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蘇於氏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183
  第六十六章蘇於氏

  蘇毅當然沒有蘇哲腦子裏那麽多的彎彎繞。蘇哲說隻能提供五萬大軍的糧草,拿不出十五萬大軍的糧草,蘇毅就信了,然後有些失望,但他明白這種事兒不能怪蘇哲。

  能拿出五萬來,已經很不錯了。

  剛剛回到徐州的蘇毅顯然還不知道如今的徐州城與十五年前的徐州城相比,有了多大的變化。如今的徐州蘇氏,與十五年前的徐州蘇氏相比,又有了多少不同。

  他隻是聽了兒子的回答,便有些失落,隨後點了點頭。他認為能拿出五萬大軍的糧草,也好,不錯了。有,總比沒有要強上許多。有了這五萬大軍的糧草,總比沒有這五萬大軍的糧草要好。如果連五萬大軍的糧草都湊不齊全,他見到皇帝的時候,會很尷尬。

  他是去馳援皇帝的,帶著五萬大軍千裏馳遠,到了地方,皇帝很高興,結果細細一問,發現皇帝還要出這五萬大軍的糧草,那他蘇毅是去馳援皇帝去了,還是自己養不起兵馬,去皇帝那裏打秋風了呢?

  雖然沒法為皇帝分憂,但有了這五萬大軍的糧草,他至少不是去給皇帝添麻煩去了。

  蘇毅這麽想著,就覺得很滿足了。

  “我已命城外五萬大軍整軍,隨時備戰。明日準備糧秣,後天大軍出征。”

  說到這兒,蘇毅頓了頓,側頭偏讓開蘇哲的目光,他有些躲閃。

  蘇哲何等玲瓏剔透的人物,他當即就看出了父親蘇毅的心理。微微一笑,口中似是對他剛回來隻待了兩天就要再離開這事兒毫不在意,爽朗地說道

  “父親,您放心出征,家裏母親跟家裏有孩兒照顧。且族中族老也會時常提點孩兒。請父親安心便是。”

  蘇哲這話水平不可謂不高。他一下子就摸透了蘇毅的心理變化。蘇毅下意識躲閃的動作說明了他自覺對不起他們母子二人。這是蘇毅少有的柔軟的時候。

  雖然隻是一瞬間的事情,但蘇哲還是敏銳地抓住了這個轉瞬即逝的機會。他想要將父親留在家裏,但又自知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勸說能夠讓蘇毅改變主意,他蘇哲早就嘴皮子磨穿了。

  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既然明知道不可能,蘇哲這般人物自然不會再去做。於是他索性順著蘇毅的話來說。告訴蘇毅,我長大了,你安心去做你想做的吧,家裏我來照顧。

  但蘇哲又不想讓父親知道自己的變化,盡管他心裏也明白,以父親除了軍務外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的性格來說,是察覺不到的。但他還是不自覺的補上了一句“族中族老會時常提點孩兒”。

  既讓蘇毅安心,同時又將自己的變化掩藏了起來。

  兩全其美!

  蘇毅果然沒有察覺到兒子話語之間的彎彎繞繞,他點了點頭,猶豫了許久,終究隻是拍了拍蘇哲的肩膀,那句關心的話,終究是沒有說出來。

  蘇哲笑了笑,談不上苦笑,更談不上諷刺,他就隻是露出標準的微笑,開始道別

  “夜色已深,孩兒就不打擾父親休息了。”

  言罷,起身行禮,退了出去。

  書房內,蘇毅枯坐在原地,低頭凝眉,他已經開始梳理河北道的情報信息了。既然決定要北上,這種事情當然要提前做好準備。他在嶺南被困十五年之久,許多以前的消息都已經過時了,眼下手上的消息還是通過蘇家的消息網匯總而來的。他要對河北道綠林逐個分析,哪些能拉攏,哪些必須消滅,哪些可以用計,哪些隻能擺明車馬打一場。

  夜已經深了,蘇毅書房內的燈光一直亮著,將蘇毅的人影模模糊糊地投在了窗上。

  蘇哲站在屋外盯著窗上那個孤獨的身影發呆。看了許久,打了個哈欠,微微一笑,轉身離開。

  明日李他還要籌措糧秣,五萬大軍人吃馬嚼的,可不是個小數目。

  三日後,蘇毅一身甲胄,騎在戰馬之上,帥軍北上。他身後,是蜿蜒數裏的大軍。

  徐州城門之上,蘇哲負手眺望著遠處,煙塵中,依稀可以看到河南軍的軍旗。

  “嗬”

  就這麽站了許久,蘇哲輕笑一聲,轉身下了城門樓,朝著蘇府走去。那裏,他的母親還在府中殷切地盼望著。

  蘇於氏已經習慣了夫妻之間這樣的送別方式。大秦沒有女人不能進軍營的說法,但蘇毅治府如治軍,定下的規矩就必須嚴格遵守。

  蘇毅出征,蘇於氏不能相送,這就是蘇毅定下的規矩。

  縱觀徐州蘇氏的發展,不論是十五年前,還是十五年後到現在,包括蘇毅回徐州城,都很少能見到蘇於氏的身影。

  他仿佛與絕大多數的女人一樣,沉默寡言,悶在府裏相夫教子操持家務。

  蘇於氏不同於許多武將世家,她出身於氏,學的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從小就沒有接觸過舞槍弄棒的那一套。少時的蘇於氏同樣做著那個年紀少女們都愛做的美夢,但蘇於氏與其他人不同,她幻想未來的夫君不是征戰沙場的大將軍,而是一襲青衫的翩翩書生。

  彼時的蘇毅還隻是一個整天滿腦子都是舞槍弄棒上陣殺敵的熱血少年。按理說這兩個人是不可能有交集的,如果有,也隻能是家族裏合作的產物。然而後來,誰也不知道這兩個截然不同性格的人是怎麽走到了一起。

  像無數少女私藏的話本中的故事一樣,兩個人幾乎同時向家裏提出了自己對婚配的看法。

  大秦民風開放,並不會如楚國那樣保守。楚女不要說提到,聽到這種事兒都會羞紅了臉。

  但像極了楚女的蘇於氏這一次沒有羞紅了臉悄悄躲到廊柱後麵,他勇敢地向父母訴說了自己的想法,她說他喜歡上了一個少年,是徐州蘇氏的少族長。她說他要嫁給這個將來要做大將軍的少年。

  他說了很多,但她的父母沒有當場答應下來,隻是不痛不癢地訓斥了幾句後,就離開了。

  但她知道,這事兒成了。

  不論從父母的角度考慮,還是從利益的角度考慮,她這個於氏嫡女嫁給蘇氏的少族長,都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