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數易降表(下)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2-08 10:17      字數:2130
  可粘罕又提出非要太上皇出來不可,欽宗於是聲淚俱下地辯說不可,斡離不聽聞後便前去勸說粘罕,這才讓粘罕有感於欽宗的仁孝之心,暫時放過了徽宗。

  初二這天,金人先是安排了一場投降儀式——粘罕先是命人將齋宮中布置好,又在北方設立了一個香案,這才將欽宗請了進來。欽宗乘馬前來,斡離不與粘罕親自在門口騎馬相迎,欽宗將降表恭敬地遞給了粘罕,雙方作揖後,一同騎馬進入了齋宮。

  到了香案前,欽宗下馬立在了案前,粘罕將降表遞給了自己的屬官,命其中一人大聲宣讀了一遍降表,欽宗聽罷向北拜了四拜,以示臣服金國。偏巧這時齋宮內外紛紛揚揚地降下了雪花,而汴京城卻未見有雪,看來天意如此,大宋來的隨從們越發唏噓不已。

  待欽宗拜完之後,雙方各自道謝。到了中午時分,齋宮中設下了筵席,粘罕請欽宗坐了主位,他與我斡離不則坐了客位,待酒過三巡之後,斡離不對欽宗恭敬道:“你我兩家本是盟好,先前也承蒙太上皇款待,令宗望感懷在心!不曾想後來兩家失和,你家總是錯處多,終招此不測之禍,也是所謂天譴了!今日已是如此,隻望你我兩家協力同心,共保兩國百姓太平!”

  欽宗舉杯相敬道:“當日大殿上朕已對二太子欽慕不已,而今二太子提銳師闖關有如神兵天降,當真叫我國人且懼且敬!”

  粘罕在一旁訕笑道:“陛下,我家二弟走的是東路,哪及得上我西路多舛,多少忠勇將士埋骨山西!因而這和議之事上,二弟總要以我主!”

  欽宗已經看出來了,斡離不已將和、戰的主導權讓與了粘罕,在這場宴會上他本人隻是習慣點頭而已,因而欽宗又舉杯道:“大元帥神勇,令我河東小兒夜間不敢啼哭!此來特備了些金帛,望兩位元帥笑納!”

  “哈哈!”粘罕放肆大笑道,“此次邀請宋帝前來乃是來談大事,這等小事就算了,如今汴京已在我掌握之中,莫說是什麽金銀財帛,就是汴京眾人之性命已歸我師所有!不過宋帝這番心意,我等還是領受了,且分與眾將士吧!”

  投降儀式結束後,還須將降表呈遞給大金皇帝過目,一來一去,路上要耽擱兩三個月,所以粘罕便請欽宗先回去了。

  汴京軍民早已在焦急地等候著欽宗的歸來,當欽宗的車駕出現在南薰門外時,軍民們一時歡呼沸騰,山呼之聲感天動地!連遠在汴京城東北角的師師也聽到了四麵的呼號聲,不由得感慨落淚!

  就在欽宗騎馬行進的這一路上,汴京軍民含淚目送著皇帝,那張叔夜激動地拉住欽宗的乘馬嚎啕大哭起來,欽宗也不覺攬轡而泣;等到了宣德門時,欽宗的情緒才平複了下來,對著等在此地的百姓們唏噓道:“朕以為再也見不到萬民了!”

  欽宗進入皇城後,痛哭的百姓才慢慢散去,街坊裏巷紛紛在傳揚著這個好消息,大家如同劫後餘生一般,處處都在燒香拜佛感謝護佑。

  王宸從宣德門趕了回來,把外麵的情況跟師師說了,又急切地問道:“侄女,你怎麽看此事,那金人會不會就此饒過了咱們?”

  師師重重地歎了一口氣,憂慮道:“恐怕沒這般容易!”

  “我剛才還看到有幾個金人跟隨官家同來,說是要常駐尚書省,恐怕他們才是要做真太上皇的意思!”

  “這個我也說不好!叔父你想啊,金軍若是常駐汴京,可不是常法!可若是金軍從此撤了,我朝遭此奇恥大辱,今後會不思報複嗎?一旦那金國有什麽異變,他們會不擔心我朝乘機發難嗎?”師師竭力壓製著心頭的悲痛,“咱們的這趙姓官家,雖說有百般不是,可也是天命所在,有上百年的恩澤所在,凝聚人心是當之無愧的,恐怕金人對趙姓官家會有所忌憚,說不好還會另立異姓官家呢!”

  “啊,這怎麽行!這不就是改朝換代了嘛!”王宸一下子站了起來,“而今隻有一個康王在外頭,怪不得我聽你張伯父說,眼下金人和官家都在找康王,若是金人不能將他也一並捏在手中,可著實睡不踏實!”

  “那康王如今不知何在,隻望他別輕易回汴京吧!以前子充說過,那個粘罕,一向殘暴不仁,此番他率軍在山西死傷那麽多,定然不肯輕易放過咱們的!叔父等著看吧,眼下金人定然要將咱們汴京敲骨吸髓,女子定然也會遭殃的!”說到這裏,師師再也忍不住了,不能不拿手絹擦拭著眼淚。

  “那咱們再去求求二太子可好?”

  “不頂用的!二太子如今做到這個地步,想來已是不易了!何況他到底也是女真人,心裏還是會向著金人的!”

  。

  。

  三、再往金營

  。

  就像粘罕說的,汴京城已盡在其掌握之中,予取予奪皆在談笑之間,所以到了十二月初三這一天,金軍的索賠文書便下到了。

  根據金國的文書,這一次共須一億兩黃金、十億兩白銀,此外還有絹帛一千萬匹。與第一次相比,足足多出了二十倍,即便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也是根本不可能辦到的。可粘罕要的就是汴京城被搜刮一空,宋人再無還手之力,欽宗君臣隻好設法籌措!

  為了加快搜刮金銀的速度,朝廷特在原有開封府尹徐秉哲的基礎上,又任命了王時雍為兼領府尹,讓王時雍與徐秉哲協力搜刮金銀,並由禦史監督數目。雖然大宋禦侮不利,可搜刮起自己人來,還是有一套的,掘地三尺,別說醉杏樓了,就是太上皇後鄭家都給翻了個底朝天。

  諸如貴戚、權貴之家,即使官至承宣、留後,婦人中封爵至恭人、婦人,隻要不老實上繳金銀財物,一並帶上枷鎖押走,毫不留情。不過欽宗會給很多人家一些錢鈔,以表示這是金銀不是白拿的,等將來形勢好轉了,還可以拿著這些錢鈔兌換金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