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聚首
作者:指缺      更新:2020-11-12 13:55      字數:2932
  第二十三章聚首

  蘇毅正準備整軍開拔,卻不料遇到了其他的勤王軍。

  蘇毅接到斥候傳報後親率一幹主將前往營地門口迎接。之所以如此大的陣仗,是因為來的是一位皇族旁係的逍遙王爺趙蕩。

  隨著這位逍遙王爺一起來的還有其他幾路勤王軍。大家互相見禮後,一同進了剛剛準備收拾開拔的軍帳之中,分次落座。

  原本寬廣的軍帳頓時變得有些擁擠起來。

  蘇毅作為主人家坐在上首,與他同坐的是那位逍遙王爺,也就是恭王趙蕩。下首位坐著的是兩位來自嶺南道的勤王軍首領徐茂,丁儉。再往下,就是其他幾路勤王軍首領。

  眾人剛一落座,徐茂就開口說道

  “諸位,相信諸位此來長安的目的都是相同的。我與丁兄初聞噩耗,亦是大驚失色,恰逢恭王爺在嶺南做客,便一同前來。”

  說著看向上首與蘇毅同坐的趙蕩,趙蕩麵色哀愁地點了點頭,表示徐茂說的是真的。得到趙蕩的回應後,徐茂接著說道

  “卻不料緊趕慢趕還是慢了一步,眼下長安城被賊人焚毀,我們該何去何從?”

  他的話音剛一落地,身邊的丁儉站起身來張開嘴準備回應,卻不料一直跟隨在蘇毅身後沉默不語的於元搶先開了口

  “那不知徐將軍意下如何?”

  蘇毅皺了皺眉頭,掃視一圈,見眾人目光都集中了過來,便沒有出聲阻攔於元。

  被於元插了一嘴,徐茂皺了皺眉頭,看向蘇毅

  “蘇兄,不知這位是?”

  蘇毅淡淡的開口道

  “這是於猷於兄長子於元。於兄病重,此次勤王派了其長子代父出征”

  “小侄於元見過諸位叔父。”

  於元衝著廳內的諸位將領行禮後,老老實實的站回了蘇毅身後。

  大秦尚武,卻並非獨武,否則大秦也不會傳襲這麽久了。大秦內部的文武之間還是有鬥爭的,不過因為大秦尚武尊武的基本國策,決定了這個爭鬥不會過於激化,加之大秦曆代皇帝的開明,使得這種文武之爭總體上處於可調和的狀態,這就使得文武之間雖然有爭鬥卻屬於良性競爭的範疇內。

  然而再怎麽說,武人之間終究比文武之間來的親近。也因此,各省府道之間的將領基本都會相互認識,關係好的那就是世交,關係稍差一些的,也類似於於家與蘇家這樣。關係最差也能認得人是哪個,不會當麵給人難堪。

  因此,在座的可以說都是於元的長輩,別看於元在蘇毅麵前可以不在乎禮節,可以想說啥說啥,在場這麽多人,他都認識,卻大多數都是點頭之交。況且這個點頭之交還是說的他家長輩,而不是他一個毛頭小子。所以,於元幹脆老老實實站在蘇毅身後充當布景板,聽著就是了。

  “諸位聚集於此,相信都是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進京勤王。孤王身為陛下族叔,咋聞此訊,焦急萬分。”

  在大家打完招呼,問候完於元長輩後,恭王趙蕩開口了

  “隻是孤王屆時身處嶺南,距長安甚遠,一路晝夜兼程,才抵達。蘇將軍,你來的最早,卻不知眼下形勢如何?陛下是否無恙?”

  蘇毅坐的很正,身板挺得很直。聽完趙蕩的話後,將自己所見所聞一五一十一一述說清楚。

  趙蕩聽聞長安城被焚的消息,臉色一白,怔楞在那裏,眼淚撲簌簌的落了下來。

  “陛下,陛下……”

  趙蕩念叨著,接著嚎啕大哭起來

  “陛下啊!陛下!!!”

  丁儉上前說道

  “王爺,末將請戰!”

  隨著丁儉的話落下,屋子裏嘩啦啦一大群人跟著跪拜在丁儉身後齊聲喝道

  “末將請戰!”

  蘇毅站起身,嘴唇抿成一條線,臉色鐵青的看著滿帥帳的人。

  “末將請戰!!!”

  這群人繼續大聲呼和出聲。

  很快,外麵傳來一陣陣兵甲碰撞的聲音

  “請戰!”

  “請戰!”

  “請戰!!!”

  蘇毅的臉色愈發的鐵青,他抬頭看向前方,不知什麽時候,帥帳被人拉開,外麵密密麻麻地跪了一地的士兵,這些士兵穿著各不相同,有嶺南兵,有徐州兵,有蒲州兵……

  蘇毅轉向趙蕩。

  趙蕩不知什麽時候已經擦幹了臉上的淚水,此時正將地上的一眾將領一一扶起,然後走到帥帳外。

  “將士們,本王乃是先帝族弟。陛下親封恭王。”

  “如今長安城被賊人焚毀,陛下身處危難,我等臣子不能眼睜睜看著!”

  “今日承蒙諸位抬愛,孤王暫領全軍,入長安,救陛下!”

  ……………………

  蘇毅自始至終就這麽站在帥帳裏看著趙蕩,以及趙蕩帶來的一眾人馬,奪了他的營地,整軍。

  於元站在蘇毅身後,低著頭,偶爾抬頭,小心翼翼地看著逆著陽光的趙蕩,又看一眼站在自己前麵的蘇毅,默不作聲。

  “哎”

  蘇毅的拳頭攥了又鬆,鬆了又攥,最終化作一聲低沉的歎息。

  當了這個時候,蘇毅如何看不明白趙蕩的打算。

  他蘇毅是忠,不是傻。趙蕩這是挾大義奪他的軍權。同時把他逼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今他蘇毅是跟隨趙蕩還是不跟隨?

  跟隨趙蕩,他心有不甘。他蘇毅忠的是大秦,是皇帝,是陛下,不是這個耍弄小伎倆的恭王。

  不跟隨趙蕩?

  趙蕩奪權的口號是進長安,救陛下。就算明白人都明白這隻不過是趙蕩奪權的借口,天下畢竟明白人從來都是少數。他不跟隨趙蕩,用不了幾日,就會被傳揚出去,他都能想得到,他必然會被看成一個貪生怕死不忠不義的人。

  忠義,對於蘇毅來說有多重要?

  也許忠義對於丁儉、趙蕩這樣的人來說不那麽重要,但是蘇毅如果背上不忠不義貪生怕死的名聲,他會被人活活說死!

  蘇毅站在那裏不斷思量著她該怎麽選擇。

  選擇跟隨趙蕩,他感覺自己好像被強行喂了一口翔一樣惡心。況且趙蕩今日借口奪權,其心昭然若揭,左右不過聚攏軍權,然後爭奪天下共主的位置。

  跟隨這麽一個人,與蘇毅心裏的忠義完全相左。

  不跟隨趙蕩,他不願背負不忠不義的名聲。

  ……………………

  趙蕩可不會管蘇毅的選擇,這一路從嶺南行來,他已經聚攏了數十萬的兵馬,對於不肯跟隨的將領,用不著他動手,自然有人幫他解決。因此,在他看來,收攏了蘇毅的兵馬後,蘇毅已經可有可無。跟隨他更好,不跟隨他也沒什麽損失。

  況且趙蕩早聽說過蘇毅對皇帝的忠誠,對於蘇毅投效他這件事,他並不看好,既然可能性不高,自然不會抱有什麽希望。

  ………………………………………………

  長安城的一把大火燒掉的不僅僅是這座繁榮昌盛的城池,連帶著的這把大火將大秦皇室的顏麵徹底燒毀,順帶燒起了各地各路人馬的野心,或者叫做雄心壯誌。

  很快,各路人馬以進長安救陛下的名號聚攏兵將,開始互相征伐起來。

  而長安城的縱火犯,已經拖著從長安城搜刮而來的金銀珠寶過了黃河,進了隴右道。

  隨著西北故鄉的接近,方清之終於病倒了。

  這一日,他叫停了馬車,掀開簾子鑽了出來。一陣劇烈的咳嗽後,抬眼看著眼前巍峨雄偉的山脈怔怔發愣。

  “父親,您再休息一下吧,我們已經過了磐石關,眼下繞過蕭山,就到家了。”

  方清之身後一中年男子給他披上大氅,輕聲說道。

  “蕭山啊。”

  方清之微微仰了仰頭,這個動作讓他有些難受,他卻執拗地仰著頭看著蕭山的山頂。

  “當年就是在這裏,埋葬了無數我西北大好的男兒”

  一句話說完,仿佛用盡了他全身的力氣,方清之再也堅持不住,軟軟的靠在了身後男子的懷裏,伴隨著劇烈的咳嗽聲,一蓬蓬血水順著嘴角滴落在了雪地裏。他努力掙紮著,大口大口地呼吸著,肺部卻好像一隻破敗的風箱一樣呼呼作響。

  “回家……回……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