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伴讀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416
  第四十五章伴讀

  趙征返回了兩儀殿,臉上沒有絲毫表情,不過周圍的低氣壓卻彰顯了主人的情緒。兩儀殿內的宮女太監無不小心翼翼輕手輕腳地,生怕受到牽連。

  對於這個結果,趙征在意識到自己錯估了形式的時候就有預料。而且還是他預料到的最好的結果之一。不過他並沒有感到開心,相反,一種名為憋屈的感覺襲上心頭,讓他愈發憤怒,想要將眼前的一切都毀掉。想要下令把那些出來請他三思的人全部誅滅九族,他一點兒都不想三思,他想誅他們的九族!

  不知過了多久,趙征終於把心頭的暴虐壓了下來,開始複盤這場虎頭蛇尾的早朝。他必須吸取教訓,迅速成長,因為今天早朝的事情世家必然不會善罷甘休,說不定有什麽樣的後手在等著他。

  這場大朝日的鬧劇是他挑起的,首先他在二十一日這天突然撕毀了雙方剛剛簽訂好的和平共處條約,毫無征兆地開始召人入宮奏對,這直接導致了這群剛剛放鬆下來的人們瞬間陷入一級戰備的緊張狀態。趙征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們已經成了驚弓之鳥,自己隻不過是想要打草驚蛇,試探一番,卻讓草叢裏的一眾物種都受到了驚嚇,蛇鼠蟲蟻的,一股腦都鑽了出來。

  然後今日大朝會,這群蛇蟲鼠蟻的開始暴起發難。

  從過程來看,他們是想先剪除傾向於自己的人,再慢慢控製自己,所以武壽發難的對象看似是自己這個皇帝,實際上是先堵住自己的嘴,讓自己不得不保持公正的判罰態度,做一名公平的裁判。

  然後矛頭調轉,直指薑淵寧瑜二人。

  不過在這期間,給了自己莫大的驚喜的卻是寧瑜。

  本以為這場早有預謀的發難會被薑淵終結,或者薑淵被武壽終結,誰能想到一向不聲不響的寧瑜口才之犀利竟絲毫不輸身為禦史大夫的武壽跟經常被彈劾的薑淵,甚至猶有過之。

  直接抓住武壽話裏的漏洞。

  然後武壽暫時退讓,拋出了一個看似十分誘人的誘餌——罷免武壽或者奪禦史聞風奏事的特權。

  別看武壽哭的稀裏嘩啦呼天搶地的,實際上當時一旦趙征下了收回禦史聞風奏事的特權的命令,那麽他即將麵對的將不僅僅是這些世家大族所控製的蛀蟲,還要麵對幾乎朝堂上所有的官員,他將真正做到舉目皆敵的地步。

  原因很簡單,官員的職權是曆代先帝所賦予的,不是說當今皇帝不能更改,而是不能毫無征兆毫無緣由,僅僅是因為某種利益之爭就奪職奪權。

  今天你可以奪武壽的職權,明天是不是就是我們了?

  所以,趙征今日一旦剝奪了禦史聞風奏事之權,他立刻就會成為眾矢之的。甚至他下這個命令後還得不到良好的執行。

  曾經混過體質的趙征太明白這其中的彎彎繞了。

  體質內的事情,不是說誰的等級高誰就能通吃,等級高,依然要打好跟手下之間的關係。否則你寸步難行不說,說不上什麽時候還會被人莫名其妙地匿名整治一番。

  反過來,與手下打好關係,不僅行事方便,還會減少很多自己本不必處理的事情,同時在有什麽大事件或不起眼的小事件發生的時候,也會有人給你通風報信讓你有所準備。

  小人物的能量,著實並不小。

  趙征一眼就看透了武壽的舉動目的所在,因此他沒有像一個真正的政治小白一樣,得理不饒人,對對手一通窮追猛打,反而見好就收。

  在趙征看來,通過這一場虎頭蛇尾的大朝會,收獲最大的其實並不是預先知曉世家的動向——他們的阻攔是必然的,反而是通過武壽的表現,趙征看到了一個控製禦史台的契機。

  禦史台,從這個機構出現開始,就一直不停的跟皇帝作對,皇帝是昏君的,他們能把這位皇帝罵死;皇帝庸碌無為的,他們能把這位皇帝氣死;皇帝是聖明之君的,他們也能雞蛋裏麵挑骨頭,總能找出皇帝的不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皇帝也是人,也會犯錯,也有私欲,可是這個名叫禦史台的機構總希望他們的皇帝是運行完美從不出錯的精巧機械。

  趙征將來要做的事以一個大秦人的眼光來看,實在太過駭人聽聞了一些,因此,他一直很擔心將來自己沒死在戰場上,沒死在改革的道路上,反而被禦史台煩死了。

  如今,他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絲改變禦史台或者說掌控禦史台的契機,如何不令他興奮。

  臉色陰沉地揮退了兩儀殿內所有侍奉一旁的宮人,趙征麵無表情的端坐在那裏,坐了一會兒,忍不住嘿嘿嘿地笑了起來。

  正笑著,不防有人走了進來。趙征趕緊恢複一副怒氣衝衝的樣子。

  進來的人是盧平。

  “查清楚了嗎?”

  盧平躬身行禮後起身回應道

  “陛下,查清楚了。

  四十年前,武壽在前往長安的途中遭山匪搶劫,自身險些喪命。幸得路過的李家家主所救。後在李家擔任幕僚。三十三年前,得李家嫡出大娘子所重,下嫁於他。李家大娘子一直無所出。三年前孕有一子,後因血崩,母子雙亡。”

  趙征手指輕輕地叩擊著案幾,笑嗬嗬的說道

  “沒想到咱們的禦史大夫還是個倒插門兒的。他在遭搶前的事情還能查到嗎?”

  盧平搖了搖頭說道

  “查不到。據說武壽當時遭搶,山匪是要滅口的。因此連他的文書也一並搶了去。山匪剿滅後也未發現文書。武壽現在所用的文書乃是其在李家當幕僚後重新辦的。”

  趙征點了點頭,又接著問道

  “你剛剛說李家的大娘子一直無所出。那這期間武壽可曾納妾?”

  盧平繼續說道

  “三十年間斷斷續續的納了幾房。都意外死亡了。隻有十年前的一個頭牌為他誕下一子。這也是武壽唯一的兒子。”

  趙征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衝著盧平說道

  “朕記得朕的妻弟還在宮中是嗎?”

  盧平聽到趙征的問話楞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回應道

  “是的,小公爺今年九歲,正是進學的好時機,況且小公爺聰慧好學,精力旺盛,正需幾位伴讀一同進學。”

  趙征點了點頭,裝作很深沉的樣子說道

  “嗯,朕瞧著這武壽家的就不錯。雖說是庶出子,但有武壽教導,得武壽寵愛,應該是個不錯的孩子。

  盧平擬旨,著武壽之子,薑淵、寧瑜、林羨、諸葛瓊之子,及趙瑩長孫入宮伴穆靖讀書。

  既然一個已經叫上了,幹脆都來好了。另外通知皇後那邊,今日午膳朕過去用。讓她叫上小穆靖。”

  說著趙征笑了笑。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