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火炮鑄造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0-12-22 17:09      字數:2307
  接下來,高傑同樣跟著彈劾。

  阮大铖再公布東林多個人的罪狀。

  郭文東站在武英殿,看著這熱鬧場麵,在適當的時候發言,壯大己方聲勢。

  盡管東林黨同樣反過來彈劾馬士英等人,但聲勢和分量明顯不足。

  從宋朝開始,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以讀書人為尊。

  但到了明末,朝廷逐漸失去了對武將的權威性和約束力,許多武將驕橫跋扈,不聽調令,手握軍權的武將影響力越來越大。

  朝堂上,雙方激烈地爭鬥,皇帝明顯地站在馬士英這邊,又有手握重兵武將的支持。

  被馬士英羅列了五大罪狀的薑曰廣,當場就辭去官職。

  呂大器、高弘圖同樣辭去官職。

  張慎言則被革職了。

  麵對明顯劣勢,史可法死活不辭官。最後皇帝做出決定,將之調派到揚州,名為節製江北諸多武將,實際上沒幾個人會聽他調遣。

  旨意下達之後,郭文東再出列,說道“陛下,臣覺得,薑曰廣、呂大器、張慎言這四個罪人,應貶為庶民,革除一切功名!”

  史可法、薑曰廣、呂大器、張慎言等東林諸人,皆看向郭文東,目光充滿了怨毒嗎,咬牙切齒的。

  馬士英出列道“沒將兩人逮捕下獄,已經是最大寬容,原有功名不能留,應貶為庶民。”

  高傑道“臣附議!”

  阮大铖、馬錫、馬鑒、錢謙益等人皆附議。

  在曆史上,這批東林黨人,隻是被革職或辭官,原本讀書人的特權仍然保留著。

  武英殿上,東林諸人,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光神氣,失魂落魄的。

  “諸位愛卿言之有理,朕準了!”

  朱由崧發話做出了最終的決定。

  四人空出來的職務,必須有人接任,由阮大铖接任兵部尚書,錢謙益接任禮部尚書,張有譽接任戶部尚書。

  退朝後,郭文東被朱由崧留下。

  “郭愛卿,仙丹很好用,已經快沒了,愛卿可有還有?”

  “陛下需要仙丹,臣自當為陛下著想,一直聯絡催促海外的朋友,前幾日再獲得了一批仙丹,明日便呈給陛下。”

  “郭愛卿,你乃忠臣也!”

  朱由崧屁顛屁顛的,大口誇讚著。

  武英殿外,朝臣們走下階梯。

  辭職或被革職四人,以及外調的史可法,必須到吏部辦理相關手續。

  郭文東跟著馬士英、劉澤清等人,與東林黨人來到吏部。

  張慎言、高弘圖、呂大器、薑曰廣當場脫下官服、官帽。

  馬士英等人,一副勝利者的姿態,說些奚落的話。

  郭文東冷笑道“你們以後沒人投獻了,可要省點用錢!”

  性格耿直的史可法,又再惱怒起來,用力一佛衣袖,憤然道“你們這幫奸臣,得意不了多久。”

  薑曰廣道“是忠是奸,天下士子自會有公論!”

  江南是東林黨老巢,成員甚多。在朝堂上鬥爭失敗的東林黨,並不會真的甘心失敗,還寄希望於通過廣大的東林士子,掌控讀書人群體的輿論,為己服務。

  郭文東冷冷道“說得好,天下百姓自會有公論。我定會讓全天下百姓自會看清你們的真麵目。”

  辦好手續後,這些人灰溜溜地離開皇城官署。

  這次打了大勝仗,大家心情都很好,馬士英邀請大家到府邸,一起痛飲一番。

  軍事武器的研究、兵馬操練,始終是郭文東最關心的,有強大的軍隊才是硬道理。

  翌日上午,郭文東再次來到兵工廠。

  宋應升、宋應星帶著郭文東,來到正在建造中的車間,工人們正在建造熔爐。

  宋應星道“大人,熔模法和失蠟法是常用的鑄炮方法。我的計劃,是用失蠟法鑄造出更好的鋼炮。要造出比原本紅衣大炮打得更好的大炮,確保不炸膛,這還需多次試驗,不斷改善鑄造方法。隻要不出意外,在今年內可以鑄造出來。熔爐建好後,虎蹲炮可先行製造。”

  在這個月底,可建好生產設施,一部分用於鑄造虎蹲炮,另外部分用於試驗鑄造新式大炮。

  再來到燧發槍生產區,這裏的工匠們,比初來的時候熟練很多,製作出來的零部件,合格率比初時提升了很多。

  在兵工廠,隔三差五就有運載著原材料的馬車進入,其中以生鐵占比最多。

  製造燧發槍所用的燧石,俗稱為火石,是比較常見的矽質岩石,用於打火的火刀、火鐮,都是用燧石作為原料。

  燧石在江南許多地方都有分布,有專門的人開采。

  來到倉庫,大批燧發槍整齊地堆放著。

  根據宋應升講述,這裏有六百支自生火銃,明天便可湊齊兩個排所需數量,後日送到軍中。

  按照日產七十支的產量,五天產量可裝備一個排。

  下午,郭文東再來到軍營視察。

  “趴…趴…趴…”

  在火槍訓練場地,不時有槍聲發出,士兵們在訓練著射擊,張煌言在督促著訓練。

  “你這握槍的姿勢不對!”

  “你看你,隻射中七環,瞄得不夠準!”

  “你裝彈的速度太慢了!”

  ……………

  張煌言在指出士兵的問題。

  見郭文東到來,忙跑到跟前以軍禮參見。

  郭文東道“裝備自生火銃已有八日,練得如何。”

  張煌言道“士卒初練不久,大部分都還存在問題,不過這已經不錯了,隻要射得準,裝彈速度快,嚴守軍紀,便可上戰場殺韃子了。就連我,射得也不夠準,還需多多練習。就連卑職也打得還不夠準。”

  張煌言的部隊,裝備燧發槍後,是軍官們先集中起來,先學習燧發槍使用方法,再由軍官指導普通士兵。

  郭文東道“訓練火槍兵,所耗費的時日,總比訓練騎兵快得多,這是我們跟八旗兵抗衡的資本。”

  張煌言點頭道“是啊!江南沒有良馬,這是對付清兵最便捷有效辦法。”這時,他露出欣慰笑容,說道“大人,有個什長對射擊很有天賦,短短幾日,就射得神準。他是第一排第二隊下麵的第三什的什長,名叫李智雀。”

  隨後,這個什長李智雀被張煌言叫了過來。

  “卑職參見郭大人、張大人!”

  李智雀過來,向兩人恭敬行禮。

  郭文東道“李智雀,你打幾槍給本官看看!”

  “是!”

  李智雀拿起燧發槍,在離靶子五十米距離射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