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微瀾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217
  第五十一章微瀾

  盧勇的死訊,迅速擴散到了整個太原城,等到了第二天,元月二十七,天下皆知。

  承和二十九年二月二十四,在趙征的執拗下,盧勇被以公卿之禮風光下葬。

  大雪斷斷續續的下了二十八天,一直到現在,才終於見了個晴。

  趙征拖著疲憊的身子邁入千秋殿,外麵的寺人輕手輕腳地關上了大殿的門。

  千秋殿內,穆菡安靜地坐在那裏,趙征走到穆菡身邊,一屁股坐了下來。穆菡摟過趙征的腦袋,輕輕地揉按著。

  趙征像個賭氣的孩子一樣,將頭靠在穆菡的肩膀上,閉上了眼睛。

  大殿裏安靜了下來。

  “老盧也離我而去了”

  趙征的聲音悶悶的響了起來。

  穆菡低頭看了一眼靠在自己肩膀上的年輕帝王,一臉的疲乏。這幾日他一方麵要操持盧勇的葬禮,一方麵還要關心戰事的準備情況。每天是見不完的大臣,談不完的話,深夜裏休息的時候,也隻是躺在床上,就這麽怔怔地望著上方發呆,一直到黎明。

  “陛下還有寧大人,薑大人,還有臣妾。”

  穆菡柔聲安撫著趙征。

  趙征揮了揮手,他選了個舒服的姿勢躺了下來,頭枕在皇後的腿上。閉著眼,享受著難得的安寧。他此時不想開口說話,也不想聽任何的聲音,他隻想安安靜靜地這麽呆著,安安靜靜地呆一會兒。

  穆菡知道趙征的苦處,更理解他的難處。夫妻二人早前的那點兒別扭與不愉快,在這段時間裏早已經消弭幹淨。

  朝堂之上隨著趙征的率先落子,各方開始湧動起來,這給了趙征很大的壓力。但憑借著他皇帝的地位,以及盧勇的威嚴,這些趙征還能勉力應付。

  但隨著盧勇的死去,朝堂之上的微妙平衡被打破了。沒有了盧勇的分擔,所有的壓力一下子集中在了稚嫩的帝王身上。年輕的皇帝還沒有準備好承擔這突如其來的壓力。

  檢校兵丁,清點兵甲,籌備糧草,調任校尉……

  每一個環節都開始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每一個環節都必須趙征親自過問,每一個環節都要時刻盯著。

  市麵上的流言蜚語,天下各方的審視……

  趙征必須時刻打起精神,小心翼翼地處理所有的事情,此時的他,處境萬分艱難凶險。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盧勇在,這個新啟的朝廷內,盡管文武百官各懷鬼胎,卻都還朝著一個方向使勁兒。外麵的牛鬼蛇神在這位老太監的眼皮子底下,也不得不安分守己。

  盧勇在,趙征隻需要按部就班地順著曆史上每一位帝王所走過的路慢慢的前行,隻需要達到曆史上任意一位帝王所在的高度,他就會被人認可,他就能收攏群臣的心思。

  盧勇在,看似已經不管什麽事兒了,趙征卻能夠得到一個公平合理的機會。

  但是現在,盧勇不在了。

  新生的朝廷裏,開始不安分起來。各路的牛鬼蛇神也開始蠢蠢欲動。世家,軍閥,皇室宗親,各路人馬都用不懷好意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著。

  盧勇辛苦為趙征搭建起來的平台,已經岌岌可危。

  樓蘭向楚國求親的隊伍已經抵達楚國都城。楚國的態度曖昧不明。誰也不知道楚國那位深沉的皇帝究竟是怎麽想的。是聯合趙征遠交近攻,整飭內政,還是撕毀和約,趁機聯合樓蘭扣關,誰都不知道。

  嶺南道也開始動作起來,他的那位叔爺爺似乎被重新喚起了雄心壯誌。有線報傳來,嶺南道已經整軍完畢,不日即將對江南道用兵。嶺南道地處南方,冬季裏不適合擅啟戰端的說法並不適用。

  河南道的於猷開始頻繁與徐州的蘇氏一族接觸。蘇氏一族本來占著徐州城坐觀天下,於猷幾次與蘇氏接觸,蘇氏都沒有回應。如今,就在前幾日,蘇氏將於猷之子於元請進了徐州城。

  山南道的戰亂紛爭有偃旗息鼓的趨勢。根據線報,占據山南道與大半江南道的張四忠,占領江南道一向與張四忠不對付的陸平已經停戰,就在剛剛得到的線報上說,張四忠、陸平與李靖這三個五姓人已經碰麵。

  關內道以北,勝州城正在迎擊北方南下的蠻子。一場大雪埋葬了蠻子三分之一的牛羊以及百姓,這將是他們最為猛烈的一次南下狩獵。北方蠻子的南下來的十分突然。盡管穆勒已經趕回了勝州城。但在穆勒回到勝州城之前,勝州城還是傳來了張權身受重傷的消息。勝州城的戰報從開始的每日一次,到現在的三五日一次,盡管奏報上穆勒沒有說,但已經可以猜測得到,勝州城的境遇十分艱難。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河南道依舊如故。既沒有逐漸聯合,準備進犯的意思,也沒有上表稱臣的意思。他們正忙著對抗來自東北的蠻夷。以前盧勇曾經對河南道做出過這樣的評價‘燕趙之地多慷慨之士’,河南道遍地都是綠林好漢占山為王,占水成寨。平日裏與官府作對,彼此之間打個你死我活,但每逢蠻夷南下,他們都會聯合起來主動抵禦。

  天下自然不會因為盧勇的死就亂作一團。盧勇的能力是有的,盧勇對於天下的威懾力是有的。但這些都十分有限。

  盧勇並不是他們那一代盧氏一族裏最好的那個。否則也不會被派遣到最沒有競爭力的趙榮身邊了。盧勇也許很厲害,但相比於同一代的盧氏子弟,他始終是平庸了一些。

  盧勇也不是萬事都做的好的。很多事情上,盧勇可以做得更好。但盧勇最大的優點就是他的思慮周全。

  論設局,論處事,盧勇也許做不到最好,做不到天衣無縫,但他能夠做出的選擇,總是當時最恰當最穩妥的那一個。

  加上這麽些年的閱曆積累,盡管盧勇不是最好的那一個,他的手段依舊不容小覷。

  盧勇就像一隻隱於陰影之中的山嶽,他不出手,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也不敢造次。他們隻能在規則內耍耍手段,螺螄殼裏做做道場。

  但現在盧勇死了。

  這病懸於頭頂之上的利劍被摘了下來。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世家望族,都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