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穀雨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422
  第五十六章穀雨

  承和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五,

  司天台司天監上書請改年號。帝不允。群臣皆請,帝複辭,如是者三,帝受之。

  自此,初生的秦帝國有了新的年號,開元。

  承和二十九年二月二十五日,定為開元元年二月二十五。

  承和這個年號,終於走到了盡頭。隨著他的主人,一起被封存在了故紙堆裏。

  帝年號改,百姓欣歡鼓舞。

  趙征望著一片熱鬧的太原城,有些感歎。今夜的太原城沒有宵禁。估計要熱鬧到很晚很晚。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改了年號。

  所有人都在開心。

  趙瑩那個老家夥喝得臉頰紅潤,醉眼朦朧。

  寧瑜薑淵之流喜笑顏開,不停地向皇帝敬酒,對於來敬酒的更是來者不拒。

  四處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氛,這是大家在慶祝秦帝國的新生。

  舊有的年號代表的是過去,新的年號才代表了新的未來。

  所有人的很開心,沒有人不開心。他們開心的是他們正隨著新生的秦帝國邁向新的時代。

  也許有一個人,如果還在的話,他應該是不那麽開心的。

  不,不對。

  他應該更加開心才是。

  隻是所有人都邁向了新的時代,他卻留在了舊的時代裏麵。隨著承和這個年號,永遠地留在了過去。

  也許他是欣慰的,至少他最終是陪伴著他最渴望陪伴的人了。他終於,能夠見到他最想要見的人了。

  他應該是開心的吧。

  ……………………

  開元元年二月二十八日。

  這是趙征禦駕親征前的最後一個大朝會。

  諸般事宜早已一一安排妥當。百官上朝理應無甚奏請才對。

  但此時不論是對於寧瑜、薑淵、趙瑩,還是對於諸葛瓊、武壽等人來說,都有一件萬分要緊的事情。這也是趙征禦駕親征前最後一件需要有所決斷的事情。

  大朝會開,群臣跪迎,山呼萬歲。

  隨後禮部尚書趙瑩奏請陛下降旨,遴選太原城內監國大臣。

  作為一個武夫氣氛濃鬱的國度,大秦在曆代帝王手下,不是沒有碰到過皇帝禦駕親征的時候。這種事兒也早有規程可循。

  皇帝禦駕親征,需再出征之前選出一位主持朝政的人。

  曆代帝王登基之時,都早已有子嗣。或選一最受皇帝欣賞的,或選一位能力突出的。作為監國皇子。

  在大秦這種養蠱一樣的奪嫡氛圍之下,監國皇子可是一個香餑餑。無論何時都足夠一應皇子爭個頭破血流的了。也因此,曆代帝王親征之前,朝堂之上都會掀起一陣風暴。各個皇子黨派之間手段盡出,就為了能夠奪得這監國皇子之位。

  當然,這裏說的是曆代帝王。到了趙征這兒又不一樣。

  趙征登基後才大婚,大婚到現在後宮隻有皇後一人。兩人年輕,未孕有子嗣。

  換句話說,就是曆代帝王的監國皇子那一套在趙征這兒並不適用。因為他還沒有皇子。

  趙瑩正是奏請的這件事兒。

  不管皇帝有沒有子嗣,在黃帝出征的這段時間裏,朝中不能沒有一個決斷之人。當大臣們對於一件事兒有所分歧,事態又必須盡快解決的時候,就必須有一個能夠做出決斷的人出來。

  趙瑩奏請,趙征並不意外。

  因為這種事兒按理來說,如果皇帝不記得了,也正是禮部的職責。

  當然,趙征並不是忘記了,他隻是想要壓到最後一天再公布。這樣可以免去自己的很多煩惱。

  “這件事朕早有決斷。”

  趙征側頭看了一眼盧平,盧平走上前來,高呼

  “宣,皇後覲見!”

  門口自有小太監依次傳喚。

  很快,穆菡一身皇後華服,雍容而入。

  趙征起身拉住皇後的手,一同站在了丹陛玉階之上。

  “朕選的監國就是皇後!”

  “什麽!”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間議論紛紛。

  大秦並不像楚國那樣禮教森嚴,女子地位要比楚國高上許多。在大秦,女子讀書識字是平常之事,就是舞槍弄棒的女子,也是有的。甚至在大秦的曆史上,也曾出現過那麽幾位女子為將的情況。

  但不管怎麽說,處於封建社會之中,女子始終要比男子地位低。即使是在大秦這個民風開放的國度。

  皇後監國更是前所未有之事。

  倒是牝雞司晨,霍亂朝綱的例子有所存在。

  趙征又何嚐不知道這是開了大秦曆代的先例。他本來也沒有想到讓皇後監國。

  這事兒本來是他的心事。

  讓趙瑩監國,是最合適的人選。但與諸葛瓊等人相比,趙瑩過於方正剛直,雖然趙瑩威望足夠,身份也合適,閱曆、眼光都有,但趙征相信以現如今的局麵,趙瑩不一定能鬥得過諸葛瓊。

  加上趙瑩年事已高,監國要想辦得好,那可是個勞累的活計,尤其是眼下的局麵,趙征可以肯定,他前腳走,後腳諸葛瓊他們就會開始有所動作。

  趙瑩畢竟年紀在那裏放著,就算他能一一識破諸葛瓊等人的詭計,他總有精力不濟的時候。因此,趙瑩可以為佐,但不能當這個監國。

  就在前幾日,那次諸葛瓊等人在大朝會上試探的時候,皇後的那一大鍋羹湯讓他發現了一個新的人選。

  這個新的人選就是皇後。

  趙征發現皇後雖然是一介女流,但政治嗅覺非常敏銳。

  那天大朝會上群臣發難,皇後竟然也想到了。他自然不會以為皇後的那一大鍋羹湯真的隻是為他以及穆靖那幾個小孩兒準備的。

  實際上,那一大鍋羹湯是皇後洞察了諸葛瓊等人會發難,為百官準備的。皇後認為他們那日的朝會會很久之後才能結束,提前準備了羹湯,以免百官以及趙征餓著肚子。

  雖然最終的事實證明了諸葛瓊等人那日隻是簡單試探,但單論皇後這份眼光,對時局的洞察能力,就已經足夠了。

  也因此,趙征決定讓皇後來監這個國。

  ………………

  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第6個節氣,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有‘雨生百穀’的含義。

  “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穀於水也……蓋穀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

  穀雨因此而得名。

  穀雨時節算得上是仲春了。

  趙征口中的初春出征,最終選定在了穀雨時節。

  開元元年三月初一。

  穀雨。

  諸行無忌。

  趙征一大早起來,祭太廟,敬告祖宗,祈求保佑。

  一係列禮節折騰完畢,趙征換下了隆重的袞服,穿上了鎧甲,騎著一匹健壯俊美的戰馬,身披暗紅色披風,來到了城外大營。

  在這裏,軍隊早已集結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