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頒獎與采訪!
作者:愛要長久.      更新:2021-05-21 23:51      字數:4596
  從獲獎者轉變成為頒獎者,賀雲此刻的心情是極為複雜的。

  他望著台下的眾人,耳旁聽著李主任的講話,頓時思緒萬千。

  直到這時候,李主任突然坐了下來,而身邊的秦夢也拉了拉他的衣服,他這才回過神來。

  “咳咳……賀雲同誌,該為大家頒獎了。”

  “哦哦……!”賀雲聽到秦夢的提醒後,趕忙跟著其他人站了起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鄭文進和另外一名年輕人走了進來,他們將桌椅搬離主席台後,就轉身離開了會場。

  也許是考慮到文聯的這個會場主席台本來就不大,如果台下眾人同時都站到主席台上,勢必會顯得很擁擠

  所以,李主任便將獲獎名單分為了三批,按照一等獎獲得者、二等獎獲得者以及三等獎獲得者的次序,依次讓台下作者上台領獎。

  片刻後,鄭文進與另外一個年輕人又折了回來。

  他們拿來了獲獎證書與紅紙做成的紅包。

  此時的獲獎證書可不像後世那般精致,而是一張獎狀模樣的證書。

  上麵也跟學生獎狀一般,寫了姓名,獲獎等級,還蓋了雜誌社的章。

  另一邊,雜誌社的其他工作人員,也為一眾作者佩戴好了大紅花。

  而此刻,身為記者的趙文軍則站在了會場主席台的正前方,他找了個合適的位置,準備給大家拍照。

  “下麵有請獲得一等獎的作者上台領獎。”

  隨著李主任話落,台下,很快就走來三道身影。

  這三人來到主席台後,便依次站好,麵向了主席台下。

  而賀雲三人則各自拿著證書與紅紙做成的紅包,走到了三人麵前。

  當然,在此之前,鄭文進已經跟賀雲三人溝通過了,按照頒獎的次序,賀雲三人所站的位置都已經定好,確保不會把獎頒錯。

  賀雲頒獎的對象是個紮著雙麻花辮的女生,她戴著一副黑邊框眼鏡,看上去應該也就二十三四歲。

  她叫薛小箐,銀城本地人,今年讀大三,是銀城師範的學生,算下來,她應該是賀雲的學妹。

  對於眼前這位大名鼎鼎的學長,薛小箐自然是認識的。

  甚至她在得知這次征文比賽,賀雲就是評委之一時,便第一時間報了名。

  “恭喜你,獲得了一等獎,希望你今後再接再厲。”賀雲祝賀了對方一句,隨即笑了笑,就將手中的證書與“紅包”,遞到了對方手上。

  而此時此刻,一臉激動的薛小箐伸出雙手,鄭重的接過了證書與“紅包”,而後激動說道:“學長,你好,我叫薛小箐,與學長一樣,也是銀城師範的,這次真沒想到學長你會為我頒獎!我實在是……是太激動了!”

  “哦……你也是銀城師範的?”賀雲微微一笑,打量了她一眼,對著她點了點頭,說道:“嗯……繼續努力!”

  “學長,我會努力的,我一定會像你一樣,成為一名大作家的。”

  …………

  接下來,賀雲又陸陸續續給十多人頒了獎。

  而對每一位獲獎的年輕人,他都對他們說了一兩句鼓勵的話。

  可對於其中三位四十多歲的獲獎者,賀雲卻隻是對他們點頭示意了一下。

  對此,三位獲獎的中年男子,顯得十分尷尬。

  畢竟賀雲太過年輕了。

  由他來為自己頒獎,這怎麽看都覺得怪怪的。

  不過,他們也明白,賀雲完全有這個資格為他們頒獎。

  畢竟賀雲的成就擺在那!

  …………

  半小時後,頒獎儀式就結束了。

  賀雲與李主任聊了一會,謝絕了他晚上的飯局,便和秦夢二人匆匆離開了文聯大院,前往了銀城碼頭。

  來時,賀雲是坐車來的,按理說,他完全可以繼續坐車返回省城。

  可這會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根本就沒車前往省城。

  於是,三人就相約來到了碼頭,買好船票後,吃了點東西,就坐到了船上。

  趁著船還沒有開,趙文軍立刻就從包內拿出了一個黑色筆記本,而後,他又拿出一支鋼筆,看向賀雲,笑著道:“賀雲同誌,不介意我簡單采訪一下你吧?”

  “呃……”

  “當然不介意。”

  賀雲雖然嘴上這麽說,但心中卻是暗道:“果然如李主任所言,這趙記者還真是衝著我來的。”

  一旁,秦夢看到這一幕,也不禁一愣,但她除了羨慕,就隻剩下羨慕了。

  盡管她在報社工作,大小也還是一位領導。

  可她卻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一名作家。

  然而,她的名氣卻遠不如賀雲大。

  至於像賀雲今天這般被單獨采訪,她更是一次都沒有過。

  這著實讓她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我去船頭吹吹風,你們先聊吧。”

  秦夢暗暗苦笑了一聲,隨便找了個借口,就主動走開了。

  對此,趙文軍怪異的看了秦夢一眼,又回過頭看向賀雲,繼續道:“賀雲同誌,我能問一下,你最近有什麽創作計劃嗎?”

  “最近?最近我打算寫一部短篇科幻小說,對了,前不久,我創作了兩篇散文,還把《考古筆記》係列第三部《考古筆記之九層妖塔》給寫完了。”

  “《考古筆記》係列第三部?是嗎?請問這部小說,你還是準備發表在《故事會》上嗎?”

  在采訪之前,趙文軍就曾經大量收集過賀雲作品的一些資料,所以,他自然知道《考古筆記》係列。

  事實上,他不僅知道《考古筆記》係列作品的存在,甚至還非常喜歡看。

  “對!還是發表在《故事會》上。”賀雲並未對趙文軍隱瞞這事。

  “那情節應該依舊沿襲前作吧?”趙文軍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著賀雲所說的話,一邊又繼續采訪道。

  “嗯……依舊沿襲前作《考古筆記之真假曹操墓》之後的情節。”賀雲笑了笑,說的。

  “賀雲同誌,我剛剛聽你說,最近在準備創作一部短篇科幻小說,我記得你之前寫過兩部科幻小說,而且據說在海外還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我能順便問一句,這篇科幻小說的大概內容嗎?”

  說完這話,趙文軍似乎是怕賀雲誤會,又立馬補充說道:“賀雲同誌,你別誤會,我隻是想大概了解一下,如果你不方便透露的話,這個問題可以不予回答。”

  “沒有什麽不方便透露的,這篇科幻小說,我準備寫關於智能機器人方麵的,至於具體情節,我還未想好,敬請見諒。”賀雲微微搖了搖頭,即刻對著趙文軍說道。

  “智能機器人?”趙文軍愣了一下,他完全聽不明白賀雲所說的是什麽。

  “對,準確說是人工智能,這是一個計算機方麵的分支,是1956年,由一批年輕的科學家提出的一個概念。”

  對於賀雲的解釋,趙文軍依舊聽得一頭霧水。

  其實,對於人工智能,賀雲也是一知半解。

  不過,技術方麵他雖然不懂,但對於這個概念,他是知曉的。

  當然,他的這部小說畢竟是一部科幻小說,而不是科普小說,所以,想象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其核心情節也完全隻是借取了“人工智能”這個概念,僅此而已。

  而這些,他自然是不會跟趙文軍透露的。

  “哦……看來賀雲同誌又將創作一部經典的科幻小說了。”

  趙文軍停下筆,笑了笑,又繼續開口向賀雲提出下一個問題:“那賀雲同誌,作為一名青年作家,不知道你對當下文學創作環境,有什麽看法嗎?”

  “看法?倒是有些,不過,這隻是我一家之言,我覺得當下的文學界還依舊沉浸在先鋒文學、改革文學等文學創作理念當中,殊不知,時代在變化,讀者的觀念與價值觀也在變化,沉浸於過去,將注定被時代所淘汰,因此,我覺得咱們的文學必須得與時俱進才行,要多想著創作一些新的題材。”

  賀雲說完,隨之一笑,又接著道:“就像時下的香江的文學界,以前,武俠風盛行,如今卻是科幻的時代,雖然說武俠依舊有很大範圍的讀者受眾群體,可武俠已死,卻似乎已成為了現實。”

  “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僅此而已,僅此而已。”

  賀雲又笑著強調了一句,便沒有再繼續往下說了。

  “武俠已死?難道香江那邊,大家都不看金庸先生的小說了嗎?”趙文軍不解道。

  “當然不是,隻是自打金庸先生封筆後,武俠就很少有出彩的作品了,反觀科幻小說,卻是極為受歡迎。”

  “是嗎?這似乎與我們這邊有些不同。”

  …………

  趙文軍對賀雲的采訪持續了大半個小時,這才結束。

  而在采訪結束後不久,秦夢也回到了船艙之中。

  一夜無話,翌日一大早,太陽剛剛升起時,客船就靠到了省城某碼頭。

  三人下了船後,就各自離開了。

  賀雲回到了湘師大,而趙文軍則回到了報社,坐到了桌前,開始撰寫新聞稿子。

  …………

  京都,《兒童文學》雜誌社。

  作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兒童文學雜誌社之一,《兒童文學》目前也陷入了瓶頸期。

  而且,由於《童話大王》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兒童文學雜誌崛起,《兒童文學》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此時,主編室。

  身為主編的金近正在看著一份稿子。

  突然,一道聲音從門口傳了過來。

  “金老。”

  “是小徐呀?進來吧!”

  “咦……這不是小鄭嗎?你怎麽也來啦?”

  金近看著走進來的二人,卻是把目光投向了鄭元傑。

  鄭元傑,金近自然認識,畢竟他曾經在《兒童文學》當中當過編輯。

  而另外一人,則是雜誌社的副主編,她叫徐得霞。

  “金老,沒打攪您吧?”鄭元傑笑了笑,看向金近老人道。

  “你們都坐吧,小徐,你和小鄭過來是不是有事找我呀?”金近看了二人一眼,摘下眼鏡,隨口問道。

  老人今年已經七十多了,但身體還算硬朗。

  作為《兒童文學》的創立者,國內兒童文學之父,他自然算是這二人的前輩。

  不過,此刻,鄭元傑與徐得霞對視了一眼,鄭元傑則率先開口道。

  “金老,不知道您聽說過一部名為《虹貓藍兔七俠傳》的小說沒有?”

  “《虹貓藍兔七俠傳》?你是說《少年文藝》刊載的那部小說吧,自然聽說過,不僅聽說過,我還讀過,怎麽啦?你們有什麽問題嗎?”金近看向二人,一臉不解道。

  事實上,這部名為《虹貓藍兔七俠傳》的小說,一開始,他是不怎麽看好的。

  在他看來,兒童文學應該是為青少年服務的,是屬於青少年的專有文學刊物。

  而兒童文學作品,也應該是有教育意義,簡單易懂,富有哲理的,就像國外的《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甚至是自己曾經寫過的《小貓釣魚》一般。

  可後來,這部被他不怎麽看好的小說,竟然奇跡般的獲得了大量的“好評”。

  而且,當他通過和《少年文藝》雜誌社的老朋友信中溝通後,他赫然發現,因為《少年文藝》刊載了這部小說,居然使得《少年文藝》的銷量一下子提升了三分之一,而讀者來信更是激增了好幾倍。

  到如今,《少年文藝》的月刊單期銷量更是早已經超過《兒童文學》了。

  “金老,這部小說最近又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而且銷量高達十萬本,據說已經賣得脫銷了,出版社估計正在趕印。”這時候,一旁的徐得霞附和說道。

  “咳咳……小徐,你們有什麽話就直說吧,別拐彎抹角的。”金近打量了二人一眼,隨即說道。

  “金老,其實我是想和《兒童文學》雜誌社合作,一起刊登我創作的作品……”

  “小徐,你不是說過,你創作的作品隻在《童話大王》上刊載嗎?現在又為何要和我們雜誌社合作。”

  “等會……你是想與你剛剛所提到的這本小說一較高下?”金近似乎想到了什麽,不由驚訝道。

  “金老,我也沒有辦法,最近我的《童話大王》銷量有很大幅度的下降,我擔心再這樣下去……”鄭元傑滿臉憂色,回道。

  “小徐呀,我覺得你完全沒必要計較這些,好的作品,不是看刊載到那一本雜誌上,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勸你還是想想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寫好吧。”

  金近老人語重心長的對鄭元傑說了這麽一番話後,又看向了徐得霞:“小徐,幫我送一下小鄭!”

  “金老,您先等一下,您知道這部小說的作者是誰嗎?他其實就是當下那個很有名的青年作家滿江紅。”

  “滿江紅?不是月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