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鐵騎的絕唱(求月票求訂閱)
作者:開荒      更新:2022-02-02 20:15      字數:4165
  “那是大司命?”

  當蒙兀前哨距離破敵山二十裏的時候,少傅於傑就從對麵軍陣中感應到大司命的氣息。

  他眯著眼,一聲冷笑:“此女膽量不俗!她倒真敢來。”

  西安城內,此女就置於不顧了麽?當釘在陝西一帶的中流居士是死的?

  想起中流,少傅於傑又有膩味。

  兩年前的京城之戰,他依然耿耿於懷。

  不過當前的局麵,朝廷確實需要中流居士的助力。

  “中流已經出手試過了,大司命將郭京留於陝西,還有她的弟子紫微宮主問是非,執‘千秋筆’坐鎮西安城暫時可得平安。”

  李軒的神色淡淡,唇角處流露出意味深長的笑意:“不過我還是想說,這位親臨這破敵山之戰,實在太冒失了,稍後還得有勞少傅。有可能的話,少傅盡量將此女留下來。”

  少傅於傑眼神狐疑,卻很幹脆的微一頷首:“金闕天宮為禍天下,已是我朝心腹大患,即便汾陽郡王不說,於某亦當全力將之誅滅!似此等世之亂源,還是早日誅除為上。”

  可相較於大司命,他現在更關注這場‘破敵山會戰’的勝負。

  於傑遙空遠望,發現韃靼雖然在中央一帶雲集了高達四十九萬人的龐大騎軍,排列出寬約十二裏,厚達十四層的雁形陣。

  可韃靼人與瓦剌人最精銳的‘怯薛軍’,卻都被也先集中在了兩翼部位。

  旁邊商弘的眼神了然,回以冷哂之意:“果然就如殿下與少傅所料。”

  於傑與李軒判斷對麵蒙兀人的戰法,是中央牽製,威壓晉軍的步陣,兩翼包抄,重點打擊大晉的兩翼騎軍,剪除晉軍羽翼。

  如今商弘看對方的布陣,就心想果不其然。

  那位蒙兀大汗對晉軍的作戰方式,顯然也做過詳細的了解。

  他們的騎軍到了在距離晉軍五裏的位置,之後就不再向前了。

  晉軍所有‘野戰滑膛炮’的射程雖然高達十裏,可在五裏這個位置,蒙兀的眾多強橫武修,就足以對抗晉軍的炮火。

  此時那高達九十三萬人的氣血精魂,武道意勢聚集在一起,更非同小可。

  當李軒睜開‘護道天眼’,可見蒙兀人的軍陣上空,赫然匯聚著一股衝天血柱,血柱的外圍,則盤卷著八條龐大的黑龍。

  那沸騰的草原龍氣,幾乎盡數凝聚於此,遙空威壓著晉軍。。

  李軒心想這就是草原龍氣的最後精華了,他微微搖頭,然後果斷下令:“傳本王號令,命諸部按照預定戰法,全軍向前!”

  他的戰法,是兩翼突破包抄,中軍碾壓!

  隨著李軒的語聲,蒼涼的號角聲頓時響徹了破敵山,隨於中軍的十輛鼓車,同時擂起了戰鼓。

  也在這刻,神機營十個團營十一萬人,十團營四個全火槍團營四萬五千人,加上十萬手持改良鳥槍的輔軍,以五百人為一組,排列成五百一十個線列方陣,同時循著鼓點聲往前行進。

  而在晉軍的兩翼,則是總數十七萬出頭的騎軍。他們在晉軍的兩翼采用寬闊的雁形之陣,同時策動馬蹄。

  這一刻,‘破敵山’的山腳轟然震響,那就仿佛是一座大山在搖動。

  “靜如山嶽,動若江河!”

  在蒙兀軍陣中的綽羅斯·也先,先是為晉軍的精銳讚了一聲,然後就眼現惑然之色。

  他想那位汾陽郡王陡然間全軍壓上,究竟是意欲何為?

  “汗王!”阿剌知院提醒道:“不管晉軍意欲何為,我軍萬變不離其宗就是。”

  綽羅斯·也先當即心神一緊,然後笑了起了:“阿剌你說的是。”

  阿剌才是他這位心腹大將的名字,漢語音譯,也可叫做阿拉特,知院隻是阿剌的官名,也可叫做阿剌丞相、阿剌平章。

  這位其實是漢人之後,昔日元惠宗任命李思齊、張思道、賀宗哲、孔興等漢人世侯壓製元末的眾多義軍。

  大元兵敗之後,這些漢人世侯隨元帝退歸草原,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巴圖特部。

  說起來,大晉的河間王皇甫玉,定興王皇甫神機,也曾是巴圖特部的一員。

  皇甫玉在元庭曾經官至‘樞密知院’,隨後率部投效太宗,成為當時燕藩最強大的一支軍力。

  而‘阿剌知院’正是如今的巴圖特部之主,在草原上擁軍八萬戶,是綽羅斯·也先的左膀右臂。

  也先心想這個時候,正該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對晉軍的意圖不做理會。

  什麽叫萬變不離其宗?當然是破晉軍的騎軍兩翼!

  《荀子·儒效》有雲——“千舉萬變,其道一也。”

  “李軒這是想要趁我軍遠來疲憊,立足未穩!”

  也先冷冷的一笑:“此獠之舉,卻是正合我意!傳令中軍徐徐而退,保持五裏距離。明令兩翼所有諸部,準備正麵衝殺。怯薛軍左右散開包抄,他們的任務是繞擊敵後,給我抄了他們的那些騎軍——”

  此時的白虎宮主史天澤卻忽然插言:“大汗,請將您麾下的八萬步軍加強兩翼,再調集十萬精騎退後十裏以防意外。”

  他知道也先麾下並非全是騎軍,由於這位瓦剌大汗常有攻奪中原的雄心壯誌。

  所以瓦剌部十餘年來一直保持著八萬步軍的編製。他們精於騎術,卻更擅於下馬步戰。

  綽羅斯·也先對於這位蒙兀全盛時代的漢人名將是頗為尊重的,他當即詢問究竟:“史宮主此話怎講?”

  史天澤沒有即時答話,而是用手中的長劍在地麵畫出了兩條橫線,用於代表兩軍陣列。

  然後他靠在左麵那條橫線的左右兩翼各自畫出一條劍痕,在右麵橫線的背部交叉。

  “我觀汾陽王的意圖,似乎也將勝負手置於兩翼。他應該是打算兩翼突破,包抄我中軍後路!使我中軍數十萬騎退無可退。”

  阿剌知院當即語含驚疑:“史宮主,晉人的騎軍,怕是沒有突破我軍兩翼的能力吧。”

  “兵法之要,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史天澤神色沉冷的看著阿剌知院:“你是草原名將,漢軍首領,難道沒讀過孫子兵法?大晉騎軍確實有很大劣勢,可哪怕其中一部突擊到我軍側後,也會給我軍帶來極大傷亡。”

  阿剌知院當即不再多言了,綽羅斯·也先亦從善如流,開始調配兵力。

  大司命對於大軍征戰插不上嘴,她此時雙拳緊緊的握著,遙望雙方那如潮般湧動的軍馬,隻覺是心潮湧動。

  她想此戰如能擊敗李軒,那麽陝西那邊亦可破局,沂王軍的形勢必將好轉。

  自己也可以拒絕‘南極長生大帝’與‘太極天皇大帝’的資助,拒絕兩家對凡世的進一步幹涉。

  ※※※※

  李軒的‘護道天眼’敏銳的注意到蒙兀軍的軍陣變化,可他隻是凝視了一眼,就不甚在意了。

  對方顯然是洞悉了他的意圖,可這分毫都無法動搖李軒的既定戰術。

  在決定性力量的重錘麵前,再多的機巧變化都分毫無益。

  而此時他麾下的四十三萬晉軍,就如一台自動運轉的機器。在啟動之後就無需李軒的指令,各部都有條不紊的往前推進。

  他們的前進速度其實不慢,其勢依舊‘如山如林’。

  所有的步軍操訓有術,每前行一百步,才需整隊一次。

  不過對麵的蒙兀騎軍,也一直在緩緩後撤著,保持著五裏的距離。

  也先對這幾十蒙兀騎軍的掌控力也很不俗,這數十萬人的大幅度後退,竟然沒有生出亂相,隻是陣型稍稍混亂。

  需知昔日淝水之戰,前秦天王苻堅一退就兵敗如山倒。

  與中軍相反的則是兩翼,雙方高達數十萬人的騎軍陣列不斷的接近,彼此的距離已經不到一裏半。

  雙方都開始默契的加快馬速,而蒙兀人的七萬怯薛軍,則是從蒙兀大軍的兩翼分離,繞向了晉軍的側後。

  而此時在大晉列軍的右翼,負責統率遼東鎮三萬騎軍的遼東副總兵楊珍,已經興奮到雙眼充血。

  “控製馬速!不用太急!不用太急!保持七成馬速即可,重要的是穩。要保持節奏,保存馬力,接下來我們還有得打。”

  “保持距離!兩騎之間的距離不得超出兩匹馬,必須如牆行進!就是這樣,很好。”

  “稍後一定要注意腳下,別被那些屍體給絆倒了!”

  他發出聲嘶力竭的咆哮聲,力求讓自己的聲音,傳遍到所有部屬的耳中。

  由於眾多晉軍將領的有意控製,晉軍的騎陣一直到雙方陣列接近到五十丈距離時,也一直未提升到全速。

  瓦剌大汗也先望見這一幕,頓時揚起了唇角。

  阿剌知院也微一搖頭,心想晉人真是愚蠢。

  根據他數十年來的騎戰經驗,在騎軍對決時,馬速越快越占據優勢,這通常意味著更大的衝擊力。

  就連白虎宮主史天澤,也是眉眼微揚,他倒沒有放鬆警惕。

  晉軍在糧道沿線,連續數次全殲蒙兀騎軍,此事一直都讓他不解,也非常在意。

  就在這個時候,史天澤望見晉軍都齊齊抬起了右手,都拿起了一件奇怪的火器。

  史天澤認出那東西名叫‘左輪槍’,此時金闕天宮在大晉朝廷與軍中的情報網絡,幾乎被連根拔起。

  尤其在少司命蘇醒,重新恢複活動,更有‘聽天’,‘六耳’二獸監聽的京城內外。金闕天宮已很難打聽到晉廷的核心機密,尤其是五軍都督府,京營,工部等重要部門。

  不過他們的人,還是將晉軍最近大規模裝備的‘左輪槍’畫出圖形,上交給了金闕天宮。

  可史天澤有看過‘左輪槍’的圖形,卻一直不解,這種奇怪火槍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又是什麽用途?

  直到這一刻,史天澤望見那十數萬騎齊齊抬起手中的‘左輪槍’時,他心中驟然一陣麻痹。

  雙方距離二十五丈,晉軍騎兵就開始第一輪開火。

  ‘砰砰砰砰’的響聲震撼戰場,一團團青煙騰空而起。

  在晉軍的對麵,則是一陣人喧馬嘶,無數人發出慘叫,那些戰馬與地行龍則是發出痛苦的嘶吼。

  左輪槍對第二門武修的正常殺傷距離隻有十五丈,可蒙兀人狂猛的馳速,卻提升了左輪槍的殺傷距離。

  且絕大多數蒙兀騎士與戰馬的實力,隻有三重樓左右。

  這一瞬,整個蒙兀騎軍的陣列遭遇重擊。無數戰馬轟然倒地,使得後方全速奔馳的蒙兀騎士們猝不及防,又有高達數千騎被絆倒在地。

  那些騎術超絕之人則紛紛提起馬韁,使得戰馬都高高躍起。

  可正淩空飛躍的他們,卻驀然間身軀顫動。

  隻因對麵的晉軍,已經開始第二輪的齊射。

  瞬時間又是近萬的戰馬撲倒於地麵,他們的主人則或是中彈,或是被坐騎的慣性帶倒地麵。

  這個世界的地行龍與龍血馬在全力衝擊時,都可以每個時辰奔馳四百裏。

  所以這些蒙兀勇士雖然筋骨強健,力達千斤,可在如此強大的慣性下,也紛紛吐血重傷,肢體殘破。

  緊隨其後的,則是第三輪,第四輪。

  那‘砰砰砰’的開火聲幾乎每隔兩個呼吸就進行一次,密集的彈雨不斷的收割著蒙兀騎士的性命。

  又由於雙方都采用的都是密集陣型,晉軍的命中率高到驚人。

  僅僅不到一百二十個呼吸,前後兩列十二發射擊之後。地麵就躺下了整整十二萬頭的戰馬與地行龍,還有差不多數量的蒙兀勇士。

  原本厚實的蒙兀軍兩翼陣列,頃刻間就呈現出潰散之勢。隻剩下不到六萬騎,他們的隊形已散亂之至,在大晉騎軍的前方,顯得無比的單薄脆弱,似已不堪一擊。

  在蒙兀中軍,瓦剌大汗也先遙空看著這一幕,隻覺是一隻大手緊緊捏住了他的心髒,如瀕死一樣的悸動著。

  在場的大司命,阿剌知院,白虎公主史天澤,則是麵色死灰。

  此時晉軍的速度不升反降,放緩到六成左右。

  而此前開火完畢的第一列晉軍騎兵,已經從容自若的完成了左輪槍的裝彈,他們很快就突破了前方的殘餘蒙兀騎軍,將兵鋒直指向了後方的蒙兀軍步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