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終償夙願(上)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1-01-21 09:54      字數:2387
  劉錡要往臨安行在述職和陛見,師師正好也久已向往江浙之地,所以他們二人便同往臨安而去。

  在浙西運河的航船上,看著沿岸的風光,劉錡忽然問師師道:“還記得那年咱們同遊會通橋時嗎?我答應要同你一起結伴而行的!”

  分開的這七年之中,師師經常會回想同劉錡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對於會通橋一遊自然印象極深,她當即淡然一笑道:“嗬嗬,再過幾十年,就算我年老昏聵的時候,我也忘不掉的!我還記得你說過你家祖籍乃是江東路南康軍都昌縣,對不對?”

  “嗬嗬,記得真準!”劉錡深情地凝視了師師片刻,“我也記得你說你母親姓關,老家附近有一望無際的沮澤,風光甚美,那裏距杭州不遠!你還說你多年來便懷有夙願,就是要到先母的家鄉去看看,既是好奇,也是緬懷!對不對?”

  “終是你有心了!”師師將頭溫柔地倚靠在劉錡身上。

  等到了臨安時,劉錡準備先朝見過皇帝之後再自行安排行程,哪知師師撇嘴道:“咱們先在杭州四處轉轉吧,待賞過了風景,再去搭理那小子不遲!”

  劉錡起初一愣,待忽然想清楚“那小子”指向何人時,方抿嘴笑道:“也好,當年他得罪了夫人,討來一頓好打,興許還記著仇呢,說不準還記得我這個夫人的護衛呢!也給我記了仇!”

  “嗬嗬,這話倒提醒我了,想來臨安必有很多人還認識我,若是被他們瞧出來咱們在一起,必然想到是我還沒死呢,說不定那小子還真給我記著仇呢!所以,咱們此行,還是小心些吧,就伴作一對市井人家的小夫妻,如何?”師師莞爾一笑道。

  劉錡想了想,頷首道:“也好,就這麽辦吧!”

  兩個人於是買來了普通百姓的衣服換上了,也沒有帶隨從,身邊就跟著一個挑東西的家仆,便結伴往杭州四處看了看,尤其是在西湖邊盤桓了一整天。由於當時金軍所造成破壞的痕跡還在,著實有些影響二人的心情,不過他們談天說地,意興甚濃,師師終得與劉錡雙宿雙棲,優遊山水,自是平生未有的暢快!

  這天正在蘇堤上行走時,師師看著往來之人多華麗的衣衫,不免又念及東坡先生的事跡,遂對劉錡感喟道:“當日眉公以兩浙西路兵馬鈐轄知杭州時,就曾特別留意到,這三吳風俗,自古浮薄,而以錢塘為甚。他在給呂仆射的上書中就說,三吳之人室宇華麗美好,衣飾光鮮粲然,可是家中無宿舂之儲者,卻是十居其九!自經過熙寧饑疫之災與新法聚斂之害,平時富民殘破略盡,一般人家更是不問可知,乃至於商賈不行,市井蕭然……眉公為此做了很多儲糧防災、賑濟的事情,信叔,你道為何錢塘民風如此呢?”

  劉錡愣了一下,沉思了片刻,於是笑道:“你這一問,可是難住了我這一介武夫了,我也隻能信口言之了,供卿參考吧!我想,這第一嘛,就是江南氣候溫潤,常年物產豐饒,不像北方那般常要想著為過冬做些儲備,所以三吳之人也就沒有這種儲備的習慣,至少是不及北方人!第二,就是這錢塘所謂自古繁華,慢慢的民風就奢靡起來,所謂‘從簡入奢易,從奢入儉難’,慢慢的民風也就壞了……”

  “嗬嗬,有道理!杭州如今尚遠不如當日汴京之繁華,可若是朝廷久居於此,他日或能後來居上!到時民風恐怕比之當日的汴京還要奢靡!若無眉公這等宅心仁厚的父母官,恐怕日子就不好過嘍!”師師蹙眉道。

  “可惜啊,可惜你終究不是男子,不能繼承眉公他老人家的遺誌!”劉錡半開玩笑半認真道。

  “這世間對女子自來不公,我隻希望有朝一日女子也可以為官作宰的,不見得比男子差,至少不會有那麽多歪心思,嗬嗬。”

  遊覽過杭州一帶後,二人才往傳說中的師師母親的家鄉而去,沒想到還真在西溪一帶打聽到了一些姓關的人家,待借看了人家的族譜,居然意外地發現了外祖父的名字,至此師師才總算弄明白了母親一係的來曆。

  在祭拜過關家的宗祠之後,師師又反複地探訪了一番母親兒時的足跡,平生的夙願總算得償了,師師自是快慰不已!

  這天晚上,就要離開西溪時,師師坐在床頭依偎著劉錡道:“信叔,謝謝你陪著我走這一遭,斯願已足!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偏人也總是得隴望蜀,此刻我還是有些遺憾,遺憾不待兒女長成,先母就不幸早逝了!若是先母能活到今日,我們能陪著她老人家一起來西溪探訪故裏,該有多好!若是先父也活著,就更好了!可我們這一家,隻有來世再相見了!”

  見師師又淚如雨下,劉錡忙愛撫著她的肩頭,安慰道:“你看這神鬼之說雖多是荒誕不經的,可萬物到底有靈,何況是人,所以說你父母也必是在天有靈的,固然他們不能像我們這般親身訪尋故地,可你和他們,彼此定然靈意相通,他們可從來不會離開我們啊!”

  “也是,我夢裏常見先母的,至今如是,有時那情景真的不像做夢,言行舉止如在目前,衣服也看得清清楚楚,倒像是親曆一般,非有靈何能至此!”師師略帶些疑惑道,“就是這西溪,我仿佛來過一般,很多地方皆有些似曾相識之感!”

  待杭州周邊逛遍了之後,劉錡才到了樞密院呈遞了官牒,以等候皇帝的召見。

  三天後,趙構便召見了劉錡,先是詢問了一番劉錡的履曆及在陝西的情形,然後對他說道:“卿家三世為將,威聲震西北,卿一代將才,他日朝廷必重用,望卿忠於朝廷,忠於社稷,朕必不負卿!”

  “微臣謝過陛下隆恩!”

  劉錡謝了恩正準備退出來,不想趙構忽然問道:“劉卿從前在舊京時居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之職,朕恍惚記得那李師師……”

  趙構說到這裏,劉錡被嚇出了一身冷汗,忙道:“微臣當日受太上皇差遣,確曾派人在李家周遭布防,以保太上皇萬無一失!後來賊寇方臘遣人入京行刺,幸賴皇城司及時發覺刺客行跡,微臣才得以保太上皇無恙!”

  “哦,對,朕記起來了,當時那刺客引起的震動可不小!劉卿忠勇可嘉,才能識破賊人奸謀!好,劉卿退下吧!”趙構一揮手。

  劉錡戰戰兢兢地退下了,等他到了下處,跟師師談起陛見的情形,師師不免戲謔道:“堂堂的劉統製連令人聞風喪膽的金酋都不怕,卻被一個記仇的愣頭小子嚇得丟魂失魄!”

  “閻王易見,小鬼難纏啊,嗬嗬!不過他起碼也是個大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