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缺席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6      字數:2436
  第一百五十九章缺席

  除了工部之外,戶部也開始頻頻出現問題。

  各地商賈的金銀銅已經上繳完畢,但各地的市場開始變得蕭索起來。除此之外,在這個舊有貨幣上繳,新貨幣未發行的空檔,恰逢南方各地水患,百姓流離失所,這導致整個市場如入寒冬,眼看著就到了即將崩潰的邊緣。

  寧瑜自然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此時正在全力補救。

  進入九月後,戶部已經開始發行新貨幣,但市場情況並沒有出現緩解,各地依舊是一片蕭索淒涼,即使有錢也買不到東西。

  不是說商品價格昂貴,而是市麵上根本沒有賣的。

  這是十分嚴重的事兒。

  市麵上貨物不流通,對整個國家的影響都十分巨大。

  寧瑜陷入了焦頭爛額的境地。

  在試了許多手段都不奏效後,他敏銳地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開始頻繁上書找趙征商議。

  趙征覺得事情並不簡單,但此時他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琢磨這件事兒了。

  除了戶部的爛攤子,工部工匠頻繁鬧事兒以外,刑部這邊也開始連續出現問題。

  因遵循新法案審案,許多官員對新法案還不熟悉,一時間造就了許多冤假錯案,把林羨氣得暴跳如雷,但刑部門口依舊被眾多罪犯家屬以及受害人家屬擁堵。

  許多地方上的官府,甚至出現裏正帶領全村人堵門的情況。

  兵部的剿匪工作進行的也不怎麽順利。

  侯準的奏報裏明確指出了問題。

  各地的匪患似乎與地方豪強有所勾連,而且當地百姓也在為山匪打掩護,他們的清剿工作進行的十分艱難。

  自開元二年二月,趙征開始改革以來,整個秦國一直風平浪靜,此時此刻,各種各樣的問題,突然一股腦的爆發了起來。

  趙征對一幹求見的大臣置之不理,依舊躲在書房裏,一邊咳嗽著,一邊批閱奏章。

  最近隨著天氣逐漸轉涼,他剛剛有所緩解的咳嗽,又開始變得嚴重起來。

  整個書房被捂得嚴嚴實實,內裏彌漫著一股苦澀的藥味兒。

  趙征變得愈發的清瘦起來,李柱子在服侍趙征的時候,甚至感覺一陣風就能把趙征吹上天。

  開元二年九月初四。

  被一推再推的小文山書院觀禮活動終於定了下來。

  趙征一大早在李柱子的服侍下,換上了一身袞服,用過早膳後,乘坐龍輦前往小文山。

  不知為何,今日的趙征,心情十分不錯,連帶著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往日裏頻繁的咳嗽,今天也有所好轉。

  隊伍浩浩蕩蕩地前行,出了城,看著一路的景色,趙征頗有些感歎。

  “都進了秋了啊。”

  a…………

  小文山學院落成的觀禮活動還算隆重。

  除了趙征這個皇帝以外,還有文武百官,個部堂的大臣,都會悉數到場,就連文淵院的老學究,也會趕到。

  這是二月後,百官第一次與趙征見麵。

  兵部尚書蘇毅鎮守邊疆,自然是沒有辦法前來的,除了蘇毅,兵部大部分人都在外麵,唯一一個留在太原的侯準也被趙征派出去剿匪了,因此,兵部能來的,都是一群中下層的官員。

  刑部尚書林羨在一大早處理掉一部分積壓下來的案件後,就帶著早就翹首以盼的刑部眾官匆匆往小文山趕了。

  這次的觀禮讓刑部眾官十分高興。

  連日來埋首眾多雞毛蒜皮的案件當中,如今好不容易撈到一個公然放鬆的機會,他們自然不會錯過。

  因此,當眾多的受害人家屬以及犯人家屬像往常一樣趕到刑部的時候,才發現刑部關門了。

  經由多方打聽後,不知從哪裏得到了百官前往小文山觀禮的消息,更有皇帝陛下親至。一時間不論犯人家屬還是受害人家屬,紛紛口中高呼著“告禦狀”,然後一大群人呼呼啦啦地朝著小文山湧去。

  工部的工匠們一臉的嚴肅。

  盡管他們對繪製江山堪輿圖的事情十分不滿,但如今皇帝陛下親臨視察工作,他們即將親麵聖顏,還是有些緊張。

  這種緊張的氣氛早在數日前就開始在工匠中彌漫,如今在觀禮當日,達到了頂點。

  許多老工匠甚至開始渾身顫抖起來,

  薑淵見狀,隻好無奈的讓工匠的徒弟們攙扶著這幫子激動如篩糠的老家夥先行退下休息,如果等到皇帝親臨之時還沒緩過勁兒來,就讓年輕的工匠學徒頂上。

  禮部尚書趙瑩如今須發皆白,往日裏精神矍鑠的老頭兒如今看起來有些萎靡不振。帶領著一群年歲差不多的老頭兒,無精打采地趕到小文山後,趙瑩便擺脫了眾人,開始在四周閑逛起來。

  小文山毗鄰汾水,與太原城隔汾水相望,整個山頭並不是很高,如今經過工部的修整後,更是矮了一大截。

  小文山背靠大文山,大文山與小文山相比,才更像一座真正的山峰。其內山林茂密,草木繁盛,鳥鳴獸吼聲此起彼伏絡繹不絕。如今還沒有進行開發的大文山更像一個原始森林。而已經初步開發完畢的小文山與之相比,則多了幾分溫順,少了幾分野性。

  小文山上本就沒有多少樹木,與大文山相比,小文山更像是一個草坡。如今經過修整,認為的栽種了許多樹木,讓本來站在山頂就能一覽無餘的景色,多了幾分神秘。

  趙瑩轉悠了一圈兒後找到了正忙著布防的張騏。

  皇帝出行,自然不可能對目的地一無所知。

  不僅僅是小文山,包括沿途,一直都有禁衛跟隨布防,時刻警惕突發事件的發生。

  趙瑩並沒有打擾張騏,隻是問了幾句話,見禁衛防守嚴密,便放下了心思,轉身離開了。

  戶部從上到下對這次觀禮的看法與刑部截然相反。盡管他們也十分忙碌,但他們並不想參加這次觀禮浪費時間。

  如今市場情況嚴峻,他們覺得參加觀禮完全就是浪費時間,有這個功夫,不如多做幾次調研來得好。

  更何況戶部從上到下都是肥胖體質,小文山雖然並不陡峭,但上一次小文山,依舊把這群肥球兒累個夠嗆。這讓他們愈發對這次觀禮抱怨起來。

  文淵院的老頭兒們則早早就到了,與這幫老頭兒一同的,還有已經被趙征梳理了數遍的吏部一幹官員們。此時這幫人正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若無其事地討論著各自的學術研究,仿佛這不是觀禮,而是一次學術會議一樣。

  各部的官員先後到場,距離趙征抵達小文山的時辰越來越近,但禦史台的人卻一個都沒看到。

  這種反常的情況,讓低聲談論的眾人逐漸安靜了下來。

  一直肆無忌憚地高談闊論的文淵院眾人與吏部官員們,似乎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紛紛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