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南下燒香(下)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1-13 01:55      字數:2182
  找到了趙元奴後,師師便將她拉到一間內室中低聲說道:“雲丫頭剛才給我來了封信,信上說她打聽到一件事,就是關於咱們這位太上皇的!”

  “太上皇不是今晚出走了嗎?”趙元奴疑問道。

  “正是因為他不管不顧地出走了,有人要拿他呢!”

  “誰這麽大膽?難道是官家?”

  “不是官家,若是官家還關咱們何事,妹妹你聽我說完!”師師貼近趙元奴的耳畔,“你也知道,我朝境內原有不少遼人的耳目,遼國亡後很多官員降金,這些耳目也就跟著轉投到金人門下,在替金人出力!他們得知太上皇要南去,已經布下了羅網要捉他呢!你說該怎麽辦?”

  趙元奴陷入了沉思,半晌方憂慮道:“太上皇也是求仁得仁了,咱們原不該管他的死活,何況如今他也不是官家了!但不說他跟姐姐的舊情,如今我與金國正在交戰,若是他被金人捉去,非但是我朝奇恥大辱,也必將令官家投鼠忌器!”

  “妹妹說得有理,可是他若平安到了南方,再立一個小朝廷怎麽辦?”

  趙元奴一攤手道:“算了,咱們趕快將此事說與東哥知道吧!讓他拿主意去吧!是救還是不救,怎麽救,讓他去想辦法吧!如今那李大人成了兵部侍郎,東哥若是有了主意,一定會去找他的,朝廷大事,還是交給他們大男人吧,反正咱們即使有心也無力!”

  “嗬嗬,我也是太過心急,是有些越俎代庖了!”師師轉憂為喜,“妹妹說得對,咱們不管了,隻將此事告訴他們,讓他們男人去操這個心吧!事不宜遲,你快趕到太學去吧!”

  趙元奴匆匆地換了男裝就騎馬去了太學,將雲兒信裏提到的事情轉告了正準備就寢的陳東,陳東當即變色道:“立不立小朝廷,還在未定之天,何況即使立了,也未必能怎麽樣!可眼下絕不能讓太上皇落到金人手上去,我這就去找李侍郎!”

  此時已經到了四更,陳東趕緊騎馬到了李綱府上,李綱聞知大概後,隨即拍案道:“少陽你說得對,不管今後如何,咱們的當務之急,就是絕不能讓太上皇落到金人手上!”

  李綱思慮了半晌,便尋思出一個“打草驚蛇”的主意——一麵在城中大張旗鼓地謊稱抓出了一批金人奸細,一麵趕緊派出千餘禁軍騎士沿著汴河南下,對外隻聲稱乃是前去敦請太上皇回鑾的,可他們又被分成了兩批,其中後一批中還夾雜著許多的車馬!

  李綱的舉動隱瞞了所有的人,誰也不知道他究竟在幹什麽,可是那些準備趁徽宗落單時乘機下手的刺客們,卻一時猶豫了,不知道城中是否已有人招供,也不知道是不是新官家也跟著出了城!就在刺客們有些慌亂和迷惑時,李綱先行派出的幾十名先鋒騎兵趕上了徽宗的車駕,終將刺客的事情通報給了範訥,要他多留心,多布些疑陣令刺客們不敢輕易下手。經過這一番折騰,此時已經是次日中午了。

  徽宗一行人一夜間行走了上百裏,到這天下午時,才趕到了南京應天【1】。徽宗一行人暫入州府休息了會兒,找到了被子,又搜集到一批驢騾。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同時也為了讓刺客或金兵迷惑,徽宗特意將一些皇子皇孫留在了應天,並未讓他們都跟著繼續南行,到了符離後也是如此。

  從應天到宿州符離,走的是旱路,符離也在汴河邊上,於是徽宗又繼續改行水路。童貫、高俅等人是從陸路出城的,未跟徽宗一路,意在吸引金軍可能出現的追擊。就在符離到揚州的路上,童貫、高俅等人先後趕來與徽宗匯合,童貫、高俅手上握有上萬軍馬,徽宗的心才踏實下來。

  可是就在這之後不久,徽宗聽聞金軍已經追來,嚇得他趕緊讓高俅分出三千兵馬把守住淮河。一行人趕到了揚州後,徽宗還準備繼續南渡長江,可揚州父老們都紛紛出來懇求徽宗不要南渡。徽宗無奈,隻好把鄭氏給留了下來,自己帶著童貫等人到了長江對岸的鎮江,才總算鬆了一口氣。

  鎮江本來就是哲宗時給徽宗的封地,在成為端王前徽宗曾被封為平江、鎮江軍節度使,成為端王後,鎮江當地還建有一座端王府。可徽宗此生還沒有出過汴京城幾回,尤其是沒有南下過,如今居然真的就到了自己早年的封地,冥冥之中真是自有天意!

  【1】今河南商丘,當時在汴河邊上。

  。

  。

  四李綱替身

  。

  雖然很多人事先料到徽宗會出走,可沒想到事情突然成真時,還是被強烈地震動了,因此隨著徽宗的南逃,汴京上下一時頓成驚弓之鳥,文武百官也紛紛仿效。

  礙於徽宗的關係,陳東等人的萬言書,欽宗【1】一時並沒有正式回應,可“六賊”們卻曉得自己的日子不長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王黼已經不是宰相了,為了保命,他也在密切注視著徽宗的舉動,所以當他得知徽宗已經出城的消息後,也立即帶著家人開始了逃亡之路。

  太學中已經炸開了鍋,經過一番商議,陳東等人決定繼續上陳萬言書。在私下與潘琪等同學商議時,陳東義憤道:“民謠說‘三百貫,曰通判;五百索,直秘閣’,說的便是這個公然定價受賄的王黼,如今他正有大批的黨羽在南方呢!此外,東南監司【2】、郡守、州縣之官,也多是‘六賊’的門生故吏,他們如今到了那邊,必不是什麽‘燒香’,定然是有意另立一個新朝廷罷了!因此為著國家,我等當建議今上速速將六賊追回治罪才是!”

  “對,少陽兄說得在理!縱然官家不在乎六賊如何貪瀆,可他不能不在乎六賊裹挾著太上皇另立朝廷!”潘琪附和道。

  經過一番奮筆疾書,又一封萬言書很快就寫好了,於午後時分再次投到了登聞檢院。

  。

  【1】趙桓死後的廟號。

  【2】有監察州縣之權的地方長官簡稱。宋轉運使、轉運副使、轉運判官與提點刑獄、提舉常平皆有監察轄區官吏之責,統稱監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