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出擊(3/5)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245
  第九十三章出擊

  “對陛下尊重些,什麽他啊他的。”

  回過神來的宋琮瞪了一眼牧馳,簡單的把趙征後麵說的話複述了一遍,又講述了一遍被留下來吃飯的所見所聞,末尾歎息著說道“陛下也不容易。可以看得出,我們確實誤會陛下了。以後這種事兒咱們能讓就讓一讓吧。今天這事兒要是讓蘇帥知道了,最少都是二十軍棍,往重了說,砍頭祭旗都不冤。”

  ——————————————————————

  河南軍與河東軍的風波就算是過去了,趙征也做出了相應的應對,一方打了軍棍,一方出言安撫了,至於效果,隻能等待時間的檢驗了。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盡快拿下魏縣。

  另一邊,魏縣。

  吳慶芳矗立在被被加高一倍有餘的魏縣城牆上,眺望著遠處。遠方一縷縷炊煙直衝雲霄,他甚至能看到掩映在晨霧之中影影綽綽的人影。那是從南麵北上而來的兵馬。

  收回目光,吳慶芳回頭看了看魏縣城內,在他身後,數千人正在緊張的加固著城牆。

  實際上短短的十四天根本不夠他將魏縣的城牆在拔高一倍之餘,同時加厚到穩固狀態。站在加高的城牆上,他甚至能感受到城牆的晃動。

  “父親。魯王來信。”

  一名年輕的銀袍小將登上城牆,來到吳慶芳身邊低聲說道,隨後遞上一封尚未拆封的信件。

  吳慶芳接過信件,瞥了一眼吳孟,語氣有些不善。

  “早便告訴過你,戰場之上不要穿得這麽顯眼。上去當靶子嗎?哼。”

  訓斥完,吳慶芳拆開信件慢慢看了起來,比訓斥的吳孟撇了撇嘴,有些不屑。他覺得父親有些過於謹慎了。敵人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了。眼下父親不就用簡單的障眼法騙過了敵軍嗎?可見那個什麽皇帝也不是什麽厲害人物,前幾天傳來的洛州之戰還說贏了消失已久的蘇帥蘇毅,要麽就是假消息,要麽就是蘇毅老矣。

  心裏這麽想著,吳孟愈發覺得父親吳慶芳有些過於謹慎了。

  此時吳慶芳已經看完信件,神色有些沉重。吳孟湊上前去低聲問道“父親,魯王說什麽了?”

  吳慶芳回過神來,瞥了吳孟一眼,將信件隨手遞給了他,口中說道“魯王染疾,命我即刻出兵,十日內擊潰來犯敵軍,盡快班師回濰州。”

  耳邊聽著吳慶芳的話語,吳孟一目十行的將手上的信件看完,臉上興奮的神色一閃而過。“父親,孩兒這邊點齊兵馬前去衝殺一番!”

  吳慶芳險些被自家的兒子給氣死。

  他滿腹憂慮地站在這裏,兒子竟然對自己視而不見,反而想著衝殺一番?

  敵軍是那麽好相與的嗎?

  洛州之戰雖然具體情況不知曉,但想來應該打的非常精彩,一個蘇毅便足夠難對付的了,眼下敵方軍中有兩個蘇毅這樣的用兵如神的天才,談什麽衝殺一番?能守住魏縣,他都要謝天謝地了。

  實際上吳慶芳對自己的要求底線在得知自己的對手是蘇毅以及打敗蘇毅的趙征時,就降低到了在魏縣拒守一段時間。他對河北道抗秦的結局一直持悲觀的看法的。

  河北道的確人才濟濟,但真正可堪稱之為將才的,他吳慶芳自認算一個,還有就是幽州王錢遷麾下的張馬勇,除此之外,冀州付梓勉強算是半個。整個河北道除了這兩個半將才之外,再無其他統兵打仗之才。

  反觀對方呢?

  一個名震天下數十年的河南軍蘇帥蘇毅,另一個初出茅廬便打敗蘇毅的趙征!

  兩個帥才!

  單從將麵上來對比,河北道就已經輸了。

  沒有見識過蘇帥統兵打仗的人,根本無法想象這個人有多麽的可怕,他就好像天生就是為戰場而生的人一樣。

  縱觀蘇毅的領兵生涯,幾乎看不到什麽奇謀詭陣大勝敵軍的情況,他所有的戰績看上去都顯得平平無奇,無論守城還是攻城,遭遇戰還是突襲戰,看上去都是一如既往的平平無奇根本沒什麽亮點。

  這種情況在外人看來就是一個庸才,換一條狗拴在帥帳裏,戰爭的結果也不會有什麽改變。但在內行人看來,這簡直就是最令人恐懼的存在了。

  試想一下,戰場之上,未知與意外那麽多,一個人究竟有多少預案才能做到對每一個意外都盡在掌握?

  這個人對戰爭的理解已經完全超越了人的範疇。

  收回思緒的吳慶芳回過神來,發現吳孟已經下了城牆,正在遠處點兵,他本想喊住吳孟,話到嘴邊轉了一圈,卻又停住了。

  也好,讓吳孟去試探一番也好。

  兩邊現在都在拖著,彼此沒有接觸,根本看不清雙方的虛實,雖然眼下拖延時間對我方是有利的,但那是在拿到信件之前,現在魯王病情如何尚不得而知,繼續拖延下去不是好事兒。

  想到這兒,吳慶芳便熄了組織吳孟出城的想法,而是在目送吳孟出城後迅速點齊兵馬,隨時準備接應。

  吳孟點了八百騎兵,親自跨馬衝在前列,自信無比地出了城。

  這八百騎兵一直是吳慶芳的寶貝。此時難得由自己率領,吳孟難免有些興奮,一想到一會兒自己親率八百騎兵馬踏敵軍大營,他就更興奮了。

  父親一直看不上自己,認為自己年幼,隻會紙上談兵,還不適合領兵作戰,這一次,一定要證明給父親看!

  河北道不缺騎兵,但這是相對於北方來說的,濰州地處南麵,騎兵還是非常稀缺的,吳慶芳麾下也僅有幾千的騎兵。騎兵最多的,是地處最北方的錢遷,他麾下幾乎全是騎兵。至於趙征麾下,幾乎見不到太多的騎兵。河東道地處中原,中原富庶,多的是莊稼,養不了戰馬。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河南道,蘇毅麾下也沒有騎兵。

  當然,斥候營這種追求速度與效率的兵種則要另算。

  這一邊吳孟率領八百騎兵衝向了趙征的營地,後麵吳慶芳也迅速做出了動作。加固城牆的部分不動,依舊加緊時間對城牆進行加固,中軍分出一萬兵馬,分成三股橫亙於魏縣之外,同時兩先鋒營三萬兵馬出城,埋伏於魏縣城外兩山之上,伺機而動。整個魏縣仿佛一隻張開鼇鉗的螃蟹,靜待獵物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