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災難的起源
作者:好運遲遲      更新:2020-11-30 17:54      字數:2259
  淩會盛回到家,聽保姆說爺爺回房間了,便走過去敲了敲門,得到爺爺的應答後,他才輕輕推開門走進去。

  淩壽祥依舊坐在輪椅上,在孫兒進來之前,他一直望著窗外,若有所思。孫兒進來後,他才轉過身來看著他。“不是在開會嗎?怎麽回來了?”他問。

  “金運萊真的被劫持了嗎?”淩會盛慢慢走到爺爺身邊,今天他隻想聽爺爺說句實話。

  淩壽祥心裏什麽都清楚。他也不打算再瞞孫兒了,孫兒這大半年也不好過,今天一定要把這幾十年的恩怨告訴他,免得他繼續受煎熬。這個家裏,總要有一個正常人,過正常的生活。

  四十七年前,淩壽祥在一個陰雨天迎來了自己的第三個孩子。不幸的是,由於老婆生產前受到驚嚇動了胎氣,雖然生下了孩子但是自己卻命喪黃泉。在那個醫學不是特別發達的年代,淩壽祥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離開,無能為力。

  不僅如此,這個讓母親拚盡最後一口氣生下來的孩子,剛出生就被醫生判了死刑,說是先天性心髒病,沒有活下來的可能。如果能活三個月就已經算是奇跡。

  那時淩壽祥在蒲華市的事業才剛剛起步,諸事不順,老婆又因難產而死,生下來的孩子還先天不足……每件事情都像一大塊石頭壓在他的胸口,讓他喘不過氣來。

  思量過後,他決定讓這個小兒子跟他的母親一起走,因為他實在不願意再看見他。隻是他下不了狠心,便把他送到了鄉下一個遠房表舅那裏,讓他自生自滅。而他則對外宣稱,由於老婆難產,母子均已不在人世。

  從那兒以後,他隻撫養著他的兩個孩子,專注於自己的事業,終於在蒲華市站住了腳。

  而那個被他送到鄉下的孩子,等他想起他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兩年之久。他有時也會被惡夢驚醒,夢中被老婆責怪,被小兒子撕咬。他以為他已經死了,偷偷地哭過之後,他去了鄉下。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不知道是因為老天保佑,還是因為遠房表舅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他這個命運多舛的孩子竟然奇跡般的活了下來。

  問過之後他才得知,原來表舅把他當初留下的錢全給孩子看病用了,自己還欠了一屁股債。老天不負有心人,他總算保住一條小命,現在看起來和正常人無異。隻不過如果想好好活下去,還需要長期治療,最好能換個心髒。

  他看著這個清秀、瘦弱的小男孩,心中深覺愧疚,在表舅麵前哭成淚人。為了彌補自己犯的錯誤,他決定把孩子接回家,讓他接受更好的治療。

  可是這個孩子從鄉下來到城市,不但沒有因為換了更好的環境而興高采烈,反而因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離開自己熟悉的人而整天哭鬧,東西也不好好吃,半個月不到,就病情加重住進醫院。

  表舅身體不好,表舅的兒子也就是他的表弟和弟媳來醫院看孩子。這個孩子也是他們兩個一手拉扯大的,他們結婚三年還沒有孩子,隻把他當親生的兒子一樣看待。看到孩子病成這樣,他們拉著他哭了好幾次,說還是接回鄉下吧,讓孩子活著是要緊的。

  他也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孩子身體本來就弱,再這樣下去,即便將來有機會換心髒,恐怕他的身體也不允許了。所以他答應了表弟兩口子的請求,又讓他們把孩子帶回了鄉下。後來聽說他們給孩子取了名字,隨他們姓李,名為建明。

  一晃十年過去,孩子在鄉下生活得很好,除了身體弱一些之外,沒有別的不足。表弟這時已有了兩個孩子,大的是男孩,名叫李建冬,老二是女兒,取名李建秋。這兩個名字都是隨著“李建明”叫的。

  而他也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淩軒,還想著盡快把孩子接到身邊,讓他和自己的兩個孩子一起生活,接受更好的教育。可他每次去,孩子都不理他,更別說跟他來城裏玩幾天了。有時建冬和建秋都答應了跟他走,建明就是不肯一起。

  他知道孩子心裏有陰影,也不便強迫。隻等有了合適的心髒,給孩子做完手術,孩子身體結實後,再慢慢彌補對他的虧欠。

  由於工作特別忙碌,家裏還有兩個孩子,而他一直沒有再娶,裏裏外外都需要他操心,所以對鄉下的關注就特別少。又過了兩年,聽到表弟和表弟媳因山體滑坡雙雙遇難的消息,他才急急忙忙趕過去,到那兒才知道禍事不止一件,他的小兒子趁家裏亂作一團的時候悄悄離家出走了。

  一切災難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淩軒也好,李建明也好,不管他叫什麽,他心裏都帶著深深的仇恨。養父母一家雖然沒有跟他提過他的身世,但他曾多次聽到他們在房間裏說悄悄話,說不想把孩子還給淩家,還說淩家老爺子不能這麽狠心把孩子從他們身邊帶走等等。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他也發現自己和弟弟妹妹有很多不同之處,再加上從父母那裏聽來的一些話,他已經基本清楚自己的身世。當他得知自己是因為出生後心髒不好才被父親狠心拋棄時,小小年紀的他就在心裏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離開李家後,他沒多久就混進黑幫,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報複之路。

  聽著爺爺帶著凝重的表情說完這些,淩會盛的心也沉重了。雖然他之前已經猜測到他這個叔叔是被爺爺拋棄的,但是今天他才知道,爺爺拋棄的居然是一個被醫生判了死刑命不久矣的孩子。

  這件事情爺爺沒有為自己辯解的理由。不管他當時心情如何,身體如何,有多少不喜歡這個孩子的說辭,都不應該棄孩子於不顧,何況那是一個剛出生還失去母親的孩子。

  爺爺這麽多年不說,也是因為他羞於提起此事。他心中有愧,也可以說是“罪”,所以想抓住一切機會進行彌補。可是一個受傷的孩子帶著一顆殘缺的心靈,他要如何才能彌補得了?

  眼看著被自己拋棄的小兒子越陷越深,他這個做父親的也無能為力。看著兒子做盡泯滅人性之事,他不但不願意揭發他,還想辦法為他遮掩,保他周全。

  他說得沒錯,犯下一個錯誤就要用很多個錯誤去彌補。可是到最後大錯特錯之時,又該如何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