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考試啦!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25 12:10      字數:2302
  第二百零四章考試啦!

  除此之外,還有小文山書院的消息。

  此次開科定於開元三年四月初一。除學子之外,工匠、術數都可以參加,基本上隻要你能想得到的職業,都可以在小文山書院裏找得到。

  這份大秦邸報一經發出,便迅速引起了熱議。

  大秦以武立國,很早之前便有了專屬於武人的科舉,文科武科分開考,考好了有所授職,這是以前的做法。

  現在不一樣了,考過了,竟然不是去當官,而是進入這個什麽小文山書院繼續學習。

  這讓許多人都摸不著頭腦,他們搞不明白,他們學了這麽久的知識,為何還要學習?難道小文山書院裏能教授仙法不成?

  更何況,武人也就算了,文人們捏著鼻子認了,畢竟武人科舉這是大秦的傳統了,怎麽練工匠商賈都能來了?他們成什麽了?跟這些人在一起學習?他們認識字嗎?

  天下開始議論紛紛,有支持的,有不屑的,有嗤之以鼻的,有趨之若鶩的。有的人在聽到消息後便收拾起了包袱,準備年一過,就往太原去,有的人則並不準備參加這次科考。

  外界紛紛擾擾趙征一一不予理會。如今他正在小文山書院中主持著一場考試。

  文淵院早已經搬到了小文山來了,趙征的想法也早已經跟文淵院通過氣兒。

  早在年初的時候趙征就說過,要他們吃透了自己的那些書籍後上個奏章,這事兒因為他要準備薑姬叛亂之事,便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了年底。

  現在趙征閑了下來,就想起了這件事兒。

  今天的小文山書院裏人很多,除了文淵院參加考試準備當老師的眾人外,還有從工部調過來的一大批準備參加考試的工匠。這些工匠將是小文山書院的講師。

  至於兵部,倒是不用著急,此次科考,民間隻占了一小部分,兵部內部消化了九成的名額,這些名額將落在各個將軍手中,他們會挑選自己軍中看好的苗子送到這裏來深造。

  至於“軍校”的講師,兵部的人壓根兒沒放在心上。

  本來趙征也一視同仁打算安排一場考試的,但被得到消息的韓圭帶著侯準進宮給攪散了。

  用他們倆的話來說就是,除了皇帝陛下以外,這天下還有誰配考他們?

  這話說的很不客氣,但仔細想想又十分在理。

  論打仗,大秦就沒在怕的!

  大秦立國八百多年,出過的名將都趕得上從古至今的總和了。

  兵部是有資本說出這句話的,

  況且趙征心裏明白,他們倆這句話實際上已經給足他麵子了。真要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幹起來,趙征沒有絲毫把握能贏韓圭跟侯準任何一個人。

  趙征在問了幾個自己送過去的書籍上的問題後,見韓圭侯準一一對答了上來,便鬆了口,同意他們兵部自行處理這件事兒了。

  此時已是開元二年十二月廿五。再過三天便是封筆的日子了。然後就是長達二十天的年假。

  工匠們的考試他管不著,那些自有相對應門類的宗師級工匠進行評分,趙征隻需要管好文淵院這些人即可。

  實際上他到這兒來,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皇帝親至,表達的是對這件事兒重視的態度。真要論起做學問,趙征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考卷他看過,是宋忠聯合幾個文淵院的老頭兒出的。

  別的不說,就拿這個世界上本來還不算發達的術數與格物來說。

  那上麵的難度就已經足夠令趙征咋舌了。

  無聊的工部水利員外郎與調皮熊孩子之間,一個放水一個蓄水,問過幾個小時水位會漲至堤口?

  威猛的秦軍大破西北狗樓蘭,穆勒將軍讓樓蘭狗先跑三十公裏再出發,一個跑一個追,問穆勒將軍能不能在樓蘭狗跑進軍營之前抓到他們?

  這些還隻是前麵的開胃菜,後麵的雞兔混裝飼養員問題,兩根釘子一根繩畫橢圓問題,曲麵麵積問題……

  各種高深術數讓趙征十分眼暈。

  至於格物,從夯土問題到河流侵蝕河堤問題,從提煉礦物到豆腐製作過程的物質變化……

  趙征隻看了一眼便不再看了。

  他覺得與這群猛人相比,自己才是個土著。

  至於各種學說思想,精妙文章,他反而還有些興趣。隻不過他覺得每一個人所做的文章,都非他所能寫出的。

  這場考試從上午考到了天黑才結束,考生們將卷宗一一交上來後,進行糊名,然後便交到了那群白發蒼蒼的老頭兒手上,老頭兒們迫不及待地開始批閱起來。

  兩日後,開元二年十二月二十七。

  所有卷宗批閱完畢,成績下發,考得好的被聘入小文山書院,隻等著來年四月份科考以後,便開始正式工作,考得不好的,也沒有灰心,拿著自己的卷宗認真研究起了錯題。

  場麵十分和諧,讓趙征有一種主持了一場高考的錯覺。

  隨即,大秦邸報加刊了一期,將各科題目登了出去,發行天下。

  先讓議論紛紛的天下學子們見識見識小文山雄厚的資本。

  紛紛擾擾之中,來到了開元二年十二月廿八的晚上。

  趙征把最後一封奏章送走之後,終於輕鬆了下來。

  明天就是放假的日子了。

  大秦從上到下,各級官員,各級官府,全部停擺。忙忙碌碌了一年,大家終於可以休息了。

  當天晚上,整個太原府各處銷金窟便是人流如織,客滿為患。

  忙碌了一年,官員們紛紛邀請三五好友,放鬆放鬆。

  宮中八小隻也放了假,全都回各自府上了。

  明年他們就要去小文山書院讀書了,名額是趙征特批的。

  幾個小家夥在宮門口聚在了一起,身後是各府前來接他們的馬車。

  小家夥兒們都有些不舍,這其中尤其是武狄這個最小的,是其他七人最擔心的一位。

  武府如今隻有武狄一根獨苗,府上的下人也都被叛賊薑姬屠殺殆盡,偌大的府邸顯得十分冷清。雖然武狄又招了些下人,但武狄並不經常在府上,這些人也不是很熟悉。

  穆靖數次提出讓武狄幹脆留在宮中陪他一起過年好了,都被武狄搖頭拒絕了。

  如今的武狄已經不再是那個靦腆膽小的武狄了,經曆了滅門的慘案後,武狄成為了八人中成長最快的一位。如今年紀雖小,卻隱隱有了些一家之主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