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鎮江懷友(上)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2-29 09:55      字數:2153
  快到宿州的時候,王宸發現一個被人遺棄在路邊的小女孩,才隻有一歲左右,尚不能行走。師師見這個小女孩生得還算靈動,慈母之心大起,就自己收為了養女,交給王生、小芙幫著撫育,並為她取名作“小玉”。

  到了宿州之後,師師租下了一處農家的莊園,暫將張曾夫婦、王宸三位老人並一些上了年紀的街坊鄰裏給安排下來,等一切都布置妥當,已是十一月下旬了。不過宿州雖不是江南,可氣候與中原地區還是有明顯差別的,若是在汴京此刻早該降雪了,可宿州還不須穿棉衣呢,隻是下雨時有些冷。

  這天,師師、麗卿、小芙一行人結伴往宿州市集上買東西,這些小地方的市集同汴京簡直沒法比,不僅品類稀少,而且做工、質地也遜色得多,能讓師師看在眼中的簡直是鳳毛麟角。更有各樣的地方風味的說書、百戲等,由於口音大異中州,師師乍聽來還很不舒服呢!當然,最是讓師師感覺反差巨大的,還是當地書香氣、典雅氣不足,處處透著一股鄉野之氣、鄙俗之氣。

  正在有些意興索然時,師師無意間看到有人在販售朝廷的邸報1,於是隨手便買了一份。才匆匆瀏覽了幾眼,師師便注意到了這麵有關陳東被殺一事的簡報,師師震驚、悲慟之餘,便趕快跑到了一處驛站,她草草地寫了兩行字給趙元奴,付了身上所有的銀錢,請前往鎮江的官差將此信轉交給陳東的兄長。

  回去的路上,麗卿還有些惶惑不解,師師對此解釋道:“少陽已經為國事而死,元奴妹妹必不知我尚在人間,她與少陽恩愛逾常,此番少陽遭難,元奴憂憤於國事,未必不會殉情!若她知我尚在人間,或許還能有幾分留戀!”

  雖然書信已經寄出了,可師師還是放心不下,所以趕緊收拾好了行禮,同麗卿夫婦商議過後,便先行帶著王生、小芙及十幾個鄉鄰租了一艘快船便往鎮江而去,可是半道上船突然壞了,又耽擱了好幾天,急得師師焦心不已。

  等到了長江上,浩蕩的江水令師師眼界大開,當真可見大好河山雄奇瑰麗之一斑!大江奔流的壯闊氣勢,令膽小的師師亦不免有些畏懼,何況到了鎮江的盡頭,就是浩瀚無垠的東海了2。

  鎮江一帶在春秋時曾被稱為朱方,秦時在此設立了丹徒縣,到東漢末年時,因為吳主孫權移治所於此,又築城於高崗之上,於是又被稱為“京口”。晉室南渡後,在此設立了僑郡南徐州,隋、唐時此地改稱為潤州,入宋後又在這裏設置了鎮江軍節度使,加之此地成了徽宗為端王時的封地,後來潤州便被升為鎮江府。

  此地曾經出過劉裕、蕭道成、蕭衍三代開國君王,乃是名副其實的“龍興之地”,從東晉時便有“生居洛陽,死葬朱方”的說法,曆代不少王侯和名士都選擇了安葬於此,以旺後代。

  鎮江為南北要衝,且是千年古城,往來大家士族、文人墨客甚多,風雅之氣倒還濃鬱,而且江南一帶文物繁阜、詩書鼎盛,與鎮江的溝通、交往甚是密切,所以鎮江倒可謂是除了汴京之外的宜居之城、托命之所。

  師師自來就曉得鎮江一帶風光秀麗,沿江一百多裏江岸,都有淺山丘陵形成的半島或孤島,其中有名的便是北固山和蒜山了。北固山有前峰、中峰和後峰,三者皆有綿長的山嶺相連接,形勢險要,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名勝之地。

  在北固山的東西兩側,遠望可以見到有兩座小小的孤島屹立於江中,這就是舉世知名的金山與焦山。兩山都隻是彈丸孤嶼,遠遠望去蔥蔥蘢蘢,如同兩塊碧玉浮現於江水之中,因此金山、焦山又分別美稱為“西浮玉”與“東浮玉”。金山不過區區十幾丈高,可自南朝梁武帝時這裏就成了著名的水陸道場,以後曆朝皆有修葺,滿山的梵宇琳宮,遠遠望去猶如蓬萊仙閣。如東坡先生等前賢,在此留下不少風流佳話,若非心緒不佳且有要事在身,師師必定也要到此一遊。

  雖然不是劉錡那樣的兵家、將家,可師師也已經注意到整個江上連些必要的防守都未齊備,可見鬆弛、懈怠,一旦金軍突然來犯,那江防還是很容易被突破的。師師不免為江南百姓捏了一把汗,也為自己和眾人的前途多了幾分憂慮。

  從宿州一路沿汴河入江,由長江一路又順流南下,前後十天的工夫,師師一行人才得以在鎮江靠岸,此時已經是十二月初二日了。無論是師師的書信還是她本人的到來,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痛悔之餘,師師隻恨沒能早一天得知陳東的噩耗!

  。

  1“邸報”又稱“邸抄”(亦作邸鈔),並有“朝報”、“條報”、“雜報”之稱,四者皆用“報”字,可見它是用於通報的一種公告性新聞,是專門用於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情報的新聞文抄。宋代有商人專門印刷販售這類文抄。

  2鎮江在北宋時期可以算作是入海口。

  。

  在陳東兄長、慧兒夫婦的安排及先到的王小敬等人的協助下,師師一行人在鎮江東郊的鄉下暫時安置了下來,到了次年三月間,麗卿夫婦也帶著幾位老人一起前來會合,由於麗卿夫婦是醫家,師師便幫他們在府城裏開了一家醫館。

  陳東、元奴的死,加上先前的種種,對師師的身心打擊至大,以至於令她一時有了出世之念。正好鎮江一帶有聞名遐邇的甘露寺、金山寺等,師師一為散心,二為禮佛,便往各處走了幾遭。

  甘露寺位於北固山下,唐時宰相李德裕因感於天降甘露,便於北固山下建成一座佛寺以為紀念。寺中曾有不少名貴的寺觀壁畫(有些是畫在板壁或紙屏障上的),如顧愷之的《維摩詰圖》、陸探微的《青狻猊圖》、展子虔的《菩薩像》、吳道子的《行腳僧和鬼神圖》等,雖然經過後來的“會昌法難”,但甘露寺僥幸逃過一劫,得以保留下了這批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