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雲逸集團
作者:愛要長久.      更新:2022-04-05 00:15      字數:4194
  (不要訂閱,稍後更新)

  三家公司合一,辦公地自然也合為一體了。

  而且,雲逸影視的總部也從特區那邊,搬到了京都這邊。

  而原來的特區總部則變成了分部,許多員工也因此從特區調到了京都這邊。

  三家公司合成一個集團公司之後,集團名稱也定了下來, 叫做雲逸集團。

  而旗下的三家公司,名稱目前並未做改變。

  (以下重複)

  賀雲看了看眼前的郵遞員,愣了一下,最終還是接過了包裹。

  他拿著包裹左右打量了一下,卻是把目光投向了正麵。

  此時,包裹正麵貼著一張匯寄單, 他一看寄包裹的地址,即刻一愣,下一刻,他不禁恍然大悟。

  敢情這包裹,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誌編輯部給寄來的!

  “這包裹當中裝的會是什麽呢?難道是樣刊?但也不至於用這麽大一個包裹給寄過來吧?”賀雲猜測了一番,卻是沒有繼續拆開,而是拿上包裹,跟郵遞員說了聲謝謝後,便騎上二八大杠回到了家中。

  回到自己的房間後,賀雲隨即坐到了桌前,這才將手中的包裹給拆開了,他赫然發現,蛇皮袋包裹裏麵竟然又是一個蛇皮袋,他趕緊又打開了那個蛇皮袋,卻從中倒出了不少的信封。

  沒錯!

  就是信封!

  各類信封,有大有小,其上所貼的郵票也不一樣,一看就是不同地區郵寄的。

  不過,他發現這些信都有一個共同點。

  它們竟然都是寄給《當代》雜誌編輯部的。

  “這些不會都是讀者來信吧?”看著桌上被攤開的這數十封信, 賀雲腦海當中瞬間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

  果然,當賀雲仔細查看了所有的信之後,他發現自己的猜測完全是正確的。

  這些果然就是各地的讀者來信,而且從寄信的時間來看,應該都是不久之前寄出去的,很顯然,這都是《當代》雜誌編輯部,最近所收到的一些讀者來信。

  而且,看信封的封口隱隱有拆封過的痕跡,應該是被《當代》雜誌編輯部的人看過信中內容了,不過此時信封的封口並未打開,想必後來應該又用漿糊給糊上了。

  賀雲想了想,便隨便找了一封信,重新拆開,從中倒出了信封之中的信紙。

  他將折疊的信紙打開一看,卻是頓然間笑了。

  這還真是一封讀者來信!

  來信的讀者在這封信上,用各種所能想到的誇讚詞匯,把《芳華》誇了一遍,最後甚至把賀雲都給誇讚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位讀者還真是鬼才呀!這麽多誇讚詞匯都能想到,不過,我寫的《芳華》真有這麽好?”

  賀雲自嘲了一句,卻是笑了笑,隨即又拆開了另外一封信。

  這一看,差點沒把他笑岔氣去。

  這位讀者的來信與上一位讀者來信,簡直就是兩個極端,他居然把《芳華》連載的部分,幾乎所有瑕疵的地方,甚至是某些不合理的地方,批判了一個遍。

  依照他的意思,總結起來就一句話,那就是“這裏不好,那裏不好”,就像後世某些網絡“杠精”,為“杠“而杠,妥妥的刷存在感。

  對於這樣的讀者,賀雲的態度隻有一個,歡迎善意批評,但如果是純粹找事,那就請隨意。

  反正現在他也不懼任何批評甚至是批判,就像民國時期,不少大文豪都曾經遭受過眾多“杠精”的批評,可他們最後的應對之法,無非就兩個。

  一個就是直接寫文章“懟”回去,而另外一個,那就是無視你。

  我不理你,這總行了吧!

  而賀雲當下也沒有條件寫文章“懟”回去,那選擇後者這總可以了吧!

  再說,你批評的是“滿江紅”,關我賀雲啥事。

  當然,雖然有“杠精”存在,但大部分讀者來信,大多誇讚之詞或者建議性內容,這讓賀雲心中的那一絲鬱悶,最終煙消雲散了。

  一部小說,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有瑕疵,這是正常的,因為你不是完人,不可能做到讓所有的讀者都滿意。

  不過,有一些讀者的建議,還是比較中肯的,比如某些語句措辭太過情緒化,這確實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地方,這點,賀雲也承認,之前寫時,想得太過片麵了。

  除此之外,還有整體故事架構方麵,其中有一些小漏洞,或者說小bug,之前他並未看出來,直到這些讀者來信,他看到讀者指出來的地方,這才恍然大悟。

  就比如小說之中寫武器之處,有些段落在武器使用時,明明需要擦拭或者其他操作的著重描寫,可賀雲將其寫到紙麵上時,卻忽略了這一點,或者直接一筆帶過,如果是無關緊要的情節,這也就罷了,但是在小說的某些地方,就因為這些小細節關乎整段劇情的推進,如此這般,便出現了些小的漏洞。

  想來,這些指正之人應該也是參加過這場戰役的老兵,否則,一般人是根本無法看出來。

  “看來大多數讀者還是比較理性的!”

  賀雲暗暗嘀咕了一句,卻是將所有的讀者來信一一整理好,而後,又將信紙重新裝入各自對應的信封之中,堆疊之後,一一放進了抽屜內。

  對於他來說,這些讀者來信甚至比稿費都要珍貴,因為這是廣大群眾對自己的肯定。

  不過,讓賀雲有些疑惑的是,《當代》雜誌編輯部,為何要將這一部分讀者來信寄給他?

  他們的目的又何在了?

  思索了片刻,賀雲最終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然而,就當賀雲為之困惑之際,突然,他發現桌上還有一封信沒有拆開。

  “咦......這似乎是編輯部寄給我的?難道這裏麵有我想要知道的答案?”

  想到這,賀雲不由即刻拆開了信,而他一看信紙上的內容,不禁瞬間大喜。

  原來,這竟是一封同意出版《芳華》的通知函!

  而且,在通知函之中,他還間接找到了他們之所以要寄來讀者來信的目的。

  敢情,他們之所以要郵寄來這些讀者來信,是想讓他能夠根據這些讀者來信,修訂一下整部小說《芳華》,使之更加的合理化。

  說白了,他們就是想讓原作者依照讀者意見以及自己的理解,來對原稿進行修訂。

  對於這樣的建議,賀雲自然是舉雙手讚同的。

  想來,這些讀者來信應該也是經過精挑細選吧,或許它們就代表著編輯部的一些意見也說不定!

  “看來我得盡快騰出一點時間來,修訂一下《芳華》原稿了”賀雲暗暗嘀咕了一句,卻是瞬間有了決定。

  他將這封信也放到抽屜之中後,即刻找來了《芳華》的原稿,一邊思索,一邊修訂了起來。

  賀雲看了看眼前的郵遞員,愣了一下,最終還是接過了包裹。

  他拿著包裹左右打量了一下,卻是把目光投向了正麵。

  此時,包裹正麵貼著一張匯寄單,他一看寄包裹的地址,即刻一愣,下一刻,他不禁恍然大悟。

  敢情這包裹,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誌編輯部給寄來的!

  “這包裹當中裝的會是什麽呢?難道是樣刊?但也不至於用這麽大一個包裹給寄過來吧?”賀雲猜測了一番,卻是沒有繼續拆開,而是拿上包裹,跟郵遞員說了聲謝謝後,便騎上二八大杠回到了家中。

  回到自己的房間後,賀雲隨即坐到了桌前,這才將手中的包裹給拆開了,他赫然發現,蛇皮袋包裹裏麵竟然又是一個蛇皮袋,他趕緊又打開了那個蛇皮袋,卻從中倒出了不少的信封。

  沒錯!

  就是信封!

  各類信封,有大有小,其上所貼的郵票也不一樣,一看就是不同地區郵寄的。

  不過,他發現這些信都有一個共同點。

  它們竟然都是寄給《當代》雜誌編輯部的。

  “這些不會都是讀者來信吧?”看著桌上被攤開的這數十封信,賀雲腦海當中瞬間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

  果然,當賀雲仔細查看了所有的信之後,他發現自己的猜測完全是正確的。

  這些果然就是各地的讀者來信,而且從寄信的時間來看,應該都是不久之前寄出去的,很顯然,這都是《當代》雜誌編輯部,最近所收到的一些讀者來信。

  而且,看信封的封口隱隱有拆封過的痕跡,應該是被《當代》雜誌編輯部的人看過信中內容了,不過此時信封的封口並未打開,想必後來應該又用漿糊給糊上了。

  賀雲想了想,便隨便找了一封信,重新拆開,從中倒出了信封之中的信紙。

  他將折疊的信紙打開一看,卻是頓然間笑了。

  這還真是一封讀者來信!

  來信的讀者在這封信上,用各種所能想到的誇讚詞匯,把《芳華》誇了一遍,最後甚至把賀雲都給誇讚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位讀者還真是鬼才呀!這麽多誇讚詞匯都能想到,不過,我寫的《芳華》真有這麽好?”

  賀雲自嘲了一句,卻是笑了笑,隨即又拆開了另外一封信。

  這一看,差點沒把他笑岔氣去。

  這位讀者的來信與上一位讀者來信,簡直就是兩個極端,他居然把《芳華》連載的部分,幾乎所有瑕疵的地方,甚至是某些不合理的地方,批判了一個遍。

  依照他的意思,總結起來就一句話,那就是“這裏不好,那裏不好”,就像後世某些網絡“杠精”,為“杠“而杠,妥妥的刷存在感。

  對於這樣的讀者,賀雲的態度隻有一個,歡迎善意批評,但如果是純粹找事,那就請隨意。

  反正現在他也不懼任何批評甚至是批判,就像民國時期,不少大文豪都曾經遭受過眾多“杠精”的批評,可他們最後的應對之法,無非就兩個。

  一個就是直接寫文章“懟”回去,而另外一個,那就是無視你。

  我不理你,這總行了吧!

  而賀雲當下也沒有條件寫文章“懟”回去,那選擇後者這總可以了吧!

  再說,你批評的是“滿江紅”,關我賀雲啥事。

  當然,雖然有“杠精”存在,但大部分讀者來信,大多誇讚之詞或者建議性內容,這讓賀雲心中的那一絲鬱悶,最終煙消雲散了。

  一部小說,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有瑕疵,這是正常的,因為你不是完人,不可能做到讓所有的讀者都滿意。

  不過,有一些讀者的建議,還是比較中肯的,比如某些語句措辭太過情緒化,這確實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地方,這點,賀雲也承認,之前寫時,想得太過片麵了。

  除此之外,還有整體故事架構方麵,其中有一些小漏洞,或者說小bug,之前他並未看出來,直到這些讀者來信,他看到讀者指出來的地方,這才恍然大悟。

  就比如小說之中寫武器之處,有些段落在武器使用時,明明需要擦拭或者其他操作的著重描寫,可賀雲將其寫到紙麵上時,卻忽略了這一點,或者直接一筆帶過,如果是無關緊要的情節,這也就罷了,但是在小說的某些地方,就因為這些小細節關乎整段劇情的推進,如此這般,便出現了些小的漏洞。

  想來,這些指正之人應該也是參加過這場戰役的老兵,否則,一般人是根本無法看出來。

  “看來大多數讀者還是比較理性的!”

  賀雲暗暗嘀咕了一句,卻是將所有的讀者來信一一整理好,而後,又將信紙重新裝入各自對應的信封之中,堆疊之後,一一放進了抽屜內。

  對於他來說,這些讀者來信甚至比稿費都要珍貴,因為這是廣大群眾對自己的肯定。

  不過,讓賀雲有些疑惑的是,《當代》雜誌編輯部,為何要將這一部分讀者來信寄給他?

  他們的目的又何在了?

  思索了片刻,賀雲最終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然而,就當賀雲為之困惑之際,突然,他發現桌上還有一封信沒有拆開。

  “咦......這似乎是編輯部寄給我的?難道這裏麵有我想要知道的答案?”

  想到這,賀雲不由即刻拆開了信,而他一看信紙上的內容,不禁瞬間大喜。

  原來,這竟是一封同意出版《芳華》的通知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