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人間日暮七星現 第225章 盛安不安
作者:陌路涼涼      更新:2020-11-11 23:35      字數:3550
  天下雄城大夏王都盛安。準備數月,又持續了月餘的太後壽典終於漸漸落下帷幕。但是這座象征著帝國榮光的都城之內,張燈結彩和夜夜笙歌的氛圍卻絲毫沒有消退。因為眼看著,就快要到大夏的新年了。

  大夏的新年,是帝國最有儀式感的一個節日,家家打掃門楣,然後門上披紅,還要鳴放鞭炮,碼上供奉。

  這千百年間傳下的規矩,無論是大人的虔誠祭拜,還是小孩子期盼禮物,其實都來自於一個關於“希”獸的傳說。

  “希”獸,喜食人,常於糧食匱乏的隆冬時節出現作亂,專門生食活人,尤以膚白肉嫩的小孩子為佳。屢屢把世人逼迫得戰戰兢兢,四處躲藏,以求能苟活過冬天。直到一位神明的出現,帶給人世間紅衣炮仗,並且將“希”獸厭惡紅色,懼怕炸響的秘密公之於眾。

  於是,人們就把趕走“希”獸的那一天,稱之為除“希”,而幫助人們除掉“希”的那位神明,也留下了一個神秘的稱號,“年”。

  “過年”是個舉國歡慶的日子,因為過年還有另一個名字,“除希”。

  大夏的國民,人人都會為著這個稱為“除希”的日子精心準備,慶祝一番。但他們卻忽略了,這個節日,原本是那些生於憂患的先祖們,為了警醒自己的後世子孫,務必心懷戒備,因為生存的權利,隻能通過戰勝自己的敵人才能獲得。

  眼看著又要快到“除希”,五軍都督府裏已經積壓起了數封北軍常勝飛馳而來的烽火急箋。有北疆被遊騎奪城的求援急信,也有五軍都督府的防衛司管事,常破虜將軍的親筆加急文書,要家中當值務必把信箋當麵呈給皇上。

  可惜當值管事接連數次想要呈上折子,都被國舅霍恩阻攔。因為霍恩不僅僅是國舅,還擔任著大夏禦史大夫,監管國庫充盈。

  禦使大夫的權利僅次於大夏丞相,負責監管百官,並掌管國庫。按理說實權已在常破虜之上,但霍恩人前低調和善,數次被常破虜不留情麵的當麵頂撞,都不露聲色的暗自忍下。常破虜心直口快慣了,也不太留意照顧禦史大夫的麵子。

  禦史大夫霍恩這次有意扣押常破虜的軍情,理由卻很充分,太後的壽辰剛過,額外的開銷已經掏空了國庫。現在又是青黃不接的隆冬時節,軍糧的籌措和供應都非常困難,不宜再在先祖留下的節日裏,大動刀兵。

  大夏有九州內最厚的城牆和最深的壕溝,再加上戰神天魁侯的餘威尚存,已經有近六十年沒有大的戰事了,禦史大夫霍恩交代五軍都督府當值的官員,援軍最快也要等開春後才能成軍。

  與其冒著殺頭之罪,破壞了當朝天子過年的心情,倒不如等到開春,軍糧下來後我們一起去麵聖諫言。

  五軍都督府的當值知道常破虜的脾氣,老將軍一向喜歡自己處理棘手的問題,如今已經連發十幾封烽火急信,可以想象出邊關一定是已經危如累卵了。

  可是禦史大夫執意阻攔,又與丞相私交甚好。常破虜自己不在朝中,那募兵的信箋想要上書給當朝天子,是根本沒有機會的。

  當值官員思慮再三,想想責任過於重大,隻得自己給常破虜回了一封書信,言明了朝中的狀況,並且期望常老將軍能親自坐鎮五軍防衛司來壓陣。

  時值歲末,北去的官道不少地段都被大雪埋葬,隻希望前線的戰事能轉危為安,禦使大人雖然可恨,但是有一句話卻能給人些許安慰,就是北防重鎮名稱,大都是經曆了數代的工匠打造,城防異常堅固,而且與當年的天魁侯不同,如今的大夏常勝軍最擅長的,就是防守之術。

  希望前線的將士們,能夠借助高大的城牆,還有大夏特有的強大火器,阻住那些膽敢冒犯帝國天威的亂臣賊子們。

  大夏當朝天子,眼下也的確隻有一個迎接“除希”的心情。他倒不是沒有耳聞邊患又起,隻是想著常破虜已經親自上前督陣,朝堂之上,那些善於阿諛奉承的大臣們又沒少歌功頌德,反複強調大夏有真龍天子,帝國的氣運如日中天,整個朝堂上,都把邊患理解成了一些小打小鬧的無名鼠輩,來趁著大夏度“除希”心情大好的情況下,大大秋風而已。

  年關將至,大夏皇帝華思檢,連早、晚朝都已經停擺了,自己還趁著大家不注意,易容過後,去紫微宮外的前門大街上,號稱微服私訪。

  前門大街,聚集著來自九州之內的三教九流,有不少新鮮的玩意兒能給這位大夏的皇帝解悶。但是這個念頭,卻把皇帝的那些貼身侍衛給愁壞了。雖然此處貴為天子腳下,但魚龍混雜之地,皇上華思檢貪玩的天性未泯,搞不好就會給侍衛們出些難題。

  好在這些侍衛們也都不是泛泛之輩,一個懂得易容術的侍衛,給皇上臉上加了不少皺紋,四十多歲的正值壯年,硬是被化妝成了一個白發白須,道骨仙風的長者形象出來。

  好在天子出來遊玩時心情大好,順手抄起一件粗布的衣服,罩在了身上。

  幾個侍衛把皇上化妝出來的老者緊緊的圍在中間,每人袖中,都藏有數支袖箭,一刻不停的掃視著周圍隱藏在人群中的危險。

  大夏皇帝華思檢卻完全不在乎手下們的緊張,沿路之上,好吃的,好玩的,他都忍不住上去把玩一番。

  就在眾人都想著該如何勸說皇上回宮時,突然一陣緊致的銅鑼聲在不遠處響起,喜歡看熱鬧的人群就趨之若鶩的直奔鑼聲而去。

  大夏皇帝華由檢,也顧不得真龍天子的形象,扒開眾人的膀子,使勁的往人權中擠去,直到被一條事先綁好的細線所阻。

  細看之下,使勁打鑼的,果然是一個番邦來的蠻子。頭上還包裹著層層的頭巾,就連臉上,也被一塊方巾遮麵。

  敲鑼的蠻子看著聚攏而來的人群,滿意的點了點頭。放下手中的銅鑼,用生硬晦澀的聲音拱手作揖,

  “諸位大夏善良的百姓,我是西羌的雲遊藝人,意外來到貴寶地,又沒了盤纏,實在沒有辦法,隻好給大家表演幾個把戲,希望善良的盛安兄弟們給湊個飯前。”

  說著,蠻子表演了幾個口噴烈焰,從帽子裏掏出鴿子的把戲,奈何盛安的老百姓都是見多識廣的觀眾,對這些表演興趣不高,很快圍攏過來的人群又漸漸散去,可是地麵的銅鑼之內,卻沒有幾個銅板。

  這下,那個號稱雲遊藝人的班主有些掛不住了。衝著離去的人群背影,大喊一聲,“諸位英雄好漢留步。且看我獻上一款雕蟲小技,算是我們西羌的機密,千裏走魂術,供大家玩味。”

  說著,蠻子從一旁的地上,拉起一個坐在地上的孩子,從膚色和長相來看應該是這雲遊藝人的孩子。蠻子讓這七、八歲的孩子坐在場地中央,自己一手按住孩子的頭頂,一手按在胸前,開始念念有詞的催動咒語。

  走魂,據說是能夠驅使人的靈魂脫離本體,去做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動作的馭魂之術。對走魂有所耳聞的看客頓時來了興致,想要看看這傳說中的異域走魂術,到底是怎樣神奇的存在。

  蠻子念完了咒語,一拍孩子的額頭,隻見那個孩子的身體一軟,瞬間向後倒去,好在蠻子眼疾手快,扶著孩子慢慢躺下。

  接著,蠻子對著麵前昏迷的小孩說,“孩子,這就讓諸位捧場的好漢看看我們的走魂之術。”

  恰好天上一隻飛鳥經過,蠻子用目光緊緊鎖定了那隻飛鳥,然後對著還在天空的飛鳥喊了一聲,

  “孩子,下來。”

  眾人一陣哄笑,想著這大鳥怎麽會聽懂人的話語?可誰知空中的飛鳥隨著蠻子的命令,真的收住了翅膀,緩緩的落到蠻子的肩頭。

  人群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被麵前這令人驚愕的一幕震撼到了。

  “好了,孩子,咱們再換一個走魂。”蠻子看看四周,最後眼光落在了趴在觀眾圈外的一隻白狗。

  白狗曬著冬日難得一見的陽光,舒服的昏昏欲睡。哪知蠻子一聲令下,白狗身子瞬間一僵,然後搖搖晃晃的站立了起來,抬起兩支前爪,僅僅靠著兩條後腿,蹦蹦跳跳的來到了蠻子的跟前。

  “孩子,你和捧場的善人們打個招呼。”

  於是,這條白狗朝著人群中自告奮勇配合蠻子表演的三個觀眾走去,白狗又是靠著兩條後腿蹦跳過去,聽著三人蹲下,起立,旋轉等指令。

  這下,人群中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當當當,數聲清脆的響聲,是銅錢掉入銅鑼的動靜。

  蠻子一番感謝過後,看著銅鑼已經被銅錢占滿,對著還在作揖的白狗喊了聲,“孩子,回來吧。”白狗瞬間倒伏在地上,然後雙眼慢慢合上。

  這下把眾人嚇了一跳,還以為是那條白狗遭遇了不測,蠻子連忙解釋,隻是由於被孩子的靈魂控製過,所以一時還回不過神來,隻要休息片刻就好。

  可等蠻子收拾好銅鑼裏的銅錢,扭頭再看時,頓時臉色大變,那個孩子,依舊一動不動的平躺在地上,隻是此刻臉色已經開始憋得青紫。

  “不好,魂沒有回家!”

  蠻子這下顧不得手中的銅鑼了,一把撲倒孩子的身邊,用兩根食指按住孩子的太陽穴,拇指點壓孩子的百會,口中再次念訣,最後猛地大喝一聲,“歸來!”

  可是又等了一會兒,孩子的臉色幾乎已經憋的發黑,魂依舊沒有回來……

  蠻子這才意識的到底發生了什麽,他衝著看熱鬧的人群普通一聲跪下,“大夏盛安果然名不虛傳,我一雲遊藝人,初來乍到不為炫技,隻為給孩子掙一口飯吃,沒想到冒犯了高人,請高人看在孩子無知的份上,放他一條生路。”

  看熱鬧的人群麵麵相覷,就連那個裝成老頭的大夏天子也一臉困惑,不知這蠻子是在表演還是真的出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