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書房議事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180
  大秦的印刷技術並不普及,印刷技術是用特殊的泥土燒製成一個個的字模,然後在字模中選出需要的字排列成要印刷的內容,再在字模上刷墨,用紙覆蓋在字模上壓好,再揭下來,一頁印刷書頁就算完成了。但這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也是大秦的印刷技術無法普及的原因。那就是墨。

  印刷技術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人工手抄費時費力的問題,降低書籍生成的成本。但大秦現有的所有墨中,名貴的鬆煙墨可以將字模上的字完美的呈現出來,其他廉價的墨則不行,用其他墨印刷出來的書頁,紙張很難成型地完整的從字模上揭下來,就算完整揭下來了,也會出現字跡模糊,氤成一團等各式各樣的問題。

  因此,大秦確實出現了印刷技術,但印刷技術根本無法普及,對書本的流通推廣作用微乎其微。從印刷技術出現開始到現在,這種印刷技術依舊是貴族世家手中的玩具,普通人家根本買不起印刷出來的書本。

  也因為這個原因,在大秦,書本依舊是非常昂貴的貴重物品。

  書房裏的幾個人以前隻遠遠地看到過書房內的藏書,就已經十分震撼驚歎了,此時來到近前一一查找,更能直觀地感受到書房內浩如煙海的書籍所帶來的衝擊。

  在這個時代,房子車子騾馬固然算得上資產,但真正可以用來傳家的寶貴財富,依舊是這一本本的書籍。眼前一書架一書架的書本可抵萬金。

  這無關身份地位。書房裏的六個人,除去穆菡綠珠兒與張驥不說,其他三人也都算得上頗有家資的人。趙瑩本就是皇室,更是在太原城留守多年,家底不可謂不豐厚,薑淵本就是世家出身,家裏藏書可謂汗牛充棟,至於寧瑜,本人掌管著大秦的錢袋子戶部,所見過的錢財更是數不勝數,可就算是這樣的三個人,在麵對這一書房的書籍的時候,依舊有一種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的感覺。

  更何況在近距離翻找的時候他們發現,這些書籍竟然一本都沒有聽說過,更從來沒有看過。

  這些可以算得上是孤本了!

  三人從最初的快速瀏覽尋找,到後來腳步越來越慢,看到一本書就忍不住想要拿起來翻看一二,到了最後幹脆駐足在書架前,起來,他們時而欣喜歡笑,時而皺眉苦思,時而臉色猙獰,完全沉浸在書本之中。至於尋找什麽“經濟”分類,什麽汾水決堤,什麽幾十萬百姓受災,都早已被拋到了腦後。

  “找到了!”

  安靜的書房裏傳來綠珠兒欣喜的呼喊聲,顯得有些突兀。三個沉浸在書本的世界裏的人紛紛抬頭怒視綠珠兒。綠珠兒手中抓著一本手掌厚的書本,被三個人這麽盯著,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求助的望向穆菡。

  穆菡自然知道這些書本的威力,畢竟在趙征寫下這些東西的時候,她本人是在桌案邊幫忙研墨來著。

  “好了,這些書都是陛下所著。陛下曾經下有嚴令,沒有他的允許,任何人不得擅自翻看。你們想看的話,等陛下歸來,可以去向陛下求個恩典。眼下重點是解決汾水決堤的後患。”

  一邊說著,穆菡走回席位之上,接過綠珠兒手中的書本鋪在案幾之上翻找起來。

  三人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上的書本,一步三回頭的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之上,目光盯著上方低頭翻閱書本的穆菡,腦子裏依舊控製不住地回想著剛剛看到一半的書本內容。

  書房裏陷入了短暫的寧靜之中,綠珠兒站在穆菡身後低垂著頭,張驥雙手扶膝,腰杆挺的筆直,端坐在案幾之後,目不斜視;其他三人目光遊離,正在神遊天外,穆菡則在那裏快速翻閱著書本。

  “貨幣體係的意義與價值”

  不對。

  “貨幣體係與政府信譽”

  還是不對。

  “市場經濟模式”

  好像是這個。

  穆菡按照書目索引翻開“市場經濟模式”章節,開始仔細翻看起來。

  時間在安靜的書房中悄悄流逝,就在寧瑜三人遨遊太虛歸來,等的有些不耐煩的時候,穆菡終於有了動作。她啪的一聲將書本合上,抬頭看向三人。三人精神為之一振,紛紛坐直了身子,他們知道,事情應該有了結果了。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合上書本的穆菡自信的仰了仰頭,並不急著將書本交給綠珠兒放歸原位,

  “寧瑜。”

  寧瑜微微調整了一下身子,應了聲“在”。

  “戶部還有多少銀子?”

  寧瑜皺眉思考了一番,這才回答道“戶部刨除必須的開支,還能挪用的大概有一千三百萬兩。”

  “嗯”穆菡輕輕頷首,露出自信的笑容“應該夠了。”

  “給工部撥三百萬兩用作重修河堤。其餘的一千萬兩全部拿出來,準備購糧。”

  “購糧?”

  三人聽完一驚,齊齊驚呼出聲。穆菡自信的笑了笑,接著說道“對,購糧。但不是現在購入,而是先準備好,等本宮的命令。”

  “另外,留出百萬災民二十日的口糧,其餘的糧食全部拿出來準備著,一旦糧商糧價超出現在糧價的一倍,就立刻分批拋售糧食。張驥。”

  “將禁衛派出去暗中調查各大糧商,務必將各糧商每日售出的糧食與預計售出的糧食,糧食價格全部掌握。每日匯報一次。”

  “殿下……”張驥有些猶豫,剛開口就被穆菡打斷。

  “本宮知道你擔憂派出大部分禁軍後宮內守衛鬆懈,沒關係,本宮相信我大秦的子民。眼下比起宮內的安危,更重要的還是受災的百姓。”

  “是”

  張驥低聲應了下來。

  穆菡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吩咐道“等糧價上漲兩倍之時,再次拋售,往後糧價每上漲一倍拋售一次。拋售的量掌握在各大糧商每日出售的八分之一。並且我們的出售糧食的糧價一定要是上次糧商售糧價格。如此拋售,如果他們繼續漲價,我們就拋售,等他們開始降價,我們也降,等到糧食價格降到現在的價格後,一次性將市麵上的糧食全部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