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柳暗花明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25 12:10      字數:2168
  第二百零二章柳暗花明

  相比於需要屯田的守備軍與鄉兵,正規軍無疑是最好的。

  正規軍待遇高,夥食好,受人尊敬,最重要的是,正規軍除了訓練之外,不需要屯田。

  當然,實際上皇宮內的禁衛與親衛也算是另外兩組暴力機構,不過禁衛與親衛專屬於皇帝,不具備普遍性,說白了,禁衛與親衛是皇帝一個人的私兵。皇帝愛怎麽折騰,朝堂上是管不著的。因此,也就排除在外了。

  四種機構之間相互承接,相互影響。

  諸葛瓊所說的稱謂混亂的事情確實存在。這一點在東征的時候,趙征也有所察覺。事實上早在年初的時候,他就授意蘇毅對此進行改革了,但突如其來的邊關屯兵讓秦國與四周國家的關係變得緊張起來,兵部管事兒的人都被趙征派了出去,也就暫時擱置了下來。

  “這事兒你不用管了。蘇毅已經在做了。”

  猶豫了一下,趙征沒讓諸葛瓊繼續下去。

  “兵部未來會分為文武兩個部分。你剛剛說的問題都會解決的。說說刑部吧。”

  諸葛瓊摸不準趙征為何又不讓他說下去了,隻好遵命。開始解析刑部。這一次,他的回答要快了許多。

  “臣鬥膽,準備將刑部與禦史台放在一起。”

  趙征點了點頭。

  “刑部與禦史台如今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分工不夠明確。著直接導致許多案件禦史台與刑部同時插手,相互掣肘反而拖累了案件審查的速度,遇到棘手的案件,雙方又都不想插手,相互推諉之間,又會耽擱下來。”

  趙征敲了敲案幾,

  “以後禦史台隻負責官員的監察,所有案件均歸於刑部。禦史台不具備審查案件的資格。禦史台發現案件後,需上報轉交刑部。禦史台在這期間有監察之職,再無審查之能。”

  諸葛瓊點了點頭。

  “工部的問題與兵部相近。臣建議將工匠的匠籍提出,由工部單獨管理。”

  趙征搖了搖頭否決了諸葛瓊的建議

  “工部沒必要這麽麻煩。你回去跟薑淵商議一下,聯名上個奏章,將工匠規範一下即可。”

  諸葛瓊應下。接著說道

  “戶部的事情臣實在無能,瞧不真切,還望陛下恕罪。不過臣以為,現在戶部搞出來的銀號應該獨立成為一個體係,而不應該繼續由戶部官員兼職。”

  趙征並沒有怪罪他的意思,現在戶部走的路,除了他與寧瑜,相信這全天下也沒有幾個能看的透徹的人了。諸葛瓊能把戶部的底兒摸清楚已經算是十分了不起了。

  “吏部呢?”

  “回陛下,吏部的問題有很多,但因臣忝為吏部尚書,所有臣看出來的問題,已經動手整頓。”

  “禮部呢?”

  “臣以為,禮部往後的重心應該放在書院之上。”

  趙征食指敲打著案幾,思考了一會兒吩咐道

  “朕打算將文淵院與禮部合二為一。趙瑩調任禦史大夫,宋忠調任禮部尚書。你回去琢磨琢磨給朕上個奏章來。另外關於書院,朕打算將現在混亂的私塾取締,全部交由朝廷辦理,小文山上的那座書院,朕可以給你透個底兒。”

  此時趙征已經從初看那封奏疏的興奮中冷卻了下來。

  “小文山書院將成為大秦官員的儲備處。不僅是往昔考察的那一套,往後,包括工匠、軍方,小文山書院都會教授。往後大秦的官員,軍中將領,都會是從小文山書院中走出來的。”

  諸葛瓊心中一驚,他很快便想到了一個致命的問題,但他隻是看著趙征,並沒有開口。

  趙征這位皇帝的政治手腕他早已有所了解,他不相信他轉瞬之間就能想到的事情,趙征會想不到。既然趙征能想得到,卻依舊要這麽做,那必然是有更深一層的含義的。

  諸葛瓊思緒翻轉,很快就想到了原因。

  “朕看了你的奏章,你對大秦有很獨特的見解,往後推行新政的擔子就落到你肩上了。朕希望你能擔起來。”

  趙征瞥了一眼諸葛瓊,繼續說著。

  “喏。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諸葛瓊起身謝恩。

  “快吃吧,一會兒麵都坨了。”

  實際上麵早就坨了。

  吃完一碗麵後,諸葛瓊被馮寶送出了宮。

  站在宮門外,諸葛瓊回首,望著並不高大的宮牆,莊嚴肅穆的宮門,一陣風吹過,令他情不自禁地打了個寒顫,他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命暫時是保住了。

  他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微微笑了起來。

  邁開步子,朝著府上走去,一邊走,諸葛瓊一邊笑著。笑著笑著,微笑變成了哈哈大笑,哈哈大笑變成了仰天長笑。笑的他眼淚都流出來了。

  他諸葛瓊掙紮了這麽久,如今終於保住了自己的命,他能不高興嗎?

  這種劫後餘生的感覺,令他興奮的渾身打顫!

  回到府上,諸葛瓊並沒有歇下來,他命管家套好了車,吩咐著車夫架著馬車朝著淑荇坊而去。

  他要喝酒!

  他要喝花酒!

  他要去找蒹葭姑娘跟芣苢姑娘一同作陪!

  王武想做沒做成的事兒,他要做!今天就要!

  諸葛瓊心中明白,隻要新政一天沒徹底落實下來,他就不會有性命之憂。而新政一旦徹底落實,他有沒有性命之憂,看的就不是其他人,而是皇帝了。

  新政落成,現在這些勳貴都將被掃入故紙堆裏,而新上台的勢力,是在他的幫助下才登上台麵的,自然不會對他有什麽不滿。

  到了那時候,他唯一要擔心的,就是他這個用完的工具,對皇帝還有沒有其他價值。

  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是,他要盡快推行新政落成。

  因為現在他不能拖慢新政的推行速度,他拖慢速度,就隨時有可能被反應過來的現有勳貴聯合起來,群起而攻。

  諸葛瓊將自己的思緒捋順了,更加開心起來。

  無論如何,那都是明天的事兒了,今天,他要好好放縱一下,將自己這段時間以來的惶恐,徹底釋放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