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讓你招供
作者:輕風千裏      更新:2020-12-14 17:32      字數:2237
  三女更加擔憂了,這種刺殺手段,敵人在暗,夫君在明,防不勝防。

  馬蘭心道:“夫君,建奴對你欲除之而後快,以後外出千萬得小心了!”

  郭文東向三女一笑,說道:“我找人看過相,你們的夫君命長得很。我還要看著咱們的孩子長大,還得率軍北上,收複失地,直搗建奴在奴兒幹都司的老巢。”

  毛玲芝道:“夫君有雄心壯誌,我甚感欣慰,隻是有一條,夫君得答應我。”

  她注視著夫君,正色道:“無論去到哪裏,無論做何事情,夫君都得好好活著。”

  郭文東淡淡一笑,說道:“好好好!為了這個家,為夫一定活到一百歲!”

  夜已深,南京城的百姓們都進入了夢鄉。

  某個宅院,這裏卻燈火通明。

  這裏是郭文東臨時給中統的辦事地點,昨天剛投入使用。

  某間屋子,上午被活捉的刺客,被鐵鏈綁在十字的木柱上,已是傷痕累累。

  “你招還是不招?”

  刺客無動於衷,黃光勇又再用鞭子抽打刺客,黃德麟就站在一邊。

  停下手之後,黃德麟道:“招供了,就不必再受折磨!”

  刺客仍然是不出聲。

  黃德麟冷笑道:“還硬撐!讓你嚐嚐錦衣衛的手段,自然有辦法讓你開口。”

  刺客心中一驚,居然是錦衣衛,原本還意誌堅強,要硬撐下去,現在,內心頓時就涼了半截。

  對於讓刺客招供,黃德麟還是有信心的,錦衣衛逼供的手段多得是,有老虎凳、淩遲、斷椎、刺手指、灌鉛、刷洗等手段,極少有人能死撐到底。

  “給他嚐嚐刺手指的滋味!”

  隨即,黃光勇取來扁扁的細竹,緩緩刺入刺客的手指。

  刺客發出殺豬般的慘叫,生不如死。

  黃光勇首次對人動刑,目睹著如此慘狀,有些不忍,說道:“父親,這也…實在太殘忍了!”

  黃德麟道:“勇兒,這乃清廷走狗,用不著可憐,敢刺殺郭大人,活該!”

  第二天,郭文東吃過早餐後,黃德麟來了。

  看這個得力部下麵帶喜色,郭文東知道,刺客應該招供了。

  黃德麟道:“大人,刺客招供了!”

  郭文東道:“速速道來。”

  黃德麟具體講述著,刺客果然是清廷指使的,他是聽命於一個叫索衛的人,這是清廷奸細在江南的總頭目,多爾袞已下了命令,要取郭文東之命。

  講到一半時,黃德麟歎息一聲:“屬下本想將建奴在南京的奸細一網打盡,可那刺客跟上頭隻是單線聯絡,除非上頭來找他,他根本無法主動找到上頭。”

  郭文東也覺得有些可惜,指示道:“盡快把三百人訓練好,咱們人手多了,再逐步揪出潛伏在南京的奸細。”

  黃德麟領命出去後,郭文東命人把東方均喚來。

  出現了自身被刺事件,要抓住機會做好宣傳。

  “屬下參見大人!”

  “刺殺本官真相已查出來,幕後主使者是清廷,務必要讓下麵所有人知曉,包括神機營、預備隊,甚至是普羅大眾。”

  擅長於這方麵的東方均當即就明白了,郭文東是要趁此機會,激起大家同仇敵愾之心,讓民眾們都知道,郭文東是真正的保家衛國,清廷害怕了,不惜采取刺殺手段。

  這樣做,能激發民眾對清廷的憤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聲望。

  ————————

  南京城內某屋子,這裏有兩個人。

  其中一人是索衛,另外一個是麻臉男子。

  對於刺殺失敗,兩人都深感可惜。

  麻臉男子道:“大人,我們差點就辦成了,郭文東命真大。一次出手不成,他有了防備,以後再要出手,可就麻煩很多。”

  索衛道:“郭文東在明,我們在暗,隻要在南京的人沒有被全部挖出來,總會找到辦法。你密切留意郭文東動向,再尋找機會。”

  ————————

  在東方均的運作下,清廷派人行刺郭文東的事件,迅速傳播了整個南京城。對於此等行徑,激起了許多民眾的憤慨。

  南京最南邊的城門,名為聚寶門,這裏靠近秦淮河、貢院、夫子廟,是南京人流量最大的城門。

  在城門在離城門最近的牆壁上,貼著大紙張作為告示,告示上詳細講述了郭文東遇刺事件。

  “先招降,如若不降,再鏟除之,是建奴慣用之手法。郭將軍誓死抗清,跟建奴勢不兩立,讓建奴害怕了!幸好天佑大明,建奴刺殺郭將軍失敗。郭將軍和京營將士們,向大明百姓宣告,倘若建奴南侵,京營將士血戰到底!”

  這種以白話文寫出的告示,貼在南京城內許多地方,讓許許多多的人熱血沸騰。

  作為大明的都城、文化中心,南京城百姓的識字率遠高於其他地方,進出聚寶門的人員,許多人吸引駐足觀看告示內容,為之議論著。

  “劉良佐、劉澤清、高傑、黃得功這四人才真正手握重兵,朝中又還有許多官職更高的人,清廷為何偏偏要刺殺郭文東?”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在以前,這幾人屢屢不聽朝廷調遣,朝廷信不過啊!”

  “這位仁兄說得在理,朝廷要操練屬於自己的兵,才先後組建京營、禁軍。”

  “朝中其他有實權的人,可不敢公開說,誓死抗擊建奴,唯獨郭將軍敢說,乃真英雄也!這自然惹惱了清廷,欲處之而後快。”

  “在下真相投筆從戎,加入京營,可惜我區區文弱書生,無法上戰場打仗。”

  “掌管禁軍和京營的人,一個是內閣首輔兒子,一個是女婿,朝廷還不成了首輔的一言堂?”

  “這要看皇帝陛下了,如若陛下勤政,大明定能中興。”

  “可是,聽說陛下隻顧在宮中玩樂,不理政事!”

  …………

  在百姓中、軍中、官吏中,都在談論這件事。

  經過廣泛宣傳,郭文東的知名度和聲望都提升不少。

  遠在北京的多爾袞,後來也知道了此事,不過並不太放在心上,隻是寫信訓斥了索衛一頓,讓他再找機會。

  多爾袞現在的重心是李自成,調集全部主力,對李自成發起最為猛烈的攻勢,務求盡快掌控整個北方。