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忽悠好姑姑
作者:小嗶快長大      更新:2020-12-08 18:17      字數:2331
  思維還可以更加發散一些,比如開個管理培訓班什麽的。

  廣撒網,多撈魚,抓住重點苗子好好培養,要不了幾年,他手下便能多出不少適合發展工商業的中堅人才,那些大士族階層再想打壓,怕是沒那麽好的牙口。

  這頓飯,吃得值!

  賓主雙方皆大喜而歸,李冉借著微醺的酒意,直接拐道太平公主的府邸。

  喝醉酒了就得找騷娘們談談人生理想什麽的……當然,更主要是仙蕙兒敏感,孕婦聞到酒氣終究不好。

  “喲,什麽風把咱們大唐仙師給吹來了?”

  拜帖送上後,太平公主親自出門迎客。

  略帶調侃的問候,三分玩笑,到有七分不滿……從武三思叛變以後,兩人的往來比以前少了許多。

  一方麵是李冉身負重任更忙,另一方麵則是權力更迭,太平公主這種頂級貴族沒必要急著下注站隊,反正一邊是親哥,一邊是母親,誰執政,都不會少了她的富貴。

  “姑姑切莫取笑侄兒,今日來,給姑姑帶了一份大禮呢。”

  李冉曬然笑笑,太平公主何等滑頭,要求她辦事,得拿出幹貨來。

  “哦?你怕不是喝醉了,來調侃姑姑我的吧。”

  看著他兩手空空獨駕而來,太平公主分明不信。

  進屋落座,一杯清茶入口後,精神頭好了許多,李冉放下杯子,揚眉道,“姑姑可知洛陽城中的國營棉花廠。”

  “……我又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傻子。”

  太平公主白了他一眼,顯然這開場白糟糕透了。

  “那姑姑可知,這國營棉花廠每日能賺多少銀子?”

  李冉立刻略過了無關緊要的廢話,直達重點。

  這一次,太平公主露出了凝重的目光,搖頭道,“不知,但看它每日那麽多棉花和棉布進進出出,想來收益不菲。”

  “大概這個數。”,李冉伸出指頭比劃了幾下。

  太平公主略微意外,但並不震驚……畢竟她的身家買下十個國營棉花廠都綽綽有餘。

  “眼下這棉花廠生產的棉布堆積在庫房裏,礙於銷路未開的問題,很難運出去,我有意在周邊地區開幾個副廠,將棉布分散開,或許銷路能更廣一些。”

  李冉曬然笑笑,“隻是工部那邊,還想請姑姑多溝通一二。”

  “嗬嗬,你要建廠,卻要我跑腿,我有什麽好處?”

  太平公主穩坐釣魚台,果然是雁過拔毛的主兒。

  “那不得送姑姑一份大禮麽……有沒有興趣參一股?”

  太平公主臉色一變,狠狠瞪了他一眼,“我的‘好’侄兒,你怕不是在坑姑姑,你那什麽國營企業管理條例中好像寫明白了,禁止任何私人參與國營企業的經營吧,違反者,以行賄重罪處罰,怎麽,是想送姑姑去大理寺的監牢裏住幾年?”

  這娘們反應好激烈……李冉尷尬的笑了笑,沒想到對方整天吃喝玩樂的富二代也會把那本如同天書的國營企業條例看完了,這不科學。

  當然,又有點小欣慰。

  連太平公主這種高高在上的頂級貴族都對條例內容知之甚詳,證明它的普及率還算不錯。

  隻不過,這娘們被害妄想症嚴重了些。

  哥是那種自己挖坑給自己跳的人麽?……就算是,強行解釋一波也不是不可以。

  “姑姑誤會了,國營場子,是不準權貴染指,那樣會變成各個權貴的私人財產,用國家的名義肥自己的腰包,不可取,但下遊企業,卻不在管控範圍之列。”

  李冉拿出了忽悠的本事,巧舌如簧,“棉布廠有了,如何提高這些棉布的利用率,那就是值得深挖的研究,下一個經濟爆點,正在此處。”

  管它成不成,先畫餅再說。

  太平公主果然來了興趣,“莫非,你想把這些棉布拿去做其他東西不成?”

  “對,眼下這些棉布最常見的用處,就是被各個裁縫店買去做衣服,這些裁縫店能吃下多少貨?咱們老百姓都不富裕,一套衣服穿幾年都不帶換的。”

  事實上,棉布堆積如山的最大問題就是產能引起的滯銷!

  “那你打算怎麽辦?”,太平公主好奇的問道。

  “建立成衣廠!”

  李冉笑了笑,給出答案。

  算不上超前行為,但對於大唐土著的生活方式改變,具有一定的顛覆性。

  “成衣廠設計出不同的男女老少各款衣服款式,製成模板後,所有的衣服皆按照模板來做,這樣批量處理可以減少人力成本,降低成衣的價格。”

  李冉伸出兩根指頭,又收回去一根,“對於普通百姓而言,若一件衣服兩百文錢舍不得買的話,一百文錢,說不定就會考慮入手,而且一旦成衣廠運行通暢後,還可以考慮讓利經營,售價會進一步壓低!”

  “哦!這倒是個好主意,隻是困難重重。”

  太平公主表示她雖然紈絝,但生活閱曆還是不錯的,搖頭道,“要建成衣廠,前期就是一筆不菲的投入,場地和房屋這些,更重要的是,製作成衣,需要很多裁縫!”

  大唐的手工藝人並不多,裁縫一項就更少了!

  夠上道!

  李冉心中暗喜,這娘們理解力如此高,真是省了他一番唇舌解釋,當即攤手道,“姑姑,裁縫什麽,可以培養不是?”

  夾帶私貨什麽的理所當然。

  李冉要壯大民工階層,培養出各行各業的工匠是板上釘釘的,若他再搞什麽大動作,以張柬之為首的百官難免跳出來反對,但有了太平公主這麵‘盾牌’,事情就好辦多了。

  “培養,那訓練一個熟手,起碼也得幾年時間,等到那時候,黃花菜都涼了,還開什麽廠子。”

  太平公主搖頭,並不看好成衣廠的前程。

  來了來了,思維局限的代溝,正是秀優越的時候!

  “姑姑,眼下製作成衣時,是裁縫一個人完成,從量體到剪裁,再到縫合,那多礙事,若是把步驟分散開,量體是一個人,裁剪布料是另一個人,縫合又是另一個人,如此一來,培養熟手,頂多十幾天的功夫便能完成……這便是流水化生產線作業的原理。”

  這個名詞並不突兀,就寫在了管理條例上,若這娘們真看過了那本條例,絕對會對這個名詞有印象。

  “原來這就是流水化生產線作業,我就奇怪,你寫這麽拗口的名詞幹什麽?”

  太平公主頓時恍然,拍掌道,“不愧是我的好侄兒,這麽天才的法子,你是如何想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