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守喪三載(上)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1-01-25 14:58      字數:2080
  就在劉錡得以升遷的同時,馬擴也算正式複出了,隻是這個過程依然非常曲折。

  先前馬擴答應去了建康孟庾的幕府,可是沒想到他才剛剛到任,就不幸患上了一種火熱症,持續不斷的發熱,稍事治療後,每日依然困倦。馬擴對於孟庾其人也不甚看好,因此幹脆就稱病回了鎮江,朝廷則給他安排了一個奉祠的閑職,以便讓他安心養病。

  有了馬擴一家在鎮江,師師的生活也不覺得悶了,更覺得心裏踏實了很多——看來身為女子的她總是需要找個男人的肩膀靠一靠的,何況是身處異鄉,除了不必再擔心有賊寇或金人來犯,還有像堂弟王小敬一家做生意也不用擔心被人欺負了。

  紹興四年初,偽齊軍配合金軍攻打淮東地區,韓世忠部孤軍與之相抗,顯得有些勢單力孤,以至於大軍一度退守到了鎮江,使得江南形勢驟然緊張起來。知樞密院事趙鼎建議皇帝禦駕親征,將行在移至平江府,以督促各部進兵淮東;此舉獲得皇帝讚許,趙鼎隨即被任命為都督川陝荊襄諸軍事。

  趙鼎也已聽聞馬擴之名,欲以詳議官一職招攬馬擴到自己的都督府效力,馬擴欣然赴任。還沒多久,馬擴的才幹便得到了趙鼎的讚賞,趙鼎欣然表示:“子充,本相他日一定要向朝廷保奏你擔任要職,讓你做本相的詳議官有些屈才了!”

  這年十月,趙鼎帶著馬擴等人入京陛見,適逢鎮江知府沈晦上書皇帝,請求派出張俊一軍前來鎮江駐守,以加強防務。趙鼎等人隨即誇讚沈晦的上書“議論激昂”,哪知趙構不以為然道:“此人語甚壯,然膽誌頗怯!用他守鎮江,朕還真要仔細斟酌斟酌!”

  趙鼎一聽這話,順勢道:“而今鎮江方麵形勢吃緊,確實亟需一幹才在此負責,以臣愚見,那馬擴極有才可用,望陛下明察!”

  趙構還記得當日苗劉之變時的舊賬,不悅道:“是該讓他在留守司供職,以作使喚!”

  行宮留守設於臨安,皇帝說將馬擴安排在此處,看起來有器重之意,實則還是疏遠。這時正在一旁的吏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胡鬆年有些聽不下去了,他曾與馬擴說過幾句話,了解馬擴的誌向,因此乘機進言道:“啟稟陛下,臣有一言!那馬擴曾在遇見臣時稱,希望能親率三千兵馬扞禦金賊!”

  趙鼎又附和道:“雖則那馬擴曾因當日苗劉二賊之事得罪於陛下,然史有明鑒,諸葛亮能用不遵常禮之人,以致區區平常之蜀國,強霸一時!”

  吏部尚書、參知政事沈與求也附議道:“今日正當拔卒為將之時,臣聞馬擴帶兵嚴整,願陛下留意古時聖人用人之道,放過其往昔過失而大膽任用!”

  見幾位大臣都這般苦苦相勸,朱勝非前年複相時也澄清了原委,趙構隻好順水推舟道:“齊小白【1】還能忘卻射鉤之仇而重用管仲,朕難道還不能用馬擴?而且,既然任用了他,隻給他三千人去禦敵,這恐怕也不太適當。眾卿可以引見馬擴上殿,朕將當麵示以恩信,然後再有任用,他一定能效死報朕!”

  “陛下能夠如此駕馭諸將,還愁何事不濟?臣願引見馬擴。”沈與求亢聲道。

  趙鼎伏首道:“陛下如此大度用人,開此之風,天下幸甚!”

  趙鼎等人隨即引見馬擴上殿,趙構便當著眾臣的麵向馬擴征詢了一番軍國疑難之事。早年間的那些學習與鍛煉,後來奔走三國的閱曆與積累,再加近些年賦閑時不斷的思考和閱讀,都讓今日的馬擴越發卓爾不群!

  一番奏對之後,馬擴的回複頗為投合趙構的心意,趙構於是讚賞道:“果如當日太上皇所言,馬擴知兵法,有謀略,不僅是隻知格鬥拚殺的匹夫之勇!難怪你幾次三番有長篇奏書呈上,文采、見識都是一等的,也可見你報國之殷!”

  趙構果然盡釋前嫌,當即恢複了馬擴早先的職務:拱衛大夫、利州觀察使、樞密副都承旨。

  得到皇帝的這番讚許,馬擴的心裏還是有些感激的,因此他眼含熱淚,當即叩首道:“謝陛下隆恩!”

  這一回馬擴算是正式複出了,可好事多磨,沒想到他隨即又被卷入一場風波之中……

  十月廿三日,趙構將行在移至平江府,此時馬擴兼著留守司參議官一職,也一起扈從車駕到了平江。到了十二月,已經複起為知樞密院事的張浚上書,推薦馬擴擔任江西沿江製置使一職,率軍鎮守鎮江府。趙構接受了張浚的推薦,不過他卻讓馬擴率軍進駐到了武昌。

  前往武昌時,馬擴手上沒有一兵一卒,朝廷便從湖南安撫司下麵撥了崔邦弼馬、吳錫兩軍給馬擴,哪知湖南安撫使席益不願意割愛,竟然拒絕執行朝命,馬擴隻好連連向樞密院申訴,劄文多達三十一道。皇帝聞知後將席益申斥了一番,最後嚴令吳錫一軍歸馬擴調遣。

  馬擴早已經吃夠了沒有嫡係親軍的虧,若是依著他以前的脾氣,難保不會意氣用事,可是如今他也看透了,也沒有了當年那股鬥誌,心裏想著隻要盡力而為、無愧於天地之間就是了。

  當時荊襄一帶有嶽家軍駐守,並沒有什麽戰事,而且嶽飛還神速地平定了楊幺的叛亂,以至於馬擴毫無施展之處。到次年的二月,兩淮一帶的戰事消歇了下去,趙構回到了臨安;四月,馬擴被召回臨安,調任都督行府官,到八月份被升為谘議軍事兼行府都統製,駐守鎮江“措置軍務”。

  這一回馬擴總算成為了擔當一麵的主帥,可他心裏還是一點高興不起來,總覺得不過是聊盡人事而已。可是身在鎮江的一眾親友還是很為馬擴自豪的,至少有了他的蔭蔽,很多事情就方便多了。

  。

  【1】即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