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雖敗猶榮(上)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1-01-15 10:05      字數:2157
  那韓常原是遼國漢兒,加入金軍後一直忠心耿耿,他的勇猛與嶽飛不相上下,因此成為兀術手下的愛將。就在激烈拚殺之中,韓常被宋軍的弓箭射中了左眼,鮮血頃刻淋漓而下,可是韓常居然沒有落馬;眼見情勢緊急,韓常一怒之下竟如夏侯惇一般,忍著劇痛拔出了箭鏃,又命隨從抓來了一把土就塞住了創口,然後繼續躍馬奮戰,終於保護著兀術殺出了重圍!

  兀術不甘心失敗,他到底也是久經戰陣的老將,於是立即集結了剩餘的人馬,在得到宗輔的增援後,再次率軍殺入了敵陣。劉錡沉著應戰,也組織了新的兵力迎接兀術的反撲,以至於兩軍重新進入了難分上下的鏖戰之中。

  從中午一直廝殺到黃昏,兀術終於領教了大宋西軍精銳的厲害,這是他從來沒有想到的。在此之前,兀術根本沒有把劉錡放在眼裏,這一回他終於記起來先前二哥的叮囑:“宋將中有一位叫劉錡的,為兄甚是知其人不可小覷,將來你遇到他,一定要加倍小心!”

  兀術到底有些大意了,金軍的後備力量已經耗盡了,繼續相持下去,在兵力上占據優勢的宋軍必然取勝。一旦後退,金軍必然全線崩潰,兀術也隻有繼續苦撐下去了,希望能夠拚殺到天黑,到那時或許宋軍可以罷兵。

  宋軍已經加強了進攻,兀術感覺快要支持不下去了,真是叫苦不迭!可偏偏就在這個危急時刻,宋軍右翼的環慶軍突然潰散了,其餘宋軍頓時麵臨著左右受敵的風險,致使劉錡等部不敢全力再戰,隻好遺憾地相繼退出了戰鬥,兀術部這才從虎口下僥幸逃生。

  環慶軍是怎麽潰散的?其實這正是劉錡擔心已久的,而且他也擔心二哥劉錫的威望和才具均不足以指揮這樣一場大戰!果不其然,婁室抓住了宋軍的這一係列弱點,且憑借一番出色的洞察尋出了宋軍的破綻,得以將勝負翻轉過來。不過,劉錡確實沒有料到最放心的鹵泊川卻首先出了岔子。

  話說就在兀術部頻頻告急之時,婁室向宗輔請調了三千精銳騎兵,每人皆攜帶泥土和柴薪,迂回至宋軍戰線南端的鹵泊川。金軍用泥土和柴薪在沼澤中填出了一條路來,如此一來金軍便如神兵天降一般,殺到了民夫營寨中。

  民夫們嚇得紛紛逃散,不少人都逃入了環慶軍的營寨,致使環慶軍亂成一團。這時金軍又殺了過來,環慶軍經略使趙哲一看這架勢,不知金軍來了多少,他自以為跟張浚走得很近,一直沒將劉錫放在眼裏,加上此人貪生怕死,因此很快就選擇了臨陣脫逃。

  對於金軍的突然到來,劉錫也有些慌了,居然沒有立即派出手上的預備部隊前去迎擊婁室所部,以至於本就互不服氣的宋軍各部立即開始了各自為戰,劉錫因而很快失去了對全軍的掌握。各部宋軍相繼自行撤出了戰場,未來得及銷毀或帶走那堆積如山的軍需物品,就這般輕而易舉地落入了金軍之手。

  經過半日的激戰,金軍各部損失也非常之大,加上此時已經天黑,宗輔和兀術不敢追擊,於是收攏人馬進駐了宋軍大營。此後金軍步兵等相繼趕到,宋軍各部隻得撤退到了各自的防區,張浚更是帶著宣撫司退保秦州,對金軍采取了守勢。

  占據慶陽的黨項豪族慕洧見宋軍失利,便叛附了西夏(後又降金),慕洧率部攻打環州,宣撫司命劉錡率部前去解圍。此刻金軍就在一旁虎視眈眈,對於宣撫司的這一亂命,劉錡當即進言道:“金人大軍屯駐於青雞嶺,下涇原正當其衝,環州地位較輕,我大軍且不可動!”

  哪知張浚根本不聽劉錡的建議,劉錡隻得率部趕到環州與慕洧對陣,就在這時金軍果然以輕兵疾進,一舉攻破了涇原,進而又威脅到了渭州的安全。劉錡兼任渭州知州,他的家人皆在渭州,渭州乃是重鎮不得有失,劉錡隻好留下別將張中孚、李彥琦二人繼續監視慕洧,他自領精銳人馬前赴渭州並伺機奪回涇原;這時金軍進犯青交店,劉錡率部前往抵禦,一日數戰,終將金軍擊退。可就在這時卻傳來了張中孚、李彥琦遁歸渭州以城降金的噩耗,劉錡隻好斂兵避往益昌。

  此前,趙哲已經因為臨陣脫逃之罪被張浚下令處死,劉錫被貶黜到了合州,而對於失去渭州的責任,盡管劉錡早已有言在先,可張浚還是將丟失渭州的責任歸咎於劉錡,罷黜了他的涇原路經略安撫使兼知渭州一職,降秩為武略大夫,差知歧州,統製文、政州兵馬。

  。

  富平大戰失利及渭州失陷的消息傳到鎮江後,師師不得不為劉錡及其家人的安危焦急萬分。

  富平之戰到底是大宋第一次大規模地反擊金軍,而且還是在野戰中以騎兵對騎兵,確實打出了西軍應有的風範,這多少也是劉錡之功,師師的心裏還是非常安慰的。

  這天晚上,在跟眾位親友議論此事時,師師不免自豪道:“如今劉老兄雖敗猶榮,總算打出了我宋軍的威名,隻是主帥無能,累死三軍,又丟了那麽多土地和百姓,今後想要反攻也是不容易了,隻能暫取守勢了!”

  王宸氣憤道:“朝廷無人了嗎?派那姓張的小子去坐鎮,若是讓李綱李大人前去,該有多好!再有,若是再讓子充去統領那環慶軍,哪會臨陣脫逃之事,唉,我看還是最上麵那位無能啊!”

  王宸的一番話說得大家忍俊不禁,張曾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弟這話雖然有些想當然了,但以老哥來看,還是很有道理的,我大宋何曾缺乏人才了?就在於朝廷善不善用罷了!”

  師師笑了笑,道:“說到子充,他也有消息來呢!如今子充已被解除了禁足,準許自便,劉老兄推薦子充往那張相公幕府去,可是子充說他與那劉彥修劉子羽有了些芥蒂,不願意前去,而近日朝廷已經委任吳敏吳大人為荊湖、廣西宣撫使,吳大人頗知子充的才具,特意相邀到他的幕府去,子充已經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