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燕京城陷(下)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1-13 01:55      字數:2077
  河東一路,到處是關隘,且百姓習知征戰,金軍很難長驅直入;反而是河北諸路,多為坦途,一旦燕京有失,金軍將入無人之境。童貫可“移司真定”,以確保真定不失——隻要不失真定,並在真定囤聚一支重兵,河北、河東兩路就有轉機!即使金軍想要繞過真定,也必不敢深入南下。

  此時真定知府就是馬擴所熟悉的劉韚【1】,劉子羽正在父親帳下做參軍。馬擴非常推崇劉韚的才能,真定本就城堅糧多,左右多為熟悉守禦之道的西軍將領,若是再有童貫的親自坐鎮,一定可以長期堅守真定。

  為此馬擴還專門寫了一個劄子給童貫,童貫草草翻閱後,竟對著身邊的幕僚譏諷道:“難道真有這麽大的要緊事,此兄何故動不動就寫來劄子,濫發己見!”

  眼見童貫毫無表示,心急如焚的馬擴又直闖宣撫司求見童貫,馬擴大聲陳詞道:“宣撫掌握這般大的軍國重權,不單單於幾路州城,即使天下之人也都視宣撫為舉足輕重之關鍵人物,是以值此緊急關頭,正當盡力報國之時,就宣撫而言,已處於不得不勉力而為之境地!何況當初交結女真、恢複燕山等事,都是宣撫一手操縱做下的,而今捅下了如此窟窿,也必須由宣撫自己給補上了,不然將來何以麵對天下百姓,何以麵對朝廷眾人?這並非是說別人不知金人情偽,不能補得,也不可讓別人來補上了,以奪了宣撫這段功勞。是以卑職此言不但關係國家利害,也關係宣撫一身利害,是以還請宣撫深思,休要為眾人苟且之議所惑!到頭來貽誤了國家,也害了自身!”

  對於馬擴的慷慨陳詞,已經被金人嚇破了膽子、決心不顧一切要逃亡的童貫居然一時找不出什麽托詞來駁斥。他心知果真要鬧出大亂子,縱然官家也保不了他,隻是他還有自己的一點保命的小算計,因而隻得言不由衷地點頭道:“甚好,子充一番點醒了本王,我等明日即去真定!”

  馬擴的主張得到了宣撫司的一些官員和幕僚的讚賞,可大家對童貫的行徑和性情已是心知肚明,所以當馬擴走出宣撫司後,一位名叫孫渥的宣撫司僚屬一臉憂憤地跑上前來,緊緊握住馬擴的手道:“子充,如何是好?自此以往,天下定見土崩瓦解!”

  孫渥說畢,已經淚如雨下。馬擴還真的以為童貫聽從了自己的主張,所以他還試圖安慰孫渥。

  可到了次日,當馬擴前往宣撫司催促童貫啟程時,不想童貫居然翻臉不認賬了,還怒斥馬擴道:“別以為本王不知你的算計,那真定與保州相隔不過二百裏,你隻為你一家老小在保州,是以一心要我將宣撫司移駐真定,卻隻為保護你一家老小吧!”

  沒想到童貫倒打一耙,馬擴憤激之下怒斥道:“宣撫既然如此說話,那就是不顧國家之患難危急!卑職願意聽隨宣撫去京師,然而卻不願見到宣撫有此一失,名節掃地,終為天下人所鄙棄罵殺!”

  童貫懾於馬擴的凜然正氣和激烈嚴詞,也確實擔心下場難看,居然一時又不知如何作答了,隻好問馬擴道:“你難道不知本王這一路而來,並無大軍隨行,又如何去抵擋這等強敵?”

  “宣撫為國家柱石,若往真定,何患無兵?不但河北各地可以前往挑選,盡有可用軍馬,而且正如當年趙國大將廉頗身在燕國而思用燕人,河北民兵慷慨勇武,也完全可以調撥任用!”

  宇文虛中在一旁替童貫幫腔道:“如今金人已經拿下燕京,真定隨時可能被圍,如此豈不是自投羅網?何況一旦城破,我宣撫司可就被金人端了老巢,那才真叫群龍無首,我抗金大事再有何人主持?”

  馬擴當即駁斥道:“副使休要怪卑職直言,副使一介文士,當真不知兵也!那真定城城堅壕深,百姓多習戰事,豈是那般好破的?隻要宣撫司移駕真定,各路援軍在外遙相呼應,別說金人隻有區區數萬人馬,縱然有十萬之眾,又有何懼?”

  其實宇文虛中不是信不過真定軍民,隻是信不過童貫罷了,他隻得含蓄道:“前年我軍兩次敗於遼人之手,如今怎敢就輕易同金人言戰?便是防守,難道不需多加時日操練軍馬嗎?”

  童貫看著馬擴,不由搔了一下耳朵,含糊其辭地問道:“如何才能籌得三萬人馬在此?馬承宣所言移司真定之事,卻要做來試試看!”

  “倘或宣撫果真能給卑職三萬人馬,卑職就可將其當做十萬大軍使用!”馬擴自告奮勇道。

  最後,童貫隻得發出任命:差遣馬擴專門趕赴真定、中山兩府,招募忠勇、敢戰軍馬,並由馬擴出任統領掌管。

  馬擴已心知童貫隻是虛與委蛇、有意拖延觀望,必然不肯輕易前往真定,可如今自己得了募兵三萬的職權,也總算遂了自己抵禦外侮的心願,何況要是在真定穩住局麵,或許於戰局甚為有利。

  馬擴與童貫就這樣一起離開了太原,隻是一個往東一個往南,就在奔赴真定的路上,馬擴還急匆匆地寫信給童貫,要求宣撫司盡快調撥一批戰盔馬甲及戰馬千匹,並且還請求調動陝西五路軍馬前來協助各鎮守禦;聽聞金軍已經乘勝自燕京南下後,馬擴還非常擔心,一旦金軍乘著冰封越過黃河,那麽國家將遭遇不測之險,所以他懇請童貫建議徽宗盡可仿照唐玄宗故事,奉大駕入蜀,而委任一名大臣留守汴京,以圖恢複。

  正在狂奔中的童貫接信後,立即給了馬擴肯定的回複,表示會一一遵從。可是到頭來,馬擴等來的都是失望……

  。

  【1】劉韚訓練了一些地方部隊,稱之為“敢戰士”,嶽飛就是從這支隊伍中走出來的。在南宋初年所有名將之中,唯獨嶽飛不是西軍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