,已有三代矣。”

  魏源忙下馬施禮道“即是名家之後,當吾一禮也。”隨後問道“不知那賊寇為何追殺上官姑娘?”

  上官星野道“即是恩公相詢,不敢隱瞞,隻因婢身上帶有……”

  魏源伸手製止道“即是隱秘,請勿言矣,姑娘出門,為何不見護衛隨行?”

  上官星野心中暗生感激,提起護衛又不由得垂淚道“隨從奴仆,為保護於我,皆被賊子打殺矣。”

  魏源道“既然此時賊寇已除,姑娘有何打算?”

  上官星野道“婢乃一弱質女子,如今護衛皆無,恐路上有不測矣,故婢鬥膽問恩公可否護送婢至成都,汝能上官家族必以百金酬謝耳。”

  牛芒怒道“若不看汝乃一女子,吾必打殺耳,吾弟兄乃何人,何堪遭此羞辱!”

  魏源伸手止住牛芒,道“吾弟兄二人本欲奔武陽投軍,去成都投軍亦無不可。兄弟以為可行?”

  牛芒笑道“任憑兄長決定便是,弟皆無異議也。”

  於是,二人商議妥當後,便使上官星野坐於車中,牛芒充做駕車之人,魏源驅趕著群馬趕往成都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