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鬧事
作者:是個小痘痘      更新:2020-12-03 15:16      字數:2196
  雖然她的確很想去,但是卻也不是非要今天去不可,再者季奉言如今才剛剛在皇帝麵前混了個臉熟,去告假恐怕好感度瞬間就會被清空。

  更何況……

  國公府中還有個對世子位置虎視眈眈的國公夫人,他們這一走,豈不是給了對方可乘之機?

  陸長延雖然心中有些遺憾,但是到底還是沒有再說,隻是帶著他們出去四處轉轉。

  國公府門口。

  一個披麻戴孝的姑娘和婦人推著板車,班車上蒙著白色的布,緩緩的往這邊走,吸引了無數人的注意。

  這條街向來是達官貴人居住的,平民百姓隻有路過的份兒,而現在正值春節,恰恰是人員最多的時候。

  大家看著這個場景,頓時意識到其中有事情發生,便開始跟了上去。

  “什麽人?這裏是國公府,速速離去!”

  國公府門口的護衛望著走過來的大批人,冷聲訓斥道。

  可他不開口還好,一開口仿佛讓姑娘和婦人一起從悲傷的情緒中活了過來,婦人用通紅的眼睛瞪著護衛,恨恨的說道,“找的就是你們國公府!”

  說哇這句話,不等護衛再次發問,她已經放下車子,突然坐在地上歇斯底裏的喊道,“殺人了!蒼天啦,你們睜開眼睛看看吧,是國公府的人就可以肆意妄為嗎?可憐我家老頭子年過七十,明明自己都不富裕,這麽多年還努力做善事。”

  “如果有報應的話,為什麽非要應在好人的身上,那些壞人憑什麽逍遙法外?”

  眾人頓時瞠目結舌,也紛紛明白,那個板車上究竟是什麽。

  “這不是……巷尾的張婆婆嗎?”人群中,一個小媳婦突然驚呼一聲。

  通過她的提醒,其他百姓們頓時紛紛恍然,神情從唏噓變成了憤怒。

  說起這巷尾的張婆婆,京都巷子裏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隻因為他們家有個樂善好施的張老頭子,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接濟比自己貧窮的人家。

  而且一做就是幾十年。

  因此哪怕張婆婆一家人家中並不富裕,百姓們提起他們,都十分的敬重。

  “張婆婆,張爺爺他怎麽了?”一個百姓出聲問道,語氣中有些忐忑。

  張婆婆沒有理他,隻是在地上痛苦著。

  還是他們唯一的女兒張小娘子抬起頭,眼眶通紅的解釋著,“我爹死了,被國公府的人打死了。”

  眾人頓時嘩然一片。

  “小姑娘,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我國公府什麽時候做了這樣的事情?老夫怎麽不知道?”

  這樣大的動靜國公府自然不會不知道,英國公接到消息就急忙出來了,正好聽見張小娘子的話語,頓時皺起了眉頭。

  看見他出來,百姓們的神情更加的怪異,不過大多數的人卻紛紛選擇了相信張婆婆他們,畢竟張家幾十年的為人做不得假。

  “亂說?是啊,設計到你國公府的臉麵,就是亂說了?但就算你們今天把我們母女兩人打死在這裏,我也要為我夫君討個公道!”張婆婆從地上爬起來,衝上去想要打英國公,卻被周圍護衛的思維推到在地上。

  百姓們見此頓時紛紛憤怒起來,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

  “若是真的沒有做,幹嘛要推人?當堂對峙不就行了?”

  “對啊,你們國公府不會是心虛了吧?”

  “我看像,說不定他們本來就沒有打算承認,隻是沒有想到張婆婆會有膽子過來鬧。”

  “……”

  無數的流言碎語開始傳遞開來,百姓們當然不是不害怕國公府,而是深深的明白法不責眾這四個字罷了。

  見此,英國公忍不住皺起眉頭,直覺這件事情有些奇怪。

  “讓讓,京都衙門辦案,閑雜人等讓開!”

  嘹亮的聲音從人群身後傳來,緊接著,一隊穿著捕快服裝的人陪著刀走了過來,哥哥神情嚴肅。

  走在最後的穿著正二品服飾的京兆府尹,他抬手,給英國公行了一禮之後,才出聲說道,“下官見過英國公,國公爺,此事鬧得太大,還請您不要阻攔辦案。”

  雖然用的是敬語,但是他的態度已經表明了這件事情要公事公辦。

  這樣的態度更是讓英國公狐疑,不過他麵上並沒有表露出來,隻是看著京兆府尹露出一個疑惑的神情,“府尹辦案,老夫自然不會阻攔,不過既然我國公府是其中涉案人員,那不知可否知道事情的始末?”

  “這是自然。”京兆府尹點點頭,心中卻鬆了口氣。

  他最怕的不是英國公知道案情,而是對方根本不願意讓自己調查,如果是那樣的話,他除了上報給陛下,還真的沒有其他的辦法。

  畢竟英國公的身份地位都比自己大很多級,根本不是自己能夠撼動的。

  說完這句,府尹將自己的視線扭向張小娘子和張婆婆,“二位,本官乃京兆府尹,負責京都一切案件,不知你們可否告知本官,事件的始末?”

  張婆婆看著府尹,一時之間沒有說話。

  百姓們以為她害怕京兆府尹官官相護,於是紛紛提醒道,“婆婆,有什麽冤屈你就說吧,府尹是青天大老爺,絕對不會包庇的。”

  “對,我們這麽多人給你作證!”

  張婆婆又沉默了一會兒,才歎息一聲,說起了事情的始末。

  “昨天晚上,有一位姑娘上門,非要買我家的燒餅……”

  張家的燒餅做了很多年,手藝受到周邊百姓們的認可,又因為張老爺子的行善之舉,倒也算是有些名頭,很多人都慕名而來,這不足為奇。

  “老婆子我告訴她,我們的材料已經用完了,做不出來,要是真的想要,可以第二天來,但那姑娘非要立刻就要,說晚上團圓飯不能少了燒餅……”

  “我夫君好言相勸,可她——”

  說道這裏,張婆婆神情一變,憤恨的看向英國公,“可那姑娘突然暴起,抽出腰間的鞭子就將我夫君抽飛了,我和女兒上前理論,她卻囂張跋扈的說‘哼,不過是個賤民而已,本姑娘的姐姐可是國公府的世子夫人,這點兒銀子還是賠得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