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神話vs科學!
作者:愛要長久.      更新:2021-01-01 16:24      字數:2300
  賀雲琢磨了片刻,最終還是微微搖了搖頭,放棄了剛剛的想法。

  雖然他將原著改的麵目全非了,但是其主線脈絡,還是與原著大致相符的,依舊有七俠存在,而反派的魔教則隻是換了個名字,改成了“饕餮門”,意為貪婪之意。

  不過,他們之間的矛盾衝突點,不再是七劍與麒麟血了,而是改為了維護九洲世界的和平。

  何謂九洲?

  自然便是神話傳說當中大禹劃定的九洲。

  而且,在小說當中,七劍主人將不再以純粹的“動物”形象出現,而是將會以擁有上古神獸血脈的“動物”主角登場,比如虹貓,將會擁有神獸白虎的血脈,跳跳將會擁有山海經當中無支祁的血脈。

  賀雲之所以要加入這些神話元素,主要是為了豐富劇情,畢竟之前刪減了大量原著劇情,若是不重新加入額外的元素,隻怕整個劇情都會過於單調甚至是生硬。

  要知道神話元素始終是國內本土文學當中,最為基本的一種元素,也是孩子們最喜聞樂見的一種文學元素。

  比如最為經典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二郎神》《沉香劈山救母》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們最喜歡看的神話題材。

  也許又有人要說了,你此前不是已經在武俠題材之中加入了“科幻”元素了嗎?現在怎麽又加入“神話”元素,這不是互相矛盾,一鍋燉嘛?

  的確,這樣說確實也沒錯,但這並不代表就不能同時加入這兩種元素了。

  因為孩子們的世界,一向是是天馬行空的,根本就不能以大人的思維去看待他們所認知的世界或問題。

  賀雲記得前世小時候,就曾經看過一部夾雜了“科幻”與“神話”兩種元素的動畫片。

  沒錯,也許有人看過,正是那部1980上映的《丁丁戰猴王》。

  故事的大概就是現代世界某一天,一位叫丁丁的小學生看完《大鬧天宮》之後,因為一些誤會,導致電視內的孫悟空出現在了現代世界,他和丁丁打賭,最後卻被丁丁以科學知識贏了的故事。

  動畫片很短,也就三十分鍾,可是其離奇的故事情節,腦洞大開的設計,讓當時的他,看得十分過癮。

  由此可見,這兩種元素結合在一塊的設計,放在當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當然了,話又說回來,如果兩種元素結合的過於尷尬生硬,那就反而會弄巧成拙。

  所以,這就必須要求賀雲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與腦洞力,以此來恰到好處的融合這兩種元素。

  而事實上,看似好寫的“兒童文學”,其實並不好寫,因為你必須要代入孩子們的思想觀,而不是以大人的思維去寫“兒童文學”。

  至於其中故事劇情是否合理?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是無需去考慮的,畢竟小孩子們所考慮的許多問題,往往都不能以常理來思考。

  如此這般,這就導致,其挑戰性大大提升了。

  鑒於此,賀雲為了降低其中的寫作難度,最終還是決定將原本的文學創作形式,由小說改為了“劇本類小說”。

  說白了,就是將原本的中篇小說,拆分成一個個小故事,故事背景是相連的,但也可以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個完整的小故事。

  而每個小故事一般也就一萬字左右,他打算每四天就寫完一個小故事,而一共分為三十六個小故事,也就是說這部小說總字數為三十六萬字左右,大約需要五個月才能寫完。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的寫當中的每一個小故事,他還將對於其中的“科幻元素,除了在故事情節之中適當安排之外,還會在故事背後,以番外或注釋的形式,將“科幻”原理一一說明。

  這樣一來,整部小說就更加得完美了。

  而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賀雲便開始馬不停蹄的創作起《虹貓藍兔七俠傳》第一個小故事來。

  他將第一個小故事章節名取名為《彗星降世》...........。

  .............

  一晃又是十多天過去了。

  就當賀雲正專心創作《虹貓藍兔七俠傳》時,一個意外的消息,讓他不得不臨時更改了寫作計劃。

  原來,就在這時,他得到了一個消息,銀城師範為了讓他們這一批進修老師,能夠在畢業之後更好的適應高中教學環境,決定自今日起,每周會額外增加一到三節公開觀摩課。

  簡單點說,就是讓他們這些初中老師前往隔壁銀城第一中學,去觀摩那些高中老師如何上課,學習學習高中老師的授課經驗。

  說實話,不得不說,這種安排確實是一大妙筆。

  這樣既能讓進修的老師學到了理論知識,也能讓進修老師能夠更早的適應高中上課環境,積累一些高中老師的上課經驗。

  對於這個安排,賀雲倒是不排斥,相反,他還很支持。

  隻是這樣一來,他就減少了一部分寫作時間了。

  而原來的寫作計劃,也必須要改一改了。比如每四天寫完一個小故事,就隻能改為每五天寫完一個小故事了。

  ..........

  與此同時,遠在魔都,魔都人民美術出版社。

  《動畫大王》編輯部。

  身為主編的屈紀晉老人正在看著一封作者回信。

  看完回信之後的他,頓了頓神,隨即找來了隔壁的兩位副主編。

  一位是魔都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主編的楊老,一位則是魔都美術電影製片廠生產辦公室的主任張老。

  他們都是《動畫大王》連環畫編輯部的副主編。

  “老張,老楊,你們兩個看看這份書稿。”

  “什麽書稿?老屈,我們正忙著葫蘆小金剛的畫稿了,如果........”

  “你們還是看看吧,我覺得很不錯,適合改編成連環畫。”屈紀晉老人沒等其中一位老人把話說完,隨即說道。

  另外一位老人見屈紀晉老人這麽一說,不由對著剛剛說話的那位老人道:“老張,咱們還是看看吧,我和老屈合作了這麽久,我了解他,這份書稿肯定有什麽特別之處,否則,老屈不會執意要求讓咱們看的!”

  “哈哈哈......還是老楊最懂我,老張,你就看看吧,興許你們電影美術製片廠那邊,還能以此改編出一部經典動畫片也說不定。”

  “哦......是嗎?那我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