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二節 眉公祭日(上)
作者:周明河      更新:2020-11-13 01:55      字數:3675
  會通橋一遊之後,師師又接連去了那邊幾次,此後又去了不少其他寺院,不過她再未請劉錡作陪,她不想耽誤劉錡太多的工夫,何況她確有正事要做,非得專注些才行。倒是師師曾請過麗卿作陪了一回,也順便向麗卿請教了些問題。

  轉眼之間就到了萬壽節前夕,全國開始禁止屠宰,官吏們也開始不理刑名,文武百官還要按製穿蟒袍補服。到了六月七日萬壽節當天,京城的匠人們則用彩畫、布匹等將主要街道包裝得絢麗多姿,到處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設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禮。

  徽宗自己則在紫宸殿端坐,宰執大臣率文武百官在殿下拜舞【1】稱慶。按照宋朝的舊規矩,宰相獨自登殿捧觴,上天子萬壽,禮畢,天子賜百官茶湯,飲罷,於是天子還大內。宰執夫人則率領著諸命婦等依次列於福寧殿下,待天子到來後,拜而稱賀;宰相夫人獨自登殿捧觴,上天子萬壽,再以紅羅綃金須帕係於天子的手臂之上,退複再拜,遂燕坐於廊殿之左。此舉被視為儒臣之至榮。

  總之這一天分外熱鬧,一應吃食自然也是豐盛無比。按照師師與徽宗的約定,師師要在萬壽節晚間單獨為徽宗祝壽,所以徽宗沒有進晚膳便在傍晚時分來到了醉杏樓。

  此時正當炎夏,偏巧旁晚時分下了場陣雨,暑氣消減了三分,更得一時長虹垂天,霞光炫目。師師特意把筵席設在了後院的涼亭裏,那涼亭本就地基甚高,所以坐於涼亭之上便可一窺五丈河上的風景,而且清風習習,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徽宗到來時已是暮色四合,華燈初上,師師忙命人搬出了一些買好的冰塊,將它們裝在了木桶裏,置於筵席的周圍,此時冷汽四溢,水霧茫茫,頗有些神仙府第之感。徽宗看著忙裏忙外的師師道:“朕不覺得熱呢,那地道裏不同於地上,清涼得很,就是潮了些!”

  “官家略坐坐吧,稍等片刻酒饌就好了!”師師媚然一笑道。

  徽宗入了席,此時清風徐來,將冰塊的沁涼水汽吹到了身上,著實舒爽!涼亭下麵是一處池塘,池塘裏盛放著幾朵蓮花,清香之氣沁人心脾。徽宗遙望著五丈河上的燈火,如此切近,也是從來未有的經驗,眼前的人間煙火著實是宮中見不到的,不覺沉醉其中!看來這一遭是來對了,醉杏樓真像一處逃避塵囂的世外桃源……

  正在徽宗出神之際,師師已經笑意盈盈地掀開嫣粉色的紗帷帳進了亭子,師師一揖道:“讓官家久等了!”

  說完,四位宮女就將四道菜端了上來,另有一位內侍呈上了一應酒具,當色澤鮮亮、香氣四溢的酒菜呈到徽宗麵前時,徽宗當即被吸引住了,興味盎然道:“菜品色、香絕佳,看去素雅淡爽,使人心間一股清流,想必味道也是極好的!賢卿親自操持許久,著實用心了,這幾樣東西當真是朕所未曾見過的,還請賢卿為朕說明一番!”

  “嗬嗬,那婢妾就獻醜了!”師師指著徽宗麵前的那道菜,“這一道是‘羅漢齋’,取‘十八羅漢’聚集一堂之義!由十八種鮮香原料精心烹製而成,貴在鹹香、清香、淡雅!”

  徽宗舉箸嚐了嚐“羅漢齋”,然後充滿回味道:“嗯,不錯!”

  師師又指著一道像鯽魚的菜品,那“魚”形極為逼真,師師淡然一笑道:“這一道為‘糖醋素鯽’,乃是素菜葷做、素質葷形的名品!由幾種素菜釀、炸而成,‘魚肉’鮮嫩,‘魚骨’、‘魚鰭’又不會刺破喉嚨,酸甜適口!”

  徽宗於是舉箸嚐了嚐“糖醋素鯽”,一次沒有吃過癮,又接連夾了幾口,然後點頭道:“著實酸甜清爽,比之真魚又是一番滋味!”

  “這一道是‘糟燴鞭筍’!此菜以嫩鞭筍肉為主料,配以香槽,再煸、燴而成,槽香濃鬱,筍肉鮮嫩!”

  徽宗也嚐了嚐,依然讚不絕口:“好筍!”

  輪到了麵前的最後一道菜品,儼然如出水蓮花,隻聽師師微笑道:“這一道是‘桑蓮獻瑞’,比較應今日之景,可謂壓軸菜!它以蓮子、豆腐為主料,配以香菇、荸薺、冬筍等,經炒、蒸、炸而成,形狀如出水蓮花是不必說了,豆腐細潤,餡料香脆,尤以蓮子更香,餘味無窮!”

  徽宗嚐了嚐,閉了眼回味道:“真是人間至味!汴京雖有水陸珍奇,可能化腐朽為神奇者,還是一雙妙手!”

  師師嫣然一笑,輕提著白紗衣袖給徽宗斟了一杯酒,徽宗於是端起了酒杯,撲鼻而來的是一股濃鬱的梨香,不禁驚疑道:“莫非是將梨入酒了?”

  師師笑而不語,徽宗便淺淺咂了一口,但覺甘甜清冽,果是炎夏難得之佳品,徽宗豁然一笑道:“嗬嗬,從未聽聞梨可入酒,賢卿是不是開了先河?”

  師師點點頭,笑道:“這乃是別人偶然間發現的,話說有一李姓人家向有梨園,梨樹甚大,每株可收兩大車梨子,除留下自吃之外,常售賣無餘!偏有一年梨樹盛生,梨子滿樹都是,剩了好些在家裏!其中有一種山梨,味道極佳,若是扔掉或放著爛掉,殊為可惜,李家便用大甕存儲了幾百枚在裏麵,又以缶蓋而泥其口,意欲久藏,旋取以食。哪知經月一過,竟拋之腦後。及至半年之後,偶然過園,忽聞酒氣熏人,方記起先時所藏梨,於是啟觀之,則化而為水,清泠可愛,湛然甘美,真佳釀也,飲之則醉!”

  “始知梨可釀,真前所未聞也!朕今日定要不醉不歸,嗬嗬!”徽宗說罷,將麵前那杯梨酒一飲而盡,“賢卿是如何曉得這梨酒的?”

  “也是先時聽人說的,世間還有一種蜂蜜酒呢,改日也請官家嚐一嚐!”

  “好啊,居然還有蜜酒,朕這個一國之君也著實孤陋寡聞了!賢卿真是見多識廣,也心靈手巧!”

  “哪裏,都是婢妾學來之後讓廚娘和釀酒師傅們製的,若是婢妾一力操持,恐怕就是暴殄天物了!”師師俏皮地撇著嘴謙笑道。

  “那朕也隻承賢卿美意!”

  接著又呈上來桂花鮮粟羹等幾樣菜品,徽宗疑問道:“今日都是素菜嗎?”

  “都是素菜,官家今日多食葷腥,不宜再添油膩!婢妾這些菜品皆是佛門之物,正有助消食!”師師輕撫著自己的前胸,“凡飲食且忌陰陽失和,官家所撰《聖濟經》中有雲:‘天食人以五氣,內藏心肺,故聲色昭明。地食人以五味,散養五宮,故氣味相成而神自生。然則氣也、味也,食飲之常然,保生之至要者。’”

  “嗬嗬,日子久了,朕自己也記不得那許多了,還是賢卿有心!”徽宗笑道,“那這些菜品,賢卿都是從哪裏學來的,聽聞賢卿近日多出入伽藍,這些又都是素菜,是否正是為此?”

  “是啊!這道‘羅漢齋’自不必說,‘糟燴鞭筍’出自杭州孤山廣元寺,‘桑蓮獻瑞’出自福建泉州開元寺,‘桂花鮮粟羹’出自杭州靈隱寺,後來汴京的佛寺也都學會了,故而婢妾才有幸見識到!素食清淨,此皆佛家弟子一片慈悲、仁愛之心!”師師雙手合十,雙目微閉,“不結惡果,先種善因,隻望官家也能多多體恤天下生靈!”

  “嗯,賢卿有心了,朕自當做個好皇帝!賢卿向來禮佛,朕自來心儀玄門,真釋道相濟!改天朕也要請賢卿品嚐一下道家飲食,當真‘餐朝霞之沆瀣,吸玄黃之醇精,飲則玉醴泉金漿,食則翠芝朱英’也!”

  其實糟燴鞭筍與蜂蜜酒都與蘇軾有關係,比如東坡先生在出任杭州刺史時,曾將他的《食筍經》傳授給開元寺的僧人,僧人據此有所改進,才有了之後的“糟燴鞭筍”。但是如今朝廷禁忌“元祐黨人”,所以師師隻好暫且忍著不說。

  待徽宗吃得半飽,師師便喚來了雲兒以琵琶伴唱助興,主奴兩個就這般一彈一唱起來!一時之間,醉杏樓內外的侍衛、隨從們都屏住了呼吸,傾聽著這使人忘暑的天籟之聲……

  徽宗自是心滿意足,當晚便決定留宿,臨寬衣時徽宗抓著師師的手,百般溫存道:“這是朕登基以來最愉悅的一個萬壽節,真是有勞賢卿了!隻是不知賢卿生日是哪天,朕到時也想回贈一番!”

  師師聞聽此言,心下甚為感動,一揖道:“多謝官家垂憐!是十月二十六。”

  “這麽巧,這是降聖節【2】次日啊!”

  轉眼就到了一個月後的七夕節,剛剛入夜,徽宗便興衝衝地趕到了醉杏樓。就在兩人枕著清涼的瓷枕、躺在庭院的臥榻之上仰看明河時,徽宗突然神秘地一笑道:“朕今日來,特地給賢卿帶來了一份薄禮,賢卿冰雪聰明,不妨猜猜是何物?”

  “世間有物不可勝計,那怎麽猜得到,官家好心人,不妨給婢妾提示一二!”師師撒嬌道,她還用手上的輕羅小扇給徽宗扇了幾下。

  “嗬嗬,好吧!此物要價十萬兩白金,被朕還價到了六萬!”

  聞聽此言,師師驚起道:“世間居然還有人敢跟官家討價還價嗎?官家莫要以勢壓人啊!”

  “嗬嗬,賢卿太老實了,朕隻有被人騙得份兒!”徽宗也起了身,一把摟住了師師,“賢卿放心,朕是專門讓人打聽過的,是頗知行情的!內帑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朕用錢的地方也多著呢!”

  師師俏皮地轉著那雙美目想了想,忽然張大了嘴巴以手掩住道:“如此重禮,莫非是醉杏樓的地契嗎?”

  “賢卿果然聰明!”徽宗指了指醉杏樓內外,“從今以後,賢卿就是這醉杏樓的主人了,那李姥隻是一個過客,賢卿若是不高興,從此也可不許她上門,嗬嗬。”

  師師瞬間兩行清淚流出,依偎著徽宗哽咽道:“官家待婢妾真如再生父母!隻是這些錢都是民脂民膏,婢妾的餘生恐怕要全部拿來償還了!”

  師師單薄的身子因為哭泣變得不停地抖動,徽宗越發起了憐香惜玉之心,不禁回想起兒時那個不幸失恃失怙的自己,也默默地流下淚來。

  【1】指下跪叩首之後舞蹈而退,是古代朝拜的一種禮節。

  【2】降聖節又稱玄元節、真元節、老君誕等,是太上老君的降誕之日。唐宋時非常重視,有官方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