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候到了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203
  第一百五十二章時候到了

  戶部這邊要比刑部那邊好得多。

  寧瑜接了聖旨後,並沒有似林羨一般不近人情,而是拉住了李柱子,低聲問道

  “陛下龍體無恙否?”

  李柱子抬頭看了一眼寧瑜,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陛下無恙。隻是近期染了風寒。”

  寧瑜點了點頭,想要說些什麽,最終隻是無言地拱了拱手。

  李柱子回了一禮後,跨上馬兒,急匆匆地回了宮。

  趙征的兩份聖旨是早就準備好了的。

  給刑部的要求吏部針對現狀,編撰修繕大秦律法,將原本放在一起的大秦律拆分成了四個部分。分別為商賈法案、官吏法案、民用法案與兵法案。這其中商賈法案要求刑部尋戶部一同修訂,規範商賈通商往來,其中對商稅、通商、市價等做出了詳細的要求,規定了商賈行商的種種細則。

  官吏法案則聯合吏部一同修訂,主要針對的受眾則為朝廷官員,包括官吏瀆職、貪腐、流放等各方麵的要求。

  民用法案則主要針對黎民百姓,在原有大秦律上進行更為詳盡的修訂,趙征要求對黎民百姓放寬要求。

  兵法案則以兵部為主,刑部輔助進行修訂,規定兵籍人員犯罪。

  實際上原本的大秦律主要針對的對象是黎民百姓。

  不僅僅大秦一家如此,西楚如此,前朝如此,曆朝曆代都是如此。

  法,刑,是給黎民百姓準備的。

  官員收到的約束要小很多,而商賈則可以用錢贖罪,行伍之間更是多有相護。就連刑部也要斟酌一二。因為抓一個兵籍不難,難的是這個兵籍的長官,長官的長官,兵部的大佬,以及兵部尚書。

  趙征如今雖然單獨列出了兵法案,但要求兵法案的修訂是以兵部為主,刑部輔助,這樣一來,兵籍犯事兒,尺度依舊掌握在兵部手裏。可以說是特殊的優待了。

  這種優待很**裸,絲毫不加以掩飾。

  兵部的人看得出來,自然樂開了花。刑部的林羨也不是傻子,一眼就看了出來。

  這讓這個鐵麵無私的人頓時黑了臉。對趙征愈發不滿起來。

  這種不滿實際上要追溯到二月裏對汾水決堤案的判罰。

  林羨心中明白針對工部十幾位水利員外郎的判罰這其中隱含著什麽貓膩,他看的很透徹,但他無力改變。

  發給戶部的聖旨則是簡單的告訴寧瑜,之前商定的時機到了。

  寧瑜早就按照趙征的要求做好了準備,但真到了這個時候他反而有些猶豫了。

  他擔憂的並不是改革的力度,而是趙征!

  趙征三個月以來的大刀闊斧,寧瑜是看在眼裏的。

  他本做好了準備,隨時擱置戶部的準備工作,以待將來。徹底放棄是不可能的,早在二月裏他就從那場書房談話中嗅到了趙征對改革的決心。他隻是以為趙征的改革會引來瘋狂的反撲,致使趙征不得不放緩改革的步伐,但現實卻與他的想法完全相反。

  除了兵部那幫殺才鬧了一陣之外,一切都十分平靜。

  這種平靜令趙征放心,讓趙征愈發大膽起來,但卻讓寧瑜充滿了擔憂,愈發警惕起來。

  曆次大朝會上,趙征穿著厚厚的繁複袞服,到場後就是啪啪啪一通說,然後就是“有本啟奏,無事退朝”。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他屢次前往書房求見,都被擋了回去,上的奏疏也全部被留中不發,他甚至懷疑自己的奏疏是否被看到了。

  但他隻能幹著急。

  此時的趙征仿佛陷入了一種瘋魔的狀態,乾綱獨斷,毋容置疑。

  寧瑜拿著聖旨站在原地思考了許久,才化作一聲歎息,轉身離去。

  召天下商賈入太原,準備經濟體係改革,設立皇家銀號,收攏各色金銀銅,重鑄貨幣,成立商賈協會,朝廷居中調控,收攏定價權,朝廷聯合各地商賈,結合各地情況製定市場價格,開放鹽鐵民營。

  這一樁樁一件件,雖然是早就商議好的,但哪個先,哪個後,哪個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行,哪個要懷春風化雨之手段推進,還需要他來決定。

  趙征給了他最大限度的自由權,同時,也給了她莫大的壓力。

  這些東西稍一疏漏,行差踏錯,便是一場天崩地裂的災難。

  如今雖然一片風平浪靜,但他不敢去試探。

  李柱子匆匆回了宮,見到了在安排巡邏守衛的張騏。(前麵寫錯了。禁衛軍的統領應該是張騏,不是張驥。這哥倆我給弄混了。)

  張騏是勝州張權的長子,在長安之亂發生後,被張權交給盧勇,隨著趙征一同來到了太原。成為了趙征的禁衛軍統領,一直負責著宮廷守衛之責。

  李柱子在東征之後被趙征帶回來,作為趙征欽點的近衛,後來更是代替盧平,成為了趙征最信任的人,與張騏往來甚多。

  這宮裏,李柱子與張騏,也是唯二知道趙征具體情況的人。

  李柱子出宮宣旨的時候,接替李柱子伺候在趙征跟前的就是張騏。

  李柱子一看到張騏在外麵,頓時就急了。

  “你怎麽跑這兒來了?”

  李柱子快步走上前,急吼吼地低聲問道。

  “陛下命我調整禁衛軍防務。說最近會有宵小之徒犯上作亂。”

  張騏此時已經把防務安排的差不多了,揮手打發了手下離開,低聲說道。

  “你快過去吧,陛下剛剛喊你,讓你發奏疏呢。”

  李柱子點了點頭,剛走了兩步又轉了回來,擔憂的望著張騏。低聲問道

  “你說,陛下……”

  “閉嘴!”

  張騏不等李柱子說完,便低聲喝止了李柱子接下來的話。他四處看了看,這才瞪了李柱子一眼,低聲嗬斥道

  “陛下如何安排,自有聖意。我等隻需順服安排即可。陛下豈是你可置喙的?”

  李柱子並不害怕張騏,認真計較起來,他是趙征的近衛,跟張騏相比,要更近,更受信任。

  況且他們倆也不是一個係統的,沒有上下歸屬管轄的關係。

  “還用你說。”

  李柱子不忿地回了一句,扭頭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