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四節 劉家洗兒(下)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1-13 01:55      字數:2459
  “嗯,姐姐說的我懂!別的不說,就看我朝都是些什麽人在當國秉政,即可知前路如何凶險了!所以少陽兄才如此憂心國事,一心要團結同誌者,奔走呼號,想讓朝廷裏多幾個賢德之士!”

  “對,就是這個道理!這些奸佞之徒是最靠不住的,所以戰端一開,前途叵測,那承平的日子也許就一去不複返了!”師師看著趙元奴那明澈如水的眼睛,“妹妹,你怕不怕?”

  “不怕!別說未必到那一日,就算果真到了那一日,隻要能跟東哥在一起就行,隻要我們烈烈轟轟地相愛過,就堪慰平生了!”

  師師看著趙元奴那堅毅、明決的神情,心中備受鼓舞,她緊緊地抱住趙元奴道:“妹妹說得真好,姐姐也要跟你一樣!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

  同病相憐的姐妹二人彼此互訴過衷腸,幹脆來了它個一醉方休!到次日道別時,師師仍舊握住趙元奴的手,昂揚道:“無論千難萬險,隻須奮勇直前,絕不輕言棄之!”

  “與姐姐共勉!”

  汴京的風俗,小兒滿月時要舉行“洗兒”儀式,這一日,產婦的娘家要備好彩畫錢、金銀錢與各種果品,還有彩緞、珠翠、囟角兒食物等,送往婿家。

  婿家舉行“洗兒會”時,親朋聚集,把煎好的香湯置於銀盆或木盆內,並放入洗兒金銀、棗子、蔥、蒜等果物,盆的四周用數丈彩色緞匹纏繞,稱之為“圍盆紅”。由家中尊長用金銀釵攪拌盆內之水,名曰“攪盆釵”,在場的親友則以金錢銀釵撒於盆中,稱作“添盆”。隨著湯水的攪動,流速加快,盆內的棗子等果物也隨著湯水一起旋轉;這時便會有一些新婚不久的婦人或婚後未生育的婦人,爭著撿取豎立轉動的棗子吃,意為“立即早生貴子”。接著,便是給新生兒沐浴剃發,要將盆內剃落的嬰兒胎發裝入金銀小盒中,然後由家人抱著嬰兒向前來祝賀的親友一以參拜、致謝。禮畢,將嬰兒抱入姆嬸或他人房中,稱之為“移窠”。

  師師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心許劉錡,還是少不得要往劉錡家裏看看,雖然她從劉錡嘴裏也了解了一些郭氏的種種,可還是不如親自去看過才放心。劉錡沒能參加兒子的“洗兒會”就去了陝西,師師也不便趕在當天去劉家,所以她便選在“洗兒會”的次日,備了各色厚禮去了劉家探望郭氏母子。

  “嫂子母子康健,妹妹今日也想來討幾顆棗吃!”在大門前見到郭氏後,師師笑著一揖道。

  郭氏還禮,歡笑道:“使不得,使不得,你如今是瀛國夫人了,再稱呼‘嫂子’,就是折煞妾身了!”

  “嫂子既如此外道,那我還是打道回府吧!”

  師師佯嗔著做了一個轉身的姿勢,郭氏忙一把拉住她,賠笑道:“好,好,就依了妹妹吧,妹妹這樣的貴客登門,還帶了這麽多厚禮,嫂子貪財,可舍不得你走呢!”

  這還是師師第一次見到郭氏,郭氏身上確乎有一種不同於一般汴京女子的幹練,毫無矯揉造作之感,令師師備覺親切。師師還在門口見到了劉錡的女兒大官兒,那丫頭已經三歲多了,莊靜有禮,非常聽話。

  一眾人在客廳坐下後,郭氏便讓人將兒子抱了出來,師師看了兩眼,不覺笑道:“這麽小的孩子,眉眼都沒長開呢,我還真是見得少呢!瞧著模樣,可是一點不像四廂,倒是跟嫂子神似!”

  那小孩兒不知怎麽的就哭鬧起來了,郭氏哄了半天也不見止住,師師便趨身向前,拍了拍手笑道:“來,二官兒,讓姑姑抱抱!”

  郭氏便笑著把孩子交給了師師,還示意她如何抱孩子,哪知師師剛接過來,那孩子居然止住了哭聲,師師逗弄了他一下,他還似笑了起來。

  “嗬嗬,這孩子一定跟妹妹有緣!我看啊,幹脆讓他拜妹妹做幹娘吧!”郭氏笑道。

  “啊?這不大好吧,我哪裏懂得帶孩子!”師師慌張道。

  “不礙的,妹妹就時不時的把他接家中管兩天飯就行,嗬嗬!”

  “那倒好說!好說!嗬嗬”

  師師在劉家吃過了款待的筵席,她與郭氏二人便獨自到了裏間說話兒,師師不禁感歎道:“聽四廂說你們伉儷情深,今日一見,家中一團和氣,如今又有兒女繞膝,真是讓人羨慕啊!”

  “嗬嗬,其實我覺得家裏還是冷清了些!”

  “就這,還冷清?那我家裏豈不是禪院了?”

  “其實呢,我一向不反對三哥納妾的,家裏熱鬧些挺好的,隻要和睦,總歸還是多子多福啊!再說了,哪個大家子不納妾的,若我偏不讓,讓哥哥、嫂嫂和族裏人怎麽看我?必會說我也太霸道了些!”郭氏的神色毫無玩笑的意思,“三哥兄弟一共九個,嫡親兄弟共有三個,像他家這樣的將門,說真的,哪個孩子有個三長兩短的,做父母的都不會太過哀傷,也不愁沒依靠啊!”

  師師聽到郭氏這麽一說,倒似話裏有話一般,頓時精神一振,不過她立即又有些氣沮了,畢竟她此生恐怕已不能再生育。她故意一笑道:“若是四廂納個不能生養的妾室呢?嗬嗬!”

  “這個無妨,隻要人好就行,嗬嗬!自己不能生養,可以收些養子養女啊,妹妹曉得嗎?我婆母在世時,就曾收養過一個女孩兒,在家裏也挺好的!”

  “嫂子的心,可真寬啊!”師師由衷讚歎道。

  “唉,你也知道,他將來會常年不在家的,我身邊總須一個膀臂!何況別人不清楚,咱們心裏有數,將來國家怎麽樣,還在未定之天呢,總要未雨綢繆,是不是?若他果真就不幸殉國了,多兩個孩子,還多些指望呢!”

  “嫂子說得是,咱們這些人來日還不知道將會如何呢,不可再以尋常眼光去看待將來!”

  “上回有遼人、金人的那個馬球賽,我也去了,還看到妹妹了呢!”

  聞聽郭氏這麽一說,師師臉上當即有些羞紅,郭氏隻作若無其事,便拉著師師的手,繼續道:“我看那遼人挺厲害的,恐怕也是個難對付的!”

  “哦,嫂子說大石林牙啊!四廂確實很推重他呢!”

  “大家總要和衷共濟,不要隻想著自己,總該與人方便,自己才方便!可那些朝廷的蠹蟲們、地方的豪強們就不知這個道理,一味逼迫、壓榨百姓,這是自己給自己掘墳呢!”

  “沒想到嫂子見得這麽長遠,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師師忍不住摟了一下郭氏,“好,那從今往後妹妹就要常登門來看嫂子了,孩子的‘百晬’、周歲時,我就算人不到,賀禮也得到!”

  周歲禮是大禮,十分隆重、熱烈,郭氏因而欣悅道:“咳,幹嘛這麽客氣!周歲時來一回就行了,嗬嗬!”

  “那可不行,我在家裏閑著也是憋悶,正愁沒去處呢,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