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痛失勁旅(下)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1-29 09:56      字數:2414
  哪知欽宗對李綱的遲緩甚為不滿,居然於七月間下令解散了李綱麾下的這批人馬,讓李綱成了一個空架子。另外,欽宗還越級指揮,不斷催促各地的將領前去太原解圍,可是由於缺乏統一指揮,各地的援軍無法協同行動,或敗或退,最終都沒有達成目的。李綱最終被欽宗罷黜,欽宗四顧無人,隻得又強求種師道出山。

  到了八月間,宋軍的敗勢已明,山西的百姓紛紛南渡黃河逃難。至此,欽宗的心也灰了,他截留住了來自湖南的勤王之師,開始轉為以求和的外交舉動為主。

  種師道隻帶著幾個從人趕到了河陽,在此地碰到了一位金國使節。從金使的言辭上判斷,金軍又將對大宋展開新一輪攻勢,情勢顯然比年初要嚴重得多,因此種師道立即上書,要欽宗移駕長安以避敵鋒。寫完這封奏書,種師道自己也實在支持不下去了,最終於十月初交出了兵權,並於幾天後辭世,他的職務交給了範訥。

  接到種師道的奏報後,欽宗陷入了輾轉反側之中。經過這半年多的磨練,欽宗自覺多了些經驗和膽氣,如今他已經將徽宗幽禁起來,背負了惡名,若想洗刷,就隻有留下來繼續抵抗一途,如此才能證明自己要勝過徽宗;可是形勢對大宋越發不利,汴京能不能守得住,完全是沒有把握的事,希望就寄托在了談和之上,那金國豈能鯨吞大宋?無非是貪圖大宋的財帛、土地,實在不行就將兩河割讓出去也無妨。

  在一些主和派大臣的慫恿下,欽宗於是決心留在汴京一麵抵抗一麵求和,為此欽宗派出了各路的使臣前往金軍的各處大營談判,希望有所收獲。在這些使者中,吏部侍郎李若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就在八月十四日,金國兩路元帥已共同發出了問罪書,隨即兵分兩路,再次向大宋殺來。不過,金軍第一步的行動的重點仍是拿下太原,若是拿不下太原,那麽東路金軍將不會輕易南下。

  有鑒於上次的進攻缺乏有效的協調,以至於東西兩路元帥各自為政、缺乏溝通,所以金國這次專門設立了一個元帥府,府中設置都元帥、左右副元帥、左右監軍和左右都監共計七人,其中都元帥由完顏阿骨打同母弟、諳班勃極烈(皇太弟)斜也(漢名完顏杲)擔任,左、右副元帥為粘罕與斡離不,都元帥隻是居中協調,實際帶兵的仍是粘罕與斡離不兩位副元帥。

  李若水曾為太學博士,一向頗有清譽,欽宗認為他不至於喪權辱國,所以委托他前往斡離不與粘罕軍前進行談判。李若水是八月廿四日從汴京出發的,他先是到了位於井陘以東的斡離不的營地。

  斡離不於八月底召見了李若水,他申明道:“而今貴我兩國再想言和已是殊為不易,但本帥還是寄望於和談!我大皇帝也已有些厭戰,隻要貴國守住了太原,還能答應為我大皇帝上尊號,本帥就好在朝廷進言。當下尚有四件要緊之事須處置妥當,方有息兵之望:這第一件便是三鎮之交割,第二件便是貴朝尚拖欠我軍的賠償金,第三件前遼叛逃到貴朝的官員之處置,第四件就是這歲幣問題。依本帥來看,這歲幣暫且可以不論,三鎮之事也可再行磋商,不要土地隻得三鎮賦稅亦可;叛逃官員之事我朝也可專派使者前往汴京趙皇帝駕前申說,唯獨這拖欠軍費一事最是緊急,若能得盡快補完,足證貴朝之誠意,那本帥倒可向我朝廷交代!不過你等此行還須往山西一行,聽聽我那堂兄的意思。”

  九月初一,李若水一行人便翻越了太行山進入山西地界,於幾天後來到了粘罕臨時大營所在的榆次。等見到粘罕後,粘罕便將一應歲幣、賠償金之事拋諸腦後,隻是一味索要土地。

  由於即將攻破堅守八月有餘的重鎮太原,粘罕的心情甚好,他又見李若水是一位難得的方正之士,有心籠絡,便殷勤招待起來,甚至還同李若水談起了各自的家事。其中粘罕傷感道:“當日我家人皆隨我在營中,那日遼軍突然來襲,我部抵擋不住,我隻帶著我的小女兒僥幸突圍而去,我家中八口人均遭遼軍殺害……”

  李若水對粘罕一家的遭遇甚表同情,於是順勢道:“聞聽元帥一家之慘劇,李某傷悼不已,然元帥既知戰事之凶險,更當珍重太平來之不易,如今又何必再向我國人橫加刀兵呢?三鎮乃我北境之要衝,三鎮一失,我朝便無屏障可言,從此後我官家何能安睡?”

  盡管二人相談甚歡,但粘罕懷吞並之意、虎狼之心,對於土地之事是絕不鬆口的。李若水在榆次前後待了五天,與粘罕共計會見了四次,最終也沒什麽結果,因為粘罕已經打定了心思要鯨吞大宋。

  就在九月初三日時,金軍攻破了太原的外城,守軍隻得退入內城繼續抵抗;可是由於城內早已軍糧斷絕,已經餓得毫無力氣的守軍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金軍對自己濫施屠戮,太原第一守將王稟在突圍時終因絕望而投河自盡。

  幾天後,太原圍攻戰的烈火漸漸熄滅,張孝純父子均被生俘,為了要挾張孝純投降,金人當著他的麵先後殺掉了三十多員被俘的將官。可是張孝純依然麵不改色,粘罕敬重他是一條漢子,隻得將他押往了北方。

  正像斡離不說的,本來宋金言和也不是全無指望,可是太原一旦失守,整個宋金形勢就發生了巨大的逆轉,西路金軍再無後顧之憂,盡可配合東路金軍揮師南下。何況宋軍主力已經在解圍太原之戰時被消滅殆盡,就算陝西尚有能戰之兵,金軍隻要搶先占據潼關,就可以擋住西軍東下勤王,如此一來,宋金之間的局麵已經大大不利於宋朝。

  太原之戰,曆時近九月,宋方固然元氣大傷,可守軍所表現出的堅毅和頑強,還是給金國造成不小的傷亡,若是再有一個太原,那金國真的很難承受這個代價。然而會不會再有一個太原,還是很難說的,何況就算真的會有一個太原,那金軍也未必再次強攻,畢竟主動權已經操之於金國之手,所以太原被攻破的消息傳到完顏吳乞買耳中後,他便打消了言和的念頭,勉勵將士先拿下汴京再說。

  由於太原失陷的意義實在重大,加上朝中已經再無一個勇於任事的大臣,以至於消息傳到汴京後,延宕了半個月才有人敢告知欽宗,必要的應對舉措也就這樣被白白拖延了半個月。

  不過欽宗依然抱著僥幸的心理,直到十一月初時還想派出康王趙構前往金國談判。好在這個趙構還算機靈,等到了半道上,他眼見和談已是奢求,便中途折回,沒有白白做了俘虜,最終南下應天,因緣際會,才算撐起了大宋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