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我是演說家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2-11 12:38      字數:2249
  第二百二十三章我是演說家

  當一個團體約定好一起對抗上位者的時候,上位者最好的處理方式,便是放下身段來,拉進與這個團體之間的距離,選擇一個突破口。

  對抗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溝通。一旦這個團體中的任何一個個體開口與上位者溝通了,這場對抗也就距離消弭於無形不遠了。

  趙征選擇的突破口便是這個靠的最近的老人家。

  老人家點了點頭。趙征便繼續問道

  “老丈是哪裏人?”

  “老漢住在城西。這是老漢的孫兒。那個是老漢的兒子。”

  老人指了指身後的小孩兒,又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個壯年漢子介紹道。

  “老漢可是有話要說?”

  趙征見老人猶猶豫豫的,邊出聲問道。

  “陛下,孫大人他們都是好官,您肯定是弄錯了,陛下您放了他們吧。老漢給您磕頭了。”

  說著,老人放下碗筷,就要叩首。

  趙征趕緊攔住他,搖了搖頭說道

  “老丈有話好好說,咱大秦沒見人就下跪的規矩。”

  說著趙征抬起頭衝著人群說道

  “天色也不早了,這麽多人聚在這裏,你一言我一語的,一人一句話,都要到後半夜去了。朕今天就坐在這兒,有什麽想說的,你們把話傳過來,讓這位老丈代表你們跟朕說。”

  “老丈你看這樣行嗎?”

  老人有些猶豫,又有些惶恐,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趙征探出身子拍了拍老丈的兩條胳膊,他的語氣很舒緩,盡力讓老人不那麽緊張。

  “你剛剛說的孫任他們幾個是好官。朕不該抓他們。朕知道你們很疑惑,不解朕為何要把他們投入大牢裏去。朕今兒個就給你們個解釋。”

  “孫任為了協調城中商戶,在青樓裏宴請商戶,這些事兒朕並沒有放在心上。孫任三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打滿了補丁,除了官服以外,少有一件不打補丁的衣裳。家中赤貧,幾個月沒吃上一頓飽飯,每旬發俸,還要拿出來救濟城中的乞丐,朕幾年前見過孫任,那時候孫任膀大腰圓的,能裝下一個朕,現在幹幹瘦瘦的,朕還聽說孫任的小兒子生病,因拿不出診金,病死在床上。當時孫任還在外麵為秋收奔波。連家都沒回。孫任家中開銷,多是他的結發妻子織布換來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孫任確實是個清官。”

  老人聽趙征這麽說,眼神中微微綻放出光芒。然而緊接著趙征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但清官並不等於好官。”

  “在朕看來,一個家中清貧,幼子病死的官員,與一個家有餘財,整日裏逛青樓的官員相比,誰好誰差並不一定。”

  “朕選官看中的不是他家裏窮不窮,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選官,太原城裏太極宮中一大半的官員,都不是好官。”

  “朕真正看中的,是他們能不能給你們,給朕的子民帶來好處。就拿浚縣舉例。”

  “孫任確實是個清官,兩袖清風的大大的清官。但朕剛剛查了一天浚縣的賬簿。從承和二十九年起,浚縣治下糧食價格連年上漲。去年朝廷施行新政改革,浚縣依舊沒有改變。去年細糧四十多,今年直接漲到了五十銅幣。稅賦收入更是連年下滑,全靠戶部撥款救濟。就這,浚縣城門城牆依舊年久失修,商賈往來甚少。前天朕進城,一路走過來發現,大部分商鋪都是關門的,糧店也沒有幾家開著的。”

  “這固然是有商戶的原因在裏麵,但如果百姓富足,商戶有錢賺,他們會關門嗎?”

  “孫任固然是個清官,但他離好官,還差得遠呢。”

  “遠的不說,就說太原府治下的郊縣。離浚縣不到百裏。那裏的街道一片繁榮,商賈往來絡繹不絕,一直到深夜,還有沿街叫賣的貨郎。郊縣的細糧不到四十銅錢。”

  “同樣都是縣城,為何差距這麽大?”

  “再看看郊縣的縣尹。身穿綾羅綢緞,大腹便便,朕經過郊縣的時候,郊縣縣尹正娶第四房小妾呢。郊縣縣尹沒認出朕來,還要請朕取喝喜酒。”

  “與孫任一對比,郊縣縣尹談不上是個清官,他家中還經營著許多生意。但郊縣的百姓沒有一個說他們的縣尹不好的。郊縣縣尹每日裏就坐在縣衙上,抓著上好的紫砂壺飲茶。他沒有像孫任這樣四處奔波,連幼子病死床榻都沒回家。但朕還是大大的獎賞了他。這是為何,你們知道嗎?”

  趙征這一席話讓老人有些糊塗,下意識地搖了搖頭。趙征笑了笑,說道

  “這是因為郊縣的縣尹讓他治下的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朕選官,從來不會選什麽清官,朕選的,是有能力的官員,朕選的是能讓朕的子民過上好日子的官員!”

  “選什麽剛正不阿、兩袖清風,那是道德選美大賽,不是選官。能讓你們過上好日子,吃得飽穿得暖,家裏有些餘錢,討個老婆,多生幾個娃兒,能做到這些的官,就算他是張四忠,隻要能做到這些,朕也認了!”

  趙征說到這兒停了下來,他的聲音有些顫抖,聽上去有些哽咽。

  張四忠等五姓人是什麽人,做了什麽,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五姓人與大秦,尤其是大秦皇室,那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與趙征,那是殺父弑母險些滅族的仇人。

  趙征拿出張四忠來舉例,讓下麵的百姓深切的意識到了皇帝對於他們的看重,這讓他們很感動。

  趙征接過馮寶遞上的巾帕,擦了擦眼睛,唏噓的說道

  “朕剛出生,便遇到長安之亂,一路逃難到太原,幸得忠良輔佐,得以保全我大秦基業,自朕登基起,連年大雨,四處災患,朕不敢有絲毫鬆懈。在朕心中,有兩件事是必須完成的。一件是收複大秦山河,重耀我大秦輝煌,第二件便是讓朕的子民吃得飽穿得暖,家有餘糧,不用挨凍挨餓。”

  “太原叛亂,朕殺了數萬的人,這天下有多少人在暗地裏罵朕是暴君的,朕都不在乎,朕最在乎的,是你們。朕希望你們了解的,是真實的我,而不是道聽途說來的,那個青麵獠牙食人心髒吸食腦髓的怪物。今天坐在這兒的是你們,朕樂意跟你們一點一點的解釋。因為朕最在乎的,是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