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燕京易主(上)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1-13 01:55      字數:2327
  金國方麵也在密切注視著燕京周遭的一切,特意派出了很多耳目前往打探,所以一俟宋軍遭遇了慘敗之後,便有消息傳遞到了阿骨打這裏。

  這天晚上,阿骨打便跟斡離不說道:“真是想不到,宋軍這般不經打,兩遭敗績,看來先前咱們是高看他們了!如今咱們頻年苦戰,若是再得了燕京,也該多讓宋人送些財帛才是!”

  斡離不憂慮道:“宋國兵多將廣,且人才濟濟,此番失利,不過是那趙皇帝用人不當罷了!兒臣就怕諸位叔伯兄弟輕看了宋人,到時又讓兩家生出仇隙!”

  “不用擔心,隻要有為父在,就不會背棄兩國誓言的!可就怕那趙皇帝不講信義,故意叫咱們不痛快!”說著阿骨打便咳嗽了幾聲,由於長年在野外苦戰,阿骨打的身子損傷很大,近日居然開始經常臥起床來。

  斡離不擔心父親的身體,便道:“父皇好生歇著吧,別為這些事操心了,總要先將遼人的事情了結了!”

  次日那蒲結奴氣勢洶洶地來到了趙良嗣、馬擴跟前,像是來興師問罪的一般,他先是將三封信函交到了趙良嗣手上,還強要趙良嗣大聲的念出來,趙良嗣隻得照做。

  那第一封是宋朝知易州何灌發給金國某將領的牒文,內中稱宋軍已經收複涿州和易州,提醒金**馬不得再對此兩地迭加侵犯。

  第二封是大宋靈丘和飛狐兩縣官府發往附近原遼國地界的牒文,內容是招誘蕃漢民眾歸附大宋的。

  第三封是早先受童貫之命差往易州遊說當地豪傑史成起兵現成而未果的趙詡,寫給遼國某位大臣的信,信中說道女真人嗜殺無道,因而敦請對方再勿逗留,當盡快歸宋。

  當趙良嗣結結巴巴地讀完這些信後,蒲結奴立即責問道:“飛狐與靈丘乃是山後之地,兩國尚未商量議定,你等何故便來招誘人口?”

  “想來定是那何灌不知兩國邊界具體劃分,以致亂發文書罷!”趙良嗣隨口搪塞道。

  “此事姑且放下不提。就同貴使不許我大金軍馬借路過關一般,那趙詡不許漢人歸順女真,其險惡用心也如出一轍,你等必定早有預謀,更何況信中還詳說招誘各路漢蕃人口有‘禦筆’為憑。要知道,那些漢蕃人口應該收歸本國,貴朝如此行為豈非違約?”蒲結奴大聲責問道。

  趙良嗣瑟縮道:“招降蕃漢百姓,乃本朝皇帝至大仁德,不欲他們遭受殺戮,讓他們有個好歸宿,這豈能說是背約?”

  “罷了罷了!”蒲結奴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剛才我皇帝有旨意要修《國書》,為了你家不肯借道和招誘漢蕃人口這兩事,便想再作更改,但慮及兩國信約已定,所以就不改了!隻是兩位國信使須留下一位隨從我大軍,這是擔心貴朝兵馬入燕之後據守居庸關,本國大軍要借路而歸,卻無人明白知曉此事!”

  趙良嗣看了馬擴一眼,正不知如何作答之間,那蒲結奴忽然得意道:“況且,你等隻知阻止我大金軍馬過關,卻不知你家人馬又吃敗仗嘍!”

  趙良嗣看蒲結奴那神色,不像誆騙自己,一時不禁流下了冷汗。馬擴忙上前向趙良嗣附耳道:“龍圖原是燕人,所以不為女真人所敬畏,倘或一定得有人留下,那請馬某留下吧!現在龍圖須安定心緒。”

  兩人商議定了,趙良嗣在向阿骨打辭行後,便與金使一同啟程回朝。

  馬擴一人留在了金軍大營中,斡離不細細告訴了他關於宋軍再敗的消息,馬擴不由哀歎道:“可惜我在朝中沒有個賞識自己的人,若是官家允我帶萬騎前去,何至於有如此之慘敗!可憐我六千西軍將士,也愧對大石和燕京蕃漢百姓!”

  說著,馬擴痛哭起來。斡離不繼續道:“前日那遼國蕭妃派人來請降,稱若是大金不答應他們稱藩,那就退一步請求守禦燕京之職,全力抗拒南朝。又說契丹軍雖然勢單力薄,但倘或隻是對付南朝大軍,卻是綽綽有餘,隻是畏懼大金軍馬,一朝前來,即刻不支!我父皇說,已將燕京答應給了南朝,你等可回去跟國妃、蕭幹說,休得再與南朝交戰,以免禍及百姓!”

  馬擴怔了好半天,才痛悔道:“過去還是把這些事看得輕巧了些,如今沒曾想竟落到這般田地,當日就該力諫官家廢罷那童貫!”

  “嗬嗬,我看該廢罷的正是你們那位官家吧!”

  過了幾天,粘罕趕到了奉聖州,金國君臣便開始計議起下一步的用兵方略。

  經過一番商定,金軍決定分兵三路包夾燕京:一路由粘罕率領,在南暗口【1】步下軍馬監視燕京遼軍動向,堵住燕京西邊遼人西逃之路;一路由阿骨打親自率領,直襲居庸關,從北邊偏西方向進攻燕京;一路由阿骨打堂弟撻懶(漢名完顏昌)直驅古北口,從偏東方向進攻燕京。

  馬擴跟隨在阿骨打軍中,十二月二日,金軍經過媯州和儒州,如入無人之境。

  路上,阿骨打對馬擴感慨道:“我女真人受遼人欺壓兩百年,我等再不甘受辱,乃憤而起兵,人人死戰,英雄氣概令敵軍膽寒!如今契丹國土十分中我家已取其九,隻有燕京一分土地,我派人馬三麵圍逼著,讓你家自己俯拾即是,卻怎麽會如此辛苦、困難,奈何不了?最初我聽說貴國大軍到了盧溝河,後來又攻入了燕京,我心裏也十分歡喜,你們南朝的故地就叫你們收回了,我與你們分定邊界,自率軍馬歸國,也想早些見到天下太平。可是最近聽聞的全不是這麽回事,又聽說你家都統製劉延慶一夜之間逃走了,這像什麽樣子?我心裏著實不解!”

  馬擴無言以對,隻得道:“請恕馬某無知,馬某一直待在貴軍大營裏,外麵的戰事真情不得而知!”

  “那像劉延慶這等統兵大將,敗壞了軍國大事,你家會有什麽樣的懲罰?”

  “將折兵死,兵折將死,這是我大宋曆來的軍法。劉延慶果真是敗逃的話,即便是做的官再大,也得行使軍法!”馬擴決然道,不過他心裏越發清楚,實際上朝廷肯定不會如此處置的,至多薄懲一番。馬擴念及此處,心中越發悲涼。

  阿骨打點了點頭,揮鞭一指道:“是啊,倘或對這等人不行軍法,今後還怎麽帶兵打仗?等再過一兩天我等到了居庸關,搶關攻城,你看我家兵將之中,可有一個敢逃走的嗎?”

  。

  【1】今北京門頭溝境內,“古北口”在今北京密雲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