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魏縣攻防戰(一)(4/5原諒我取名廢吧)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276
  第九十四章魏縣攻防戰(一)(原諒我取名廢吧)

  吳孟率領騎兵不斷接近趙征大營,他到底還是有些謀略的,沒有貿貿然地直接率領八百騎兵衝向趙征大營內,而是在接近趙征大營三裏之地停了下來。下令騎兵改變陣型,以他本人為箭頭,排列在他身後,整支騎兵形成一支箭矢的模樣。

  另一邊,吳孟騎兵接近大營的消息也被在外的斥候報給了趙征。趙征正皺著眉頭思索著敵軍的用意。

  一千騎兵衝擊十萬大軍的大營是什麽用意?

  趙征有些想不通。

  他早就聽說河北道內騎兵眾多,可騎兵多也不是這麽個消耗法吧?

  大軍安營紮寨,營地外布設拒馬挖設壕溝,設絆馬索這是最基本的安營要素,從之前的堅壁清野以及魏縣城牆加固的情況來看,敵軍主帥也是個知曉兵事的,他不可能突然犯渾指望八百騎兵踏破十萬中軍大營吧?

  想了一圈兒,趙征依舊想不通這是個什麽戰術。他倒是知道有這麽一種類似的戰術,名字叫餓虎掏心。是原來曆史上一個慣用騎兵的王朝征戰天下的慣用伎倆。

  他們在戰場上會率先派出一股騎兵對敵人中軍發起衝擊,在形成衝擊力之後,騎兵一往無前,不為殺敵,目標直指中軍帥帳,率先破壞敵軍指揮中樞,隨後大軍壓上,迅速將敵軍切割成數塊。敵軍中軍被破,無人指揮,自然形不成有效的反抗,屆時就會被分而化之,一一殲滅。

  那個王朝用這種戰術甚至曾經一度打到了西邊去……

  冷兵器戰爭中,騎兵麵對步兵具有天然的優勢,尤其是在遭遇戰上,是近乎碾壓的狀態。在野外作戰,如果步兵毫無準備,騎兵可以打敗三倍於它的步兵,這個數量越大,騎兵越有優勢。

  但八百騎兵破敵軍大營……

  趙征摩挲著長滿胡茬的下巴,他有點兒懷疑敵方是不是自己的老鄉,看演義看多了。

  雖然這樣想,趙征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會輕視對方。

  “關望,魏縣那邊是什麽情況?”

  “陛下,探馬剛剛來報,魏縣於一刻鍾前打開城門,敵方兵馬出城了。”

  “秦甘牧馳,你二人速去阻敵。記住,你二人的任務是阻敵,不是殲滅。宋琮,點齊兵馬待敵軍倉皇而逃銜尾追擊,與秦甘牧馳兵合一處試探性衝擊魏縣城外兵馬。吳慶,你率軍緊隨其後以待戰機,如果敵軍在兩翼埋有伏兵,等伏兵出現後立刻衝擊敵方陣營。朕在身後為你們掠陣,一定要將敵軍拖在城外,關望,將斥候營全部撒出去,半刻鍾一報,務必將敵軍所有情況第一時間報與朕。侯準,保衛營盤,別讓人抄了朕的老巢。”

  趙征吩咐完,眾人行禮後魚貫而出,整座大營迅速行動起來,趙征也在李柱子的幫助下迅速穿好了戰甲。

  大營外,拒馬已經布設完畢,秦甘與牧馳二人也率領著麾下先鋒營布置完畢。

  很快,一陣“轟隆隆”的馬蹄聲從不遠處傳來,甚至能看到為首一人身上銀色的亮甲。

  秦甘與牧馳二人並排站在一起,看到當先一人的銀甲,秦甘不屑地笑了笑。伸手指了指那人笑著說道

  “牧將軍,你看,這位是來過家家的嗎?”

  牧馳順著秦甘指的方向看了一眼,輕蔑的笑了笑,並未出聲。而是看了秦甘一眼說道

  “秦將軍,敵軍上來了。”

  他們兩個麾下兵馬本就是今日值守防衛工作的,趙征在洛州與蘇毅相處時間雖然短,卻還是學了兩招的。比如眼下,每日兩支兵馬輪換著布防。

  這種布防也不是鬆散的在營地外圈駐紮,而是圍繞著營地擺成一個圓環狀。

  受限於地勢原因,敵軍隻能從一個方向發起攻擊,也就是說防衛圈受到攻擊的方向隻會是一個點,這樣一旦像現在這樣,有敵軍來犯,整個防衛圈就會瞬間激活,由一名將領率軍在與敵軍接觸的點進行抵禦,另一名將軍率領防衛圈迂回包抄,將來犯敵軍包圍起來。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如果來犯敵軍是少數的,比如眼下,防衛圈就能盡數殲滅敵軍,如果來犯敵軍防衛圈吃不下,也能拖住敵軍,為中軍組織進攻或撤退爭取時間。

  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一字長蛇陣的變種。一字長蛇陣可防守也可進攻,敵軍攻擊一個點,整個蛇陣就會卷曲起來,將敵軍包圍、殲滅。

  其實要想破一字長蛇陣也簡單,隻需揪其首,夾其尾,斬其腰,三段同時進攻,讓陣型首尾不得相顧,則陣型可破。但眼下受限於地形,敵軍來犯,隻能來自一個方向,自然不可能三段同時進攻,也因此,一字長蛇陣就成了拱衛大營的最佳選擇。

  吳孟率領騎兵八百,此時已經放開了馬韁,任憑馬兒全力奔跑,這樣會將騎兵的衝擊優勢發揮到最大。

  離得趙征大營已經不足一裏,吳孟甚至能看到敵方大營前新建的拒馬,上麵還沾著未去盡的綠色樹葉。

  “衝啊!!!”

  吳孟大喝一聲,一馬當先,手掌一抓馬韁,胯下戰馬高高躍起,越過了第一道拒馬。

  馬蹄落地,吳孟頭也不回,疾跑兩步後,如法炮製,再次越過麵前的壕溝。在他身後,緊跟著的幾名騎兵越過拒馬後甩出套索,拖著拒馬向兩邊拖拽,為身後的騎兵拉出一條路來。

  “射!”

  牧馳望著迎麵而來的騎兵,手臂一揮,他身後的弓兵彎弓搭箭,箭矢如雨般,朝著衝來的騎兵射出。

  “三段拋射!”

  弓兵射過一茬後迅速退後,重新搭箭,牧馳冷聲吩咐。他身後的旗令兵接到命令迅速轉身,拿出腰間紅色角旗高高揚起。

  “射!”

  牧馳一聲令下,旗令兵手中紅色角旗落下,又是一陣箭雨。

  “射!”

  “射!”

  緊隨其後,黃色令旗,綠色令旗依次落下,三段拋射完成。此時第一段弓兵已經重新搭箭完畢。

  “射!”

  旗令兵手中替換成紅色角旗,再次落下。

  對麵,衝在最前麵的吳孟彎腰趴伏在馬背上,操縱著胯下戰馬不斷越過障礙,他身上的銀色戰甲雖然現眼,卻確確實實是好東西,麵對天空中落下的箭雨,隻需護住要害與戰馬,其他落在身上的箭矢,隻帶來一陣陣鈍痛感,卻從未有紮入身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