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一節、以戰促和(上)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1-13 01:55      字數:2148
  第十八章、方四郊之多事

  。

  。

  一以戰促和

  。

  耶律大石與天祚帝合兵之後,受天祚之命,趁著阿骨打病重的機會,率軍奪回了奉聖州,給金國以不小的震動。

  斡離不決定親自去會一會大石,所以他率軍撤出了平州,平州又被張覺的餘部所占據。本來大石是不願意再率領殘破之師東來與金軍爭鋒的,無奈天祚帝有令,他隻好俯首聽命。

  聽聞說斡離不率大軍來攻,大石隻好將主力集中於地勢優越的龍門一帶。斡離不有心擒住大石,所以在各處要道都安插下了兵力,然後以主力猛攻龍門,眼見多日未下,斡離不隻得下令道:“將龍門圍困起來,在東麵留一個缺口!”

  在被圍多日後,大石的糧草越發難以支撐,率部突圍成了唯一之選,可是要不要從東麵突出去呢?突出去以後,又該向哪裏去呢?斡離不肯定是不好對付的。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大石決定就從西麵突出去,然後轉向南麵的山地,再折向西北而去,以便擺脫金兵的埋伏和追擊。

  等到突圍行動開始後,大石果然很容易地從西麵殺了出去,金軍騎兵對大石一路緊追不舍,等到大石率軍將要入山時,才發現有一部金軍伏兵在那裏正等著呢!經過一場激戰,大石最終還是兵敗被俘。

  當脫去繩索的大石被帶到斡離不的營帳後,斡離不命人備好酒菜為大石壓驚,且請且笑道:“果然,咱們又見麵了!怎麽樣,林牙,服不服?”

  “殿下用兵如神,大石是服氣了!”大石恭敬地行了禮,“隻是我有一事不明,還望賜教!”

  “是否關於此次林牙中我圈套之事?”

  “正是,道路如許多,殿下何以曉得我要走哪條?”

  “嗬嗬,實不相瞞,此番我是率重兵而來,奉聖州又是我等熟悉之地,因此在各要道上皆已有所布置!這奉聖州,林牙本就不該再來闖!”

  大石低下了頭去,歎息道:“唉,君命實難違!”

  “你我還算故交了,因而我斷定你必定多疑,定然會挑選一條崎嶇難行之路!雖然此路你們難行,可也容易甩掉我們的追兵!是不是?”

  “唉,可惜還是遇上了你們的伏兵!不過貴國的騎士進速之快、耐力之強,也大出我的意料,兩天兩夜急行軍,把我們追得身子都快散架了!所以一支養精蓄銳的伏兵,就可輕易將我等俘獲!”大石臉上分明還有些恨意。

  斡離不親自為大石斟了一杯酒,得意道:“嗬嗬,我大金國足以傲視諸國的利器,便是這輕重騎兵了,若是咱們有幸在平原拉開架勢大打一仗,林牙才知道我等的厲害呢!”

  “先時倒也領教過一二,隻是沒想到貴軍這些年又有大進,真是越打越精強了!目下即已成了階下囚,那殿下可否容我一觀?”

  “若林牙肯從此在我麾下效力,自然無不可!而今你遼國已是苟延殘喘,你也盡了臣子之分,天命如此,又何必相抗呢!這也是我此番親來奉聖州的真意!”

  大石默然無語,半晌方施禮道:“多謝殿下看重,容我考慮幾天吧!”

  “好,不急!咱們今日還是先敘敘舊情吧!今日隻有舊友,沒有尊卑,更沒有敵我!”

  兩個人便推杯換盞起來,談起了昔日在汴京的往事。

  斡離不忽然忿忿道:“這個趙皇帝太昏聵了,難得有那麽一身好才學,可惜不會用人,身邊盡是些佞人!以至於如今弄得宋金大不和,讓我夾在中間,實在難處!”

  “是啊,若接受我國稱臣,再助我守衛燕雲一帶,何至於有今日之局!”大石忍不住拍了拍桌案,“實心而言,那宋國雖然君昏臣佞,可國力不容小覷,即如那劉錡、馬擴之輩,也是雄武之才,若加以時日,造詣未必在我等之下!”

  “我是一百個不願意同宋國交兵的,可如今我國上下多有輕宋之心,這也怪林牙太厲害了些,嗬嗬!”斡離不又給大石斟滿了酒,“而且那趙皇帝前番接納了張覺,故意敗盟不說,還在給張覺敕書中說什麽‘吾當與汝滅女真’!我那大堂兄,正愁抓不到宋國的把柄呢,這一回可是人證、物證俱在!”

  “那殿下何不將敕書銷毀呢?”

  “兩國交兵恐怕是早晚的事,我須考慮的,還是如何自處!”

  “那殿下是準備在京中坐鎮了?”

  “嗬嗬,我倒是想在上京坐鎮,可別人能放心嗎?”

  兩個人相視一笑,大石不由感歎道:“看來貴國如今也是各種明爭暗鬥啊!共患難易,共富貴難啊,古來如此!”

  說著,大石從懷裏掏出了一塊錦帕遞給了斡離不,斡離不接過去一看,這正是當日徽宗所贈的《德生圖》啊!斡離不眼前一亮,奮然道:“好,這個就暫歸我保管吧!有朝一日,我帶兵殺到汴京去,就拿這個質問一下那趙皇帝,為何當日不能好好地約束將士,致有燕京之屠乃至招敗?又連累我等親自跑到汴京去興師問罪!”

  “嗬嗬,那趙官家還不如李師師姑娘是個明白人呢,可惜李姑娘明珠暗投!”

  “那李夫人著實是不錯的,嫵媚風流,多才多藝,尤其難得在明曉大義,與我妹妹處得如親姐妹一般!”斡離不露出豔羨的神情,“中原真是有人物,如李夫人這般絕代佳人,恐怕也是佼佼者!”

  “怎麽?殿下看上她了?”大石失笑道,“那殿下更要親自率兵南下不可了,擒住那趙官家,也擄得那李姑娘,從此以後金屋藏嬌、紅袖添香就是了!”

  “嗬嗬,這樣嬌弱的小女子,哪見得了刀兵,恐怕先嚇壞了她呢!”

  兩個人又說了一會閑話,大石不禁探問道:“既然殿下不想同那宋國大動幹戈,更憂慮宋人振起後複仇,可又架不住其他郎君、勳貴們一意主戰,那此等困局,殿下想到該如何破了呢?”

  “那林牙有無妙計?”斡離不似一副胸有成竹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