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出使燕京(上)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1-13 01:55      字數:2111
  還在天祚帝逃入夾山之初,燕京上下一片混亂,為了安定人心,在宰相李處溫、四軍大王蕭幹、遼興軍節度使耶律大石等文武重臣的合謀下,援引唐朝“靈武故事”【1】,擁立了留守燕京的秦晉國王耶律淳為帝。

  為了演好這一幕以彰顯“順天應人”之意,當時蕃漢百官、諸郡士紳及父老共計上萬人,一起湧到秦晉王府前要求麵見耶律淳。當病懨懨的耶律淳終於被攙扶著出來後,李處溫之子李奭順勢將一身赭黃袍披到了耶律淳身上,李奭隨即下跪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都一齊跪地拜舞山呼,耶律淳裝出一副莫名驚駭的模樣,假意推辭再三,但終究拗不過眾人的推戴之情。耶律淳隨即號稱“天錫皇帝”,改元“建福”,設置百官,頒布赦令,降封天祚帝為“湘陰王”,宋人將耶律淳政權稱之為“北遼”。

  北遼主要隸有燕、雲、平三路,而沙漠以北的兩路招討府仍舊聽從天祚帝的號令。耶律淳守燕十二年,甚得人心,原本以為值此大遼存亡絕續之際,即便天祚帝會惱怒,其他諸臣、守將也應以大局為重;哪知就在耶律淳稱帝後不久,西麵就傳來了一個驚人的噩耗:天祚帝不甘心被架空,糾集了各部精騎五萬之眾,約定在八月間會師燕京。耶律淳越發憂懼,病情明顯加重。

  耶律大石被任命為太師,值此大遼危難之際,一應軍旅大事都委托給了大石,連蕭幹也要暫時受其節製。北遼向金國求和失敗,大石心知在宋、金兩強的夾擊之下必遭覆滅,根據他對形勢的一係列研判,大石決定先以主力擊破宋軍,然後再北上抵禦金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這日,耶律淳召見大石與蕭幹議事,耶律淳坐在龍榻上有氣無力地說道:“那兩個說客已被寡人處死了,這等反複之徒原被該死,可那童貫小人得誌,尤為可恨,寡人雖來日無多,可總要有些臉麵去見太祖太宗於地下!軍國大事全仰仗二位愛卿了,望能力挽狂瀾,拯萬民於水火!”

  耶律淳言罷,不禁涕淚俱下,蕭幹近前慰藉道:“陛下放心,我等已摸清了宋軍的底細,先打它一個措手不及再說!這宋人落井下石,背棄百年盟好,著實可惡,不好好教訓他們一番,我等也咽不下這口惡氣!”

  大石隨即跪地,眼中含淚道:“陛下放心,宋軍遠來疲憊不堪,又有童貫亂命,加之將帥不偕,隻要我等奮力一擊,必將其殺退百裏!”

  “好!凱旋之日,寡人為太師、蕭王請功!”耶律淳欣喜道。

  此時燕京內外人心惶惶,以宰相李處溫父子、涿州守將郭藥師為代表的漢官集團首鼠兩端,在形勢不利時他們很可能要同宋人暗通款曲,所以大石必須首戰告捷,以便震懾住燕京內外。大石對別人都不敢放心,因此才將在大宋隱匿了二十年的兄弟大木(葉穆)給召了回來,令其主持大軍後勤事宜。

  時已入夏,種師道總東路五軍進兵白溝,西軍另一大將、後軍統製辛興宗統領西路五軍趨範村,試圖與駐守在涿州新城縣一帶的遼軍主力形成對峙之勢。按照大石最初的設想,在接連遭到挫折後,童貫應該揮軍渡過白溝,以兵力上的優勢先將前線遼軍擊破。可是偏偏宋軍遲遲沒有采取大的動作,甚至宋軍前軍統製楊可世居然也派人前往大石營中來招降。

  在宋軍趕到北線不斷集結之際,遼軍的主力仍在燕京一帶,大石看準了難得的戰機,他趕緊吩咐大木道:“請陛下速派援軍來,多多益善!這一回我要給宋軍一個下馬威!”

  【1】指安祿山之變後,唐玄宗逃入蜀地,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號為“唐肅宗”。

  與此同時,五月十八日,童貫令馬擴以“閤門宣讚舍人”之銜出使燕京。

  出於一片赤誠之心及對馬擴的敬重,最終有十五位西軍士卒勇敢應募,得以同馬擴一起出使燕京。在此之前,宣撫司已經將馬擴出使之事通報給了遼方,所以馬擴一行人得以順利通過了白溝對岸遼軍的核驗。為免遭遇不測,馬擴一行人沒敢在白溝附近過夜,而是一直夜行至天明早飯時分,在抵達了新城縣後才稍作休息。

  遼方派出了一位引伴漢兒專門負責接待馬擴一行人,一行人被安排在一處驛館歇息。剛剛進入驛館還沒一頓飯的工夫,門口忽然就匯集了數百的百姓,都來大聲打聽道:“你們是哪裏來的使人?”

  這些人一看就是遼國境內的漢兒,如今宋遼邊境局勢驟然緊張,大戰一觸即發,這些百姓很關心時局,因此都在家中坐不住了,想要多了解一些時局的變化,以定何去何從。

  眼見遼方看管鬆懈,馬擴不管旅途的勞累,忙取出徽宗的詔書來,當著眾漢兒的麵大聲宣讀起來。此詔書的言辭無非是些老生常談,可在此時的漢兒們聽來,不啻於一道晴天霹靂,很多人聽罷不免驚視錯愕。雖然詔書內容令大夥聽來多少有些語義模糊之處,可一個非常重要的暗示便是——立國兩百多年的大遼王朝,即將土崩瓦解!

  馬擴讀完了詔書,剛準備轉身返回驛館,哪知走了沒幾步竟被人叫住了,馬擴尋聲看了看,那是一位年紀跟自己相仿佛的漢子,漢子又湊過來小聲道:“使人今晚當宿於涿州。”

  “你是?”

  “俺是涿州漢兒劉宗吉,現於白溝守軍中當差!”漢子貼近馬擴的耳畔,“非常希望得到剛才大人宣讀的敕榜副本,帶回去告訴其他兄弟,有朝一日南師北上來到俺們這地方,願意率先響應,大開城門,將涿州獻予王師!今晚俺會悄悄到涿州驛館再見大人的!”

  沒容馬擴多說什麽,那劉宗吉便帶著兩份詔書副本匆匆而去。當晚,馬擴一行人果然趕到了涿州,下榻於當地一所非常窄小的驛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