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經濟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371
  第一百四十三章經濟

  其實趙征明白寧瑜話語之間的未盡之意。

  寧瑜這個戶部尚書他是很看重的,不僅僅是因為不貪,也不僅僅是因為寧瑜把控的好,趙征更看重的,是寧瑜對經濟的敏感。

  雖然沒有係統的學習過,但寧瑜對經濟的敏感把控,平心而論,要超過趙征許多。

  別看趙征說的頭頭是道的,但那隻是他攜有上一世的記憶,占據了先知先覺的優勢。

  今天寧瑜看過了這本《貨幣》,這還隻是趙征憑借記憶寫出的基礎性的東西,但寧瑜就已經開始“覺醒”他的經濟敏感天賦了。

  寧瑜話語之中未盡之意就是,想法很好,欠缺一個時機。

  至於這個時機是什麽,趙征心知肚明,寧瑜更是瞬息之間就想好了——一場災難!

  一場影響巨大,席卷全國,導致經濟體係處於崩潰邊緣甚至徹底崩潰的災難!

  這種災難放在古代,最好的就是天災,比如大旱,澇災,兵災。

  古代的經濟體係很脆弱,它們與糧食有密切的關係。

  必須先讓金銀銅退出市場,恢複到糧食作為貨幣的階段,然後由朝廷出手,以雷霆之勢推行新的貨幣體係,一舉代替金銀銅,否則如果選擇太平盛世進行推行,先不論朝廷威信幾何,不管用多大力度推行,總歸有人不會認可,他們依舊相信使用了數千年的金銀銅,而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朝廷信譽。

  當然,寧瑜心裏明白,趙征是不可能眼睜睜地幹等著一場災難降臨的,畢竟災難是具備不確定性的,誰也不知道下一場足夠他們推行新的貨幣體係的災難究竟要等到什麽時候才會出現,是明天就會出現?還是要等到十年後?一百年後?

  但趙征又在這個時候把他叫進宮裏來,給他看了這麽一本書,這就表明趙征這個皇帝是已經下定決心要推行新的貨幣體係了。

  這不是找他來商量的,這是通知!

  那麽,不能幹等著,還有什麽其他辦法?

  辦法是有的。寧瑜想的到,他相信趙征也早就想到了。

  既然等不到,那幹脆“人為”製造一場“災難”就好了。

  譬如朝廷準備完畢後,開始大肆回收民間的金銀銅,同時發行新的貨幣。

  不過這其中牽扯到的就太多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這麽做的中途,會引發整個市場的動蕩,一個操作不好,就會引發整個經濟體係崩潰。來自上一世的趙征深刻的明白,經濟戰的可怕之處,那是可以悄無聲息地,於瞬息之間摧毀一個國家的存在!

  作為一名頗具經濟敏感度的戶部尚書,在掌管著大秦的錢袋子的同時,寧瑜還要敏銳地洞悉整個大秦的經濟情況。

  坦白說,在聊了一會兒後,趙征對寧瑜這種超越現有的見識的思想,是頗為感歎與佩服的。

  大秦如今的經濟體係比較簡單,構成並不複雜。主要是民間商會、商賈之間自發的維持,為數不多的幾次朝廷幹預案例,汾水決堤後的糧食戰算是一個明確的成功案例。

  “今後決不能發生類似的情況,必須由朝廷幹預,朝廷務必掌握絕對的權力!”

  趙征很清醒,他絕對不會照抄照搬上一世的發展,肆意打破發展規律。

  讓市場自由發展,這種事兒還需要說嗎?自古以來曆朝曆代不是一直都這麽過來的嗎?

  遇上災荒之年,連朝廷都無力幹預糧食定價,隻能任由商賈宰割,實在不行了就是翻臉掀桌子,強行利用官府的官方身份進行彈壓。這算什麽?玩兒不過了就掀桌子打人嗎?

  因此,在與寧瑜討論之初,趙征就定下了基調,朝廷必須對市場具有絕對的掌控權。

  “這事兒回頭你上個奏疏,朝廷可以給出一定的讓步,但在想的時候,朝廷必須能絕對掌控市場。”

  談到這些,趙征坐直了身體,正色說道。

  不怪乎他認真,這個世界裏,還沒有什麽經濟戰的出現,但聰明人那麽多,還沒出現,不代表以後不會出現,趙征可不想以後被人打個措手不及。他必須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未雨綢繆做下準備,杜絕蓄意破壞的出現。

  “陛下。那些大的商賈,該如何處理?”

  聽到寧瑜的問話,趙征麵上跟著嚴肅了起來。

  寧瑜問的自然不是純粹的商賈之流。

  官商勾結這種事兒是放之四海古今皆通的道理。一個大商賈背後不可能沒有官麵人物,這一點在古代更絕。

  不論秦國西楚,還是往上數的前朝,前前朝,大的商賈都是世家所掌握的。一個“身世清白”的商賈不可能做大,在他即將做大的時候,就已經被周圍的“同行”吞吃幹淨了。

  因此,寧瑜問的實際上是世家。

  世家大族一直以來都是曆代掌權者的心腹大患。縱觀曆史,無數的皇帝致力於清除世家大族的偉大事業之中,但這是個無解的死循環問題。因為你清理了一批,很快會冒出另一批出來。如此循環往複,生生不息,無窮盡也。

  現如今大秦已知的世家大族還不是很多,這主要得益於長安之亂,以及這之後的混亂的十五年。

  長安之亂中,方清之一把大火燒得數個世家大族徹底滅絕,連根兒都沒留下。

  眼下大秦可以稱得上的世家,主要是工部尚書薑淵出身的薑氏,前任禦史大夫武壽的武氏,徐州蘇氏,皇室實際上也算是世家,以及勝州城裏的穆氏與張氏。這是六個站在金字塔上的世家,除此之外例如宋琮出身的宋氏,秦甘出身的秦氏等都是相對來說比較次一等級的世家大族。

  在這其中,皇室現在主要人員就隻有趙瑩、趙征以及趙征懷裏連話都不會說的趙治三個人,可以忽略不計。勝州城的張氏、穆氏情況特殊,他們主要盤亙在勝州城以及北部地區,勢力也主要集中在軍中,況且他們是鐵杆的保皇派支持者,也可以不計在內。徐州蘇氏有蘇毅在的一天,就可以保證不會出岔子,不僅不會添亂,還會成為趙征的臂助。

  主要問題集中在薑氏與武氏身上。

  武氏武壽剛被趙征擼下來,雖然看似元氣大傷,但實際上武壽在朝堂經營這麽多年,黨羽眾多,武壽辭官確實是個大的打擊,但並未傷筋動骨。

  薑氏則一直保持著高高在上的神秘態度,很少與世俗接觸的樣子。說它是個障礙吧,它派出了薑淵這麽個世家奇葩出來,說它支持趙征吧,又不表明態度。

  除了武氏與薑氏之外,就是其他的小世家。世家雖小,但聯合在一起,他們的能量也一樣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